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53811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第12期管理荟萃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 能源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 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 能源消费的大幅增长,使得能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而其储存的不均衡,也使国际能源争端日趋激烈。 由此,能源市场变幻莫测,价格跌宕起伏,造成局部能源短缺和供应中断的危险因素增多,人们的能源危机意识不断提高。 同时,由能源生产和消费引起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单元,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力。 特别是高能耗的重工企业,如何做好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一、钢铁企业做好能源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济

2、的快速增长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能源全球供需紧张。 同时,大量能源消耗,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人们开始纷纷关注能源消耗所造成的各种灾害。 钢铁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决定了钢铁企业必须加强能源管理,降低消耗、杜绝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另外,粗放型生产模式下,钢铁企业的能源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研发应用,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为可能。 特别是在钢铁产品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形下, 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降低能耗、 减少成本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在能源管理上

3、赢得先机,谁就会成为行业的强者。 二、相关能源管理知识探寻1.能源管理体系。 在解决发展需求与能源制约的矛盾过程中,人们意识到单纯开发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管理不能忽视,于是开始关注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促成能源管理体系的产生。(1)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是有利于组织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

4、、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2)体系标准的核心思想。一是全过程控制思想 。针对组织用能全过程和生产运营全过程,对组织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控制和管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二是运用PDCA(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借鉴和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方法和节能实践,不断提高组织的能源绩效。(3)能源管理体系模式。2.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能源管理中心是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能源管理,是冶金、化工、热力、电厂等能源消耗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最根本的办法或手段。(1)基本目的。 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基本目的是在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的同时

5、,找到生产工艺能源消耗最佳工艺数据,为企业提供一个成熟、有效、使用方便的能源系统整体管控解决方案,一套先进、可靠、安全的能源系统运行、操作和管理平台。(2)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 一是数据采集系统功能。能源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采集进入中心系统,供数据监视、报警、数据分析、数据计算、数据统计等。 二是监控系统功能。 通过能源管理中心显示界面,监控流量、压力、温度、电能等数据。三是能源管理功能。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结合生产计划的数据,进行能源管理工作。三、邯钢能源管理现状随着能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能源管理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能源危机意识不断增强。 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能

6、源的管理,减少能源浪费,强调环境保护,倡导技术、管理更新,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用。 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企业在减少浪费方面责无旁贷,特别是钢铁企业这样的高耗能企业。邯钢对能源管理的关注相对比较超前,多年来,邯钢在煤气回收、煤气利用、富裕煤气发电、水资源节能利用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建成节能环保项目,果断地拆除4座炼钢小转炉、炼铁小高炉等落后产能。 转炉煤气回收效率、二次能源利用效率、自发电比例等各项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 尽管业绩不错,但要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除加大对能源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使用力度外,有必要进一步理顺制约能源管理的各种环节。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多头管理。 公司

7、能源管理涉及生产制造部、安全能源环保部、东西区设备动力部、东西区能源中心等多个部门,缺乏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来统一协调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甚至部分部门的工作存在重叠,耗时费力。2.职责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 从能源管理的角度看,公司能源管理的所有职能基本上包含在能源管理科的职责当中,但实际上却只承担了部分职责,如对外联络、分解指标、统计数据等。 在如何提高能源效能的具体任务中,却多是由其他部门牵头组织。 这种职责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不相符,容易产生意识上的错觉,引发部门间的隔阂或抵触情绪,产生不和谐音符。3.能源管控中心未能发挥预期效能。 邯钢能源管理中心项目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是经国家工信部、省

8、工信厅、省财政厅正式审批立项的重点节能减排投资项目。2011年3月17日竣工投用,总计投资约1亿2千万元。 项目定位于建关于进一步优化邯钢能源管理的思考刘国慧52012年第12期管理荟萃设集东、西区生产管控、物流管控、能源管控多调合一的高度集成管理模式。 搭建公司能源管控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司能源、生产、物流管理的可视化、集成化、操控智能化、能效最大化。经过一年来的优化完善,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基础能源管理系统、预测及平衡模型、WEB(网络)发布、与MES(执行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接口功能等已实现在线运行,对能源管控的指挥、调度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基本

9、达到了设计目标。 但仍有一些技术管理问题存在。 一是集中统一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能源管控中心工作人员由生产制造部,东、西区能源中心,运输部,销售公司,贮运中心,西区设备动力部等相关业务人员组成, 各自分属不同的部门。也就是说,现阶段的能源管控中心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办公集中化,与真正的能源管理集中统一相比还有不少工作有待完善。 部门不同,利益不同,站位不同,工作的出发点就会有差异,就可能制约能源利用能效最大化。 二是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 存在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的采集还不够齐全,工序间消耗数据采集点数较少,部分变电站的远程抄表功能还未实现,变电站远程控制功能完成但还未具体应用,部分模块只是局

10、部应用,预测及平衡模型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四、对策及建议邯钢建有高炉、 转炉煤气回收装置、TRT发电、CCPP发电、自备电厂、干熄焦等多项先进的节能降耗装备。 可以说邯钢在能源利用方面具备了不错的装备优势,能源利用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仍有潜力可挖。 实现邯钢能源效率最大化的主要障碍在于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和管理环节的顺畅衔接。 针对邯钢现阶段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经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不断深入完善能源体系认证工作。 认证工作能够实现与国家能源法律、政策要求等有效接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环境的要求。 认证作为常态化、持续性的工作,有利于强化职工的能源危机意识、主动节省能源

11、、防止浪费。 通过认证能够发现公司在能源管理中的漏洞,及时弥补并建立起合理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 认证也会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改进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2.要充分发挥能源管控中心的作用。 能源管控中心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邯钢能源管理效能提供了优质平台,使能源数据的获得更加方便快捷,实施管控更加直观高效。 要充分发挥能源管控中心的作用,还要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一是完善能源数据采集,实现全覆盖;加快数据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尽快改进中心在技术方面的不足。 二是尽快把中心的办公集中化转变为真正的统一协调。3.设立统一的能源综合管理部门。 从国家能源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来看,在能源地位日趋重

12、要的情形下,都在试探着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大能源”综合管理体制,旨在进一步加强能源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就企业而言,实现企业能源效能最大化,同样要求把能源作为一个整体,设立一个综合管理部门,作为能源管理的核心统一协调管理公司能源。(作者单位:河北钢铁集团邯钢系统创新部)公共交通出行和小汽车出行是城市交通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和居民日常生活质量。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出行成本主要包括:提供者成本、使用者成本、社会成本。其中,使用者成本是人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公共交通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公共交通票价、出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小汽车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出

13、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 本文旨在对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的使用者成本做出对比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分析使用者成本对出行者在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时的影响。一、出行使用者成本构成分析1.公共交通票价。 公共交通票价主要是指出行者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时实际的货币支出。 公共交通票价低, 则客流吸引力大,公共交通的竞争优势就明显。 但是若票价低过一定标准,就会影响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的效益。 公交票价和公交优先之间的关系协调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总体来看,出行数量和单体出行成本都是社会出行总成本的影响主体,因此,制定能够协调两者的票价体系才是关键所在。2.出行时间成本。 出行者在出行中消耗的时间我们用货币来表征即得到出行

14、时间成本。影响出行时间成本的是: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单位时间的价值。交通出行时间包括乘车内时间和乘车外时间。时间价值即个人出行时占用的时间在工作、生活等活动中带来的效益。全年365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单位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见式(1):Vot=kiGDPi 3658PPi(1)式中:Vot为某城市的单位时间价值(元/h);GDPi为i分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K为分区数;P为总人口数(人);Pi为第i地区的总人口数(人)。另外,不同交通方式单位时间价值也不同。因此用不同系数值来表示这种差异(见表1)。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出行时间成本为式(2):石家庄公共交通和小汽车 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对比分析李青春 穆莉英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