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2516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执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巢湖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 (20142014 级执行)级执行) 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全民健身指导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体育教师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一)基本能力: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2、职业素养。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和外语的能力。 (二)专业能力:掌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运动技术;具备基本的体育教学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发展能力:能运用各相关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等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三、学制三、学制 学制:4 年,弹性学习年限为 36 年。 四、学时学分要求四、学时学分要求 课内总学时:2500 毕业最低总学分: 178.5 五、学位授予五、学位授予 授予教育学学

3、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主干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篮球、体操 七七、毕业规定及其它必要说明、毕业规定及其它必要说明 凡各门课程成绩合格,修满本专业规定的最低 178.5 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巢湖学院毕业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计划表 (一)专业教学总安排表(一)专业教学总安排表 学年 项目 周数 一 二 三 四 总计周数 1 2 暑 1 2 暑 1 2 暑 1 2 暑 课堂教学 复习考核 入学教

4、育 2 军事训练 (2) 实验实训 课程设计 社会实践 专业认知实习 1 毕业(专业)实习 16 毕业论文(设计) 8 毕业教育 1 机动 合计周数 (二)基本能力(二)基本能力培养培养模块模块 能 力 结 构 能 力 类 别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编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学时数(周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考核方式 合计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综合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考试 考查 鉴定 基 本 能 力 基 本 素 养 基 本 素 养 课 程 1301A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1 7 4 1301A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

5、8 41 7 4 1301A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96 64 32 4 1301A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7 5 3 1301A05 形势与政策 2 (64) (32) (32) 0301A01 大学英语(1) 3.5 64 32 32 4 0301A02 大学英语(2) 3.5 64 32 32 4 0301A03 大学英语(3) 3.5 64 32 32 4 0301A04 大学英语(4) 3.5 64 32 32 4 1201A01 计算机基础(文) 2 40 20 20 2+2 1101A01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2001A01

6、 军事理论 2 (38) (38) 2001A02 安全教育 1 (16) (16) 2001A0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导(含职业技能教育) 2 44 16 16 12 小计 38 596 369 215 12 14 8 7 8 通 识 能 力 公共 选修 课程 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修读 10 学分(含 4 学分网络课程)的该类课程,其中,跨学科限定选修 4 学分。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类(含学科竞赛、技术与技能等课程)等类别。 小计 10 160 160 以上合计 48 756 529 215 12 14 8 7 8 (三三)专业

7、能力培养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模块 能 力 结 构 能 力 类 别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编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学时数(周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考核方式 合计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其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考试 考查 鉴定 专 业 能 力 专 业 认 知 能 力 基础认知课程 1011C01 专业导论 0.5 8 8 2 1011C02 专业认知实习 1 1 周 大类教育课程 1011D01 运动解剖学 3 62 48 14 4 1011D02 运动生理学 3 62 48 14 3 1011D03 体育保健学 2 46 32 14 2 1011D04 运动

8、训练学 2 32 32 2 1011D05 专项选修(一) 2.5 64 6 58 4 1011D06 专项选修(二) 2.5 64 6 58 4 1011D07 专项选修(三) 2.5 64 6 58 4 1011D08 专项选修(四) 2.5 64 6 58 4 1011D09 专项选修(五) 2.5 64 6 58 4 小计 24 530 198 332 6 7 6 6 4 4 专 业 核 心 能 力 教师教学 能力课程 1100S01 认知与学习 2 32 24 8 2 1100S02 儿童发展 2 32 32 2 1100S03 中小学心理辅导 2 32 24 8 2 1100S04

9、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32 24 8 2 1100S05 有效教学 3 48 42 6 3 1100S06 课程设计与评价 2 32 32 2 1100S07 学科教学设计 3 48 36 12 3 1100S08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2 24 8 2 0100S01 教师口语 1 16 12 4 2 1100S09 三字书写 1 16 12 4 2 运动技能 能力课程 1011H01 田径 4 80 16 64 2 2 1011H02 体操 4 80 16 64 2 2 1011H03 篮球 4 80 16 64 2 2 1011H04 足球 2 42 10 32 2 1011H0

10、5 武术 2 42 10 32 2 1011H06 排球 1.5 40 8 32 2 1011H07 乒乓球 1.5 32 32 2 1011H08 羽毛球 1.5 32 32 2 1011H09 游泳 2 42 8 34 2 1011H10 健美操 2 42 10 32 2 专业教学研究 能力课程 1011H11 体育概论 2 32 32 2 1011H12 学校体育学 3 48 32 16 3 1011H13 体育心理学 2 32 32 2 1011H14 体育教学论 3 48 32 16 3 1011H15 体育科研方法 2 32 32 2 小计 56.5 1024 516 494 14

11、 8 12 11 12 14 3 (三三)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续)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续) 能 力 结 构 能 力 类 别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编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学时数(周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考核方式 合计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综合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考试 考查 鉴定 专 业 能 力 专 业 应 用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课 程 1011Z01 专业教学见习 1 1 周 1 1011Z02 毕业实习 16 16 周 16 1011Z03 教学能力综合考核 1 1 周 1 1011Z04 毕业论文(设计) 8 8 8 小计 26 以上合计

12、 课内总学时:1554;实践教学环节(计学时) :826 学时;实践教学环节(计周数) :26 周 (四四)发展能力培养模块发展能力培养模块 能 力 结 构 能 力 类 别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编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学时数(周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学时/周) 考核方式 合计 理论 教学 实验 实训 综合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考试 考查 鉴定 选 修 性 课 程 1011E01 网球 2 42 10 32 2 1011E02 定向运动 2 42 10 32 2 1011E03 健身教练 2 42 10 32 2 1011E04 体育舞蹈 2 42 10 32

13、2 1011E05 运动处方 2 32 32 2 1011E06 瑜伽 2 40 8 32 2 1011E07 社区体育 2 32 32 2 1011E08 拓展训练 2 32 32 2 小计 10 190 94 96 10 综 合 拓 展 创新 创业 创新能力培养 2 2 素质拓展 10 10 综合 社会 实践 社会实践 2 2 能 力 职业 能力 职业资格鉴定 1 2 辅修 双学 位 辅修双学位课程 不计入总学分、总学时 小计 14 14 以上合计 24 190 94 96 备注: 6、综合实践包括以非学时核算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综合拓展能力。 (五五)课程结构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表)课程结构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表 能力结构课程类别 基本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培养 发展能力培养 理论 教实验 实训 综合实践 小计 理论教学 实验实训 综合实践 小计 理论教学 实验实训 综合实践 小计 学时数 529 215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