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2170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1 页 共 4 页 2006 年(秋)笔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1)D) 【解析】目前硅的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技术已经达到 0.130.09 微米,进一步将到 0.07 微米,也就是 70 个纳米甚至更小。根据预测,到 2022 年,硅集成电路技术的线宽可能达到 10 纳米,这 个尺度被认为是硅集成电路的“物理极限” 。 (2)D) 【解析】 调制解调器的英文是 Modem, 它的作用是利用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 电子信号分两种,一种是“模拟信号” ,另一种是“数字信号” 。我们使用的电话线路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而 PC 机之间传输的是数字信

2、号。 所以当用户想通过电话线把自己的电脑连入 Internet 时, 就必须使用调制 解调器来“翻译”两种不同的信号。连入 Internet 后,当 PC 向 Internet 发送信息时,由于电话线传输的是 模拟信号,所以必须要用调制解调器来把数字信号“翻译”成模拟信号,才能传送到 Internet 上,这个过 程叫做“调制” 。 (3)D) 【解析】 补码表示的 8 位整数 X=10010101, 首先将其转化为原码 (符号位不变取反加 1) , X 的原码为 11101011,然后变号操作即为 01101011。 (4)B) 【解析】汉字机内码要占用至少 2 字节,计算机内存中连续 2

3、字节的内容其十六进制形 式为 34 和 64,34H=110100B,64H=1100100B,2 个字节才 13 位,达不到 2 字节 16 位。 (5)C) 【解析】虽然随着 CPU 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 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 i80386、i80486 直 到过去的 PII 至强、PIII 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 Pentium 4 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 Nocona) ,但 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 所以 Intel 公司所生产的 所有 CPU 仍然继续使用 X86 指令集,所以它的 CPU 仍属于 X86 系列。

4、(6)C) 【解析】 CMOS 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 RAM 芯片, 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 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7)C) 【解析】IDE 一般是硬盘接口,不置于机箱外面。 (8)D) 【解析】如今的数码相机感光器组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CMOS 传感器,其制造成本低 但图像效果不算太好,特别夜间几乎无法拍摄到清晰的照片,一般都应用于低端玩具级数码产品上,并且 低端的 CMOS 感光器件在 2 年前已经在数码相机应用领域中淘汰。而另一种是 CCD 传感器,价格要比 CMOS 的高很多,但成像质量好,在目前在索尼、佳能等产品中被广泛应用,在同像素值下 CCD 传感器 成像效果要

5、远远优越于 CMOS 传感器(CMOS 的成像质量远无法与 CCD 相比) 。 (9)D) 【解析】当 Windows 接收到由鼠标器、键盘、定时器信号或某些 I/O 操作产生的“事件” 后,为该任务分配 CPU 时间。每个任务(应用程序)使用由 Windows 分配的短暂的时间片(Timeslice) 轮流使用 CPU,由于 CPU 对每个时间片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在用户看来好像这些任务在同时执行。 (10)B) 【解析】汇编程序的工作过程是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程序是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 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11)B) 【解析】一台计算机中至少有一块网卡,才能进行网

6、络连接。 (12)B) 【解析】IP 地址的主机号部分的每一位均为 0,该地址一般作为网络地址,用来表示一 个物理网络。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 0,如果各个位都为 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 有任何主机。 (13)C) 【解析】 网上某一节点发送信息时, 每一帧信息都必须包含发送节点的 IP 地址和接收节 点的 IP 地址,数据传送,是分几个阶段的,不同的阶段数据的传送方式是不一样的。 (14)A) 【解析】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应用层协议是 SMTP。 (15)D) 【解析】只要两台 PC 机是采用同样的操作系统,则其字库不一定完全相同,字库可以 自定义。 (16)B) 【解析】颜

7、色模型中,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是 RGB,LCD 重要的当然是色彩表现度。我 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一种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组成的。LCD 面板上是由 1024768 个像素点 组成显像的,每个独立的像素色彩是由红、绿、蓝(R、G、B)三种基本色来控制。 (17)D) 【解析】 MP3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音乐文件, 它是采用 MPEG-3 标准对数字音频进行压缩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2 页 共 4 页 而得到的。MP3 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换句话说,音频文件(主要是大型文 件,比如 WAV 文件)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人耳根本无法察觉这种音质损失)把文件压缩到更

8、小的程度。 (18)B) 【解析】按 Alt+Print 组合键可以将当前整个屏幕的图像的形式临时存放到剪贴板,然后 可以进行粘贴。 (19)A) 【解析】在同一个文档中,所有页面的版面(纸张大小)可以不相同。 (20)D) 【解析】在默认情况下,若用户在某单元格中输入“3/2” (引号不是输入的字符) ,则显 示“3 月 2 日” 。 第二部分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21)B)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控件三要素的。VB 中的控件具有三要素:属性是一个 对象的静态特征,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事件(Event)是由 Visual Basic 预先设置好的、能够

9、被对象 识别的动作; 方法 (Method) 是特殊的过程和函数。 在本题中 Caption 是属性, Unload、 LostFocus、 KeyPress 是事件,Cls、SetFocus 是方法。 (22)A)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表达式的。 “+ ”运算符有可能是做加法,也有可能是 做字符串连接,其结果根据两个参与运算的表达式决定。如果两个表达式都是数值数据类型,进行相加运 算;否则进行相连接运算;在 Visual Basic 中两个整型数相乘其表达式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整型数,如果超 过了整型数的范围则会报告溢出错误。256*256 的结果超过了整型数的范围,所以会出现错误。 (

10、23)B)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类型转换的。Val 函数用于返回字符串中所含的数值, 遇到第一个非数值字符则停止转换,所以本题表达式的值是 1234.67E-3,也就是 1234.67*10-3,结果为 1.23467。 (24)C)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控件属性的。VB 中的不同控件具有不同的属性,但是 都具有一个 Name(名称)属性,在程序代码中作为对象的标识名;有一些属性只能在运行时设置或改变, 它们不会出现在属性窗口中;Visible 属性值为 True 的对象不一定是活动对象,也可能是无法显示的对象; 某些属性具有若干子属性,例如 Font 属性等。 (25)A)

11、【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变量说明的。 根据变量的定义位置和定义关键字的不同, 变量可以分为 3 种类型:局部(Local)变量、模块(Module)变量、全局(Public)变量。其中,模块变 量包括窗体模块变量和标准模块变量。 局部变量是在过程(事件过程或通用过程)内定义的变量,作用域为该变量所在的过程,定义时使用 Dim、Static 关键字。全局变量必须用 Public 或 Global 语句声明,不能用 Dim 声明,也不能用 Private 语句 声明;同时,全局变量只能在标准模块中声明,不能在过程或窗体模块中声明。工程中没有说明类型的变 量被隐式声明为变体型变量。 (26)D

12、)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运算符优先级的。VB 中的表达式要遵循一定的运算顺 序,其具体顺序为: ?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 然后进行函数运算; ? 接着进行算术运算,其次序为:幂()取负(-)乘、浮点除(*、/)整除()取模(Mod) 加、减(+、-)连接(&) ; ? 再进行关系运算(=、=) ; ? 最后进行逻辑运算,顺序为:NotAndOrXorEqvImp。 (27)C)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字符串运算的。 “&”运算符表示两个字符串连接; “+” 运算符有可能是做加法,也有可能是做字符串连接,其结果根据两个参与运算的表达式决定。如果两个表 达式都是数值数据类型,进行相

13、加运算;否则进行相连接运算。 (28)C) 【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数组的。 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和名称的变量的集合; 这些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 每个数组元素都有一个编号被称为下标。 可通过下标来区别这些元素; 用 Dim、 Public 和 Static 定义的数组必须以数值型常量或符号常量做下标定维,称为静态数组;可以用变量作为下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3 页 共 4 页 标定维的数组称为动态数组。 动态数组以变量作为下标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完成定义,通常分为两步:首先在窗体层、标准模块 或过程中用 Dim 或 Public 声明一个没有下标的数组(括号不能省略) ,然后在过程中随时用

14、 ReDim 语句可 以重定义变量作为下标的数组。 (29)D)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过程的。在任何一个过程中均不能再嵌套定义子过程;调 用过程时形参为数组时只能为动态数组,但对应的实参既可以是固定大小数组也可以是动态数组;过程的形 式参数不能再在过程中用 Dim 语句进行说明;使用 ByRed 说明的形式参数在形实结合时,总是按值传递方 式进行结合的。 (30)D)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有关图片框的。图片框可用做其他控件的容器;可以显示不 同种类与格式的图形或图像文件;用户可以从其他绘图软件中把一幅图形或图片剪切、复制,再粘贴到图 片框中;若要图片框自动适应加载图片的大小,需要将

15、其 AutoSize 属性设置为 True。 二、填空题 (1) 【1】asicB 【2】icBas 【解析】在本题中要注意 p 是静态变量,第一次调用时 n 的值为 5,p 的值为 1, “Left”函数截取字 符串左边的几个字符; “Right”函数截取字符串右边的字符,所以第一行为 asicB;第二次调用时 n 的值为 4,p 的值为 2,所以第二行为 sicBa;第三次调用时 n 的值为 3,p 的值为 3,所以第二行为 icBas;以此类 推可得出全部 5 行的数据。 (2) 【3】3 【4】9 【5】15 【解析】仔细分析本题可知,问题的关键在于数组元素的赋值。在第一个二重循环中为

16、副对角线以上 的元素按照副对角线平行线的形式依次赋值,第二个二重循环中为副对角线以下的元素按照副对角线平行 线的形式依次赋值,最后得到矩阵的元素为: 1 2 4 7 3 5 8 11 6 9 12 14 10 13 15 16 (3) 【6】15 【7】36 【8】26 【解析】在 VB 中,参数通过两种方式传递,即传地址和传值,其中传地址习惯上称为引用,引用方 式通过关键字 ByRef 来实现。默认情况下,变量是通过“传址”传送给 Sub 或 Function 过程。本题中,b 通过引用传送,a 是传值方式,所以调用 fub1 函数时,b 的值会改变,a 的值不会改变。第一次循环时 I 的值为 5,但是随即在函数内被更改为 10,然后返回 15 作为函数值赋给 n,所以第一次循环后输出 15, 然后 I 自加 2 准备下一次循环;第一次循环时 I 的值为 12,但是随即在函数内被更改为 24,然后返回 36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