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2168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7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7 理论理论2017年 11月 20日 星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坚持陆海 统筹,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建设 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时代大势, 科学 研判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形势, 围绕建 设海洋强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作 出 一 系 列 重 大 部 署 , 形 成 了 逻 辑 严 密、 系统完整的海洋强国建设思想, 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 建设 海洋强国提供了思想罗盘和行动指 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 组成部分, 我们要深入学习把握其科 学内涵、

2、 思想方法, 大力推进海洋强 国建设, 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深刻领会海洋强 国建设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同志立足我国所处历史方 位, 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奋斗目标, 就新形势下我国海洋 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主要任务、 根本 目标等作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 科 学回答了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一系列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坚定走向海洋, 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是海洋大国, 海岸线漫长, 管辖 海域广袤, 海洋资源丰富。习近平同 志指出,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 状态, 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作为一个 陆 海 兼 备 的 世 界 大 国 , 坚 定 走 向 海 洋、 建设海洋强国对

3、于推动我国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纵观人 类发展史, 走向海洋是民族振兴、 国 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但与一些国家 为了殖民掠夺而走向海洋根本不同, 我国坚定走向海洋, 坚持走的是依海 富国、 以海强国、 人海和谐、 合作共赢 的发展道路。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 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 坚持陆海统筹, 通过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方式, 扎实推 进海洋强国建设。 全面经略海洋, 助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是世界各国推动

4、 经济社会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 要地。习近平同志强调, 要提高海洋 资源开发能力, 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 质量效益型转变; 要保护海洋生态环 境, 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 用型转变; 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 着 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着力推动海洋 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这 “四个转 变” 深刻阐明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主 要任务和实施路径, 构筑起全面经略 海洋的 “四梁八柱” 。在新时代推进 海洋强国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这 “四个转变” , 不断提升开发海洋、 保护海 洋、 利用海洋、 维护海洋权益的综合 实力, 进一步关心海洋、 认识海洋、 经 略海洋

5、, 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 取得新成就。 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 构建合作共赢伙伴关系。维护海洋权 益和海洋安全, 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 中应有之义。当前, 我国主权利益、 安 全利益、 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 重合。建设海洋强国, 就要不断提高 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能 力, 确保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不 受侵犯。习近平同志指出, 要秉持和 平、 主权、 普惠、 共治原则, 把深海、 极 地、 外空、 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 作的新疆域, 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 场。这为国际社会更好解决海洋问 题、 共同开发海洋提供了中国方案。 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 一方面要继续 抓住和用好我

6、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 从我国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战 略高度思考、 设计、 实施海洋权益维护 工作, 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 利益; 另一方面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 治理, 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合作共赢 的伙伴关系, 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共享 海洋。各国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 均应打破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 树立 合作共赢的现代理念。准 确 把 握 海 洋 强国建设的科学思想 方法习近平同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贯 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 蕴含着指导我国发展海洋事业、 建设 海洋强国的科学方法论。 引领时代的创新思维。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思维, 才能以思想认识的新飞

7、跃打开事业发 展的新局面。当前, 国际海洋治理体 系进入加速演变与深度调整期, 我国 海洋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发展期, 尤 其需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习近平同 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创造性地提 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一系列重大命 题, 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海洋科学技术、 维 护国家海洋权益等重大观点, 科学谋 划我国海洋事业创新发展, 推动理论 创新和实践发展。这些重要思想和观 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 科学内涵, 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海洋 事业、 建设海洋强国。 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建设海洋 强国, 必须制定出站得高、 看得

8、远、 想 得全、 立得住、 能管用的海洋战略, 强 化 对 海 洋 事 业 发 展 的 顶 层 设 计 与 战 略 统 筹 。 建 设 海 洋 强 国 是 一 项 宏 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强化战略 思维和系统思维,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全局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进程中、 在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 大背景中谋篇布局、 统筹推进。党的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牢固树立陆海统筹理念, 从根 本上转变以陆看海、 以陆定海的传统 观念, 强化多层次、 大空间、 海陆资源 综合利用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意识, 既提升海洋经济、 军事、 科技等硬实 力, 又增强海洋意识、 海洋

9、文明等软实 力; 从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统 筹推进我国海洋事业整体向前发展, 海洋及相关产业、 临海 (港) 经济对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贡 献 率 不 断 提高。 国家利益至上的底线思维。海洋 权益和海洋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 维 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是建设海洋强 国必须坚守的底线。习近平同志强 调, 我们爱好和平,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 路, 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 更不能牺 牲国家核心利益。他还指出, 要坚持 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贯彻 总体国家安全观, 周密组织边境管控 和海上维权行动, 坚决维护领土主权 和海洋权益,

10、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 这划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 捍卫海 洋安全的底线, 表达了我国在涉及重 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高度 自信和坚定决心, 彰显出国家利益至 上的底线思维。努力在重点领域 实现新突破、 取得新 成就习近平同志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既 是内涵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理论, 又是 指导具体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 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的背景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必须将 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到我国海洋事业发 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努力在发 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和参 与全球海洋治理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 破、 取得新成就。 积 极 推 动 海 洋 经 济 持 续 健 康 发

11、 展。习近平同志指出, 发达的海洋经 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 十八大以来, 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 有进、 稳中有好、 稳中有优的发展态 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涌现出一大批 海洋特色鲜明、 产业链协同高效、 核心 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集群, 较好完成 了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 提出的目标任务。印发 全国海洋经 济发展 “十三五” 规划 , 全面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任务。出台 关于促进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 意见 , 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积 极探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模式。在 新时代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海洋传 统产业转型

12、升级,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 快速发展, 加快海洋经济提质增效步 伐。健全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 估体系, 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指标、 指 数和报告,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为政府 宏观调控提供有力信息支撑。 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功在当 代、 利在千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 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 大以来,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 显著成效, 初步形成 “四大体系” : 以海 域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为主体的资 源管理体系, 以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 环境修复为主体的环境管理体系, 以 监测、 预报、 调查等为主体的业务体 系, 以专门法律和督察制度为基

13、础的 法治体系。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 设, 需要深入实施生态管海、 着力推动 绿色发展,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海洋开发总体布局, 建立健全海洋生 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像保护 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系统 思维抓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进一步强 化海洋生态红线管控, 优化海洋空间 开发与保护格局, 坚持陆海统筹的空 间规划方式, 强化海洋污染联防联控, 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整治修复。严格海 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严控污染 物入海总量, 强化海洋资源环境执法 力度, 建立 “湾长制” , 逐级压紧压实党 政领导干部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 源保护职责。 深 度 参 与 全 球 海 洋

14、事 业 发 展 和 海洋治理。当前, 国际海洋事务进入 快速发展期, 海洋治理进入深度调整 期, 提供中国方案、 获得更多制度性 权利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 求。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与 “一 带一路” 建设参与国的战略对接, 以 发展蓝色经济为主线, 推动全方位务 实合作, 携手共创依海繁荣之路, 实 现人海和谐、 共同发展。构建多层次 的蓝色伙伴关系, 在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 海洋公共产品 共享、 海洋安全维护等领域开展深层 次国际合作, 不断扩大我国 “蓝色朋 友圈” 。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法非正 式磋商, 围绕国际社会关注的蓝色经 济

15、、 极地、 深海等, 在全球性和区域性 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 提供中国 方案、 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国家海洋局局长、 党组 书记)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王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社会 也处于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期。 “世界怎么 了、我们怎么办? ”这一“世界之问” ,表达了人们对人类前 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面对变革与变乱并存的世界,国际社会怀着期待与迷茫 交织的心情,期盼能够引领人们开拓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可行 方案。习近平主席指出: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 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16、,是各国人民的期 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这一中国方案,结合中 国思想、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为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 道上奔跑的人们指明方向、注入能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超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蕴含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 义,必将有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 继承前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具体实践 发展起来的。回顾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演进是一个由较小 群体形成较大群体、由信息封闭走向信息共享、由相互隔膜 走向相互依存、由观念差异走向观念融合的过程。马克思、 恩格斯曾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共同体思想,他们把作为无产 阶级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命名为“自由人联合体” 。在 这种共同体中,个人是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 是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因此具有丰富个性的“自由人” 。马克 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了坚 实理论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