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651461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鲬鱼卵子和仔_稚鱼的形态观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卷第?期? ? !年?月海洋与湖沼?,?,? ? ? ? ? ? ? ? ? 蛹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韭崖 丛?沙学绅何桂芬宋立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蛹鱼? ?夕?,? ? ?属杜父鱼亚目?的 蛹科? ?夕?户? ?俗称牛尾、百 甲和拐子等,为印度一西太平洋陆架区广泛分布的底栖鱼类。在我国近海区为机轮拖网渔业和群众渔业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渔获量有所增加。关于蛹鱼的卵子和前期仔鱼的形态,作者等? ?曾作过简要报道。神谷尚志? ? ?记载了成熟卵子的特征? ? !。藤田,上野?曾从人工授精卵子中获得资料,对卵子发育和前期仔鱼进行过描述? ? !。其后,水户敏 ? ? ?采得了夭

2、然卵子,又作了卵子 和前期仔鱼?全长? ?毫米?孵化后? ?小时?的形态描述,并列出了检索表? ? ,日。但是,有关蛹鱼后期仔鱼和稚鱼的形态特征,及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习性等,均未见有报道。本文根据胶州湾内青岛附近海区获得的受精卵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所得如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结果,对蛹鱼卵子一稚鱼的形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对其早期发育阶段 的 习性进行了观察,可供研究早期发育阶段的生态和种类鉴定参考,并为鱼类系统发育提供了资料。一、材 料和方法观察试验用 的卵子,于? ? ?年,一?月在胶州湾内青岛附近海区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将获得的活鱼卵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育,从而取得卵子和仔、稚鱼的形

3、态材料。有关培育和形态测量方法与以前的报道基本相同, ? ,。除了卵裂阶段的卵子采用黄河口海区人工授精的标本外,其余都是经麻醉后进行活体观察和显微描绘。在不同温度下发育速度有差异,本文描述所用材料,尽量以一次培育的材料为准。培育水温范围为巧一?夕,盐度为? ?瓜左右。培育仔、稚鱼的饵料,有海水臂尾轮虫?,?。,户?,? ,、卤虫月?,?。? ?。召的无节幼体和成体,以及其他小型浮游动物等。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成长 的与海洋中所获同期标本相比较,其形态特征都是相同 的,所以培育成的形态发育特征具有代表性。二、卵子的形态和胚胎发育特征?图版?一? ?蛹鱼卵子为圆球形,分离的浮性卵?卵膜光滑而无粘性。

4、卵径波动在?一? ?毫米之间,以? ?一? ?毫米为 主。在生殖初期? ?月上旬?和盛期 ?月中、下旬?时,卵径为? ?一? ?毫米,大多数在? ?毫米以上,产卵接近末期 ?月中旬?时,卵径 则较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 ?号。? ?鱼类学家张孝威教授,是中国海洋鱼类生态学研 究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海洋渔业和海洋鱼类生态学的研究作 出了一定的贡献,已于?年?月逝世。本刊编辑部收到稿件日期? ?年?月? ?日。海洋与湖沼?卷平均为?一? ?毫米之间。?卵内具有油球一个,透明,呈淡粉红色?油球径变化很小,在? ?一? ?毫米之间,大多数为? ?毫米。卵径为油球径的? ?一? ?倍

5、之间,以? ?倍为 主。在早期发育中,活卵内的油球可以移位,当胚环外包?以上,油球被包后,则不再移位。少数活卵内有?一?个聚集呈一团的油球,大多发育到原口关闭 时,则合并为一个油球,极个别的可延续到仔鱼孵出时才合并为一个油球。?卵黄细而均匀,不 呈龟 裂状。卵黄间隙狭小,在? ?毫米以内。?经? 福尔末尔固定后,卵径变化甚小,只有卵黄和油球有收缩,约为活卵的? ?多左右。?蛹鱼卵子属于盘状分割类型?早期发育和其他真骨鱼类端黄卵的发育相同。?蛹鱼早期卵子 无色素细胞。当原口关闭,具有?对肌节、眼泡形成时,胚体上开始出现黑色素细胞,呈微小颗粒状,位于视囊后缘至第?对肌节附近的胚体两侧,分布比较均匀

6、。当胚体具有? ?对肌节时,开始出现黄色素细胞,分布在头至尾的整个胚体腹侧,以视囊后缘处略呈丛聚现象,此外,在油球外侧的卵黄上,亦开始有零星分布。此时,黑色素细胞在胚体背部显著增加,并延伸至头尾两端。油球外侧的卵黄上也有了黑色素细胞,它与黄色素细胞对等分布。?胚尾形成,具有? ?对肌节时,胚体上的黄色素继续增加,在视囊后缘处,尤为浓密?此外,胚尾后的卵黄上出现 一列黄色素。黑色素细胞由前期的颗粒状变为细分枝状,以胚体背部较为明显,视囊后半部只有零星分布。油球内半部开始出现黄、黑两色素?黑色素为细分枝状,而黄色素呈颗粒状。当胚体绕卵黄囊?,具有? ?对肌节时,除了胚尾上无黄、黑两 色素全缺外,其

7、他各处黄、黑两色素的分布基本同前期。?胚体绕卵黄囊斗?时,已接近孵化?此时,黄色素增多而黑色素则减少。黄色素自吻端至最后肌节处都有分布,以视囊后缘和吻端两处最多,呈两个较显著的黄色素丛。胚体背部的黑色素则减少,但色素分枝较前期更为清晰?在视囊的内侧和前缘处 仅有几枚零星枝状黑色素细胞。?正常卵子即将孵化前,胚体以头部为支 点,胚 尾作间断摆动,孵化时,仔鱼 的头部 破卵膜而出?孵化孔呈破 裂状? ? 。? ?蛹鱼卵子发育与水温关系?从原口关闭到孵化,在这段时间内,水温在”时,需要? ?小时左右孵化。根据海产真骨鱼类卵子相对发育速度来推算 ? ?,蛹鱼卵子在? ?水温下的发育全程,大约需要铭 小

8、时。三、仔鱼和稚鱼的形态特征?前期仔鱼?图版? ? ?初孵仔鱼刚出卵膜的仔鱼,身体仍弯曲,约 ? ?分钟后,身体展直。仔鱼在静止海水中,卵黄囊向上,平躺于水表层,有时作短暂的 ? ?度角运动。初孵仔鱼全长? ?一? ? ?毫米?体长? ?一? ?毫米?肛前距占体长的? ?肌节? ?十? ?一? ?。仔鱼头部紧贴于卵黄囊上,吻端与卵黄囊前缘平行?背鳍褶较窄,始于第?对肌节上方?胸鳍芽位于第?一?对肌节之间?卵黄囊 呈卵 圆形。约占仔鱼全长 的一半?油球位于卵黄囊 后缘。肛 门前?期延羌感、沙学绅 等?蛹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具有鳍褶,约 占?个肌节的宽度。视囊无色透明。心脏位于视囊与听囊两者

9、之间的下方,在水温? ? 时,每分钟跳动? ?一? ?次。初孵仔鱼的黄色素细胞较多,主要分布有四处,即嗅囊与视囊附近、第?一?对肌节间?胸鳍芽上方?、肛门附近?约占?一?个肌节间距?、以及肛门后第?一? ?肌节之间,形成仔鱼体上四处显著的黄色素丛或斑,这些黄色素丛、斑为初孵仔鱼活体的特点之一。黑色素细胞则较少,略有分枝,这种色素零星出现于头部至末尾肌节的整个体部,通常背部的黑色素略多于腹部。油球上具有黄、黑两色素,以黄色素多于黑色素,色素的分枝均大于身体的其他各处。一天仔鱼?图版? ? ?全长? ?一? ?毫米?体长? ?一? ?毫米?肛前距占体长的? ?多?肌节? ?一?。仔鱼卵黄囊缩小,约

10、为初孵仔鱼的? ?左右。头部突出于卵黄囊之前。仔鱼的鳍褶增宽、背鳍褶始于中脑上方,鳍褶中部显著隆起。视囊开始出现黄色素?卵黄囊前缘下有少量分枝状黑色素。身体上的黄、黑色素与初孵仔鱼略有变化,黑色素细胞较前减少,皆呈枝状,主要分布在头顶和 尾部第?一? ?肌节之间,此外,在肛门前和体的背、腹部都有少数黑色素?黄色素分布在头部至胸鳍芽之间,直肠背侧和尾部第? ?一? ?肌节之间,形成三个黄色素丛,后者黄色素丛与尾部中间的黑色素丛相互重叠,并且黄色素伸展至背鳍褶内,为此,在仔鱼的尾部中央?即第? ?一? ?肌节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黄、黑两色素相重合的色素丛。油球上的黄、黑两色素细胞较初孵仔鱼的大而分

11、枝。此时,仔鱼游动次数增多,静止时,从初孵仔鱼的平躺于水面状态改变为头部向下,卵黄囊向上,呈俯视角,倒悬于水的中层或中下层。口窝出现?图版?全长? ?一?毫米?体长? ?一? ?毫米 ?天仔鱼?肛前距占体长的? ?关?肌节? ? ? ?。肛门开口于体外?卵黄囊和油球较?天仔鱼又缩小近一半。仔鱼视囊呈黄蓝色。除了尾部中间?原出现在第? ?一? ?肌节之间?的黄、黑两色素相重合的色素丛向前移至第? ?一? ?肌节的位置,并且两色素细胞均延伸到背鳍褶内,其他部位的色素分布情况基本同前。?天后的仔鱼,活动能力增大,在静止状态时,大多数仔鱼倒立于水层底部。当活动时,变为卵黄囊在下方,以正常姿态向上仰视游

12、动,一般可达?一?公分的距离,然后慢慢变成倒立状,渐渐下降到底部。口部形成?图版? ? ? ?全长? ?一? ?毫米?体长? ?一? ?毫米?天仔鱼?,肛前距占体长的 ? ?肌节? ? ? ?。仔鱼吻端突出?口裂下位?下领较短。卵黄囊和油球继续缩小,仅为?天仔鱼的一半。视囊有少量黑色素细胞,晶体呈黑色。仔鱼身体上的 色素细胞分枝增大,以直肠周围的最为明显?色素的分布与?夭仔鱼相似,仍在尾部中间有一个黄、黑色素重叠的色素丛特征。仔鱼在水的下层倒悬或倒卧,活动能力增强,可以倒仰游动? ?公分以上,有时可达到水表面,而后又渐渐下降到水的下层。鳃泡形成?图版?约全长? ?一? ?毫米?体长? ?一?

13、?毫米 ?天左右?肛前距占体长的? ?多?肌节?十? ? 。缥泡形成;卵黄囊接近消失。头部增高,上、下领等长;听囊与眼径几乎相等;肠管形成一个弯曲。胸鳍芽发达,其上半部出现少量细海洋与湖沼11卷条状黑 色素。在卵黄囊下方的体腹部和肛门前的鳍褶上出现帚状黑 色素。其他部位的色素分布与4天仔鱼相似,但在尾部中间的黄、黑色素不再形成丛聚的特征。蛹鱼初孵仔鱼已具有管状的感觉器,初孵 出时,只能见到在听囊附近一对,在弓天左右仔鱼中的感觉器较明显,此时,能观察到五对,位置在:吻端、眼和听囊之间、第6一7肌节外侧的背鳍褶上、以及第9和第2 2肌节的中部各一 对。仔鱼已具有水平游泳能力,同时,它们的敏感度也增

14、强,轻轻触动水面,仔鱼则迅速游动;一般居于水层中间 活动。虽然仔鱼已从平躺于水面转而能水平游泳,但他们尚无摄取食物的动作;肠管内亦无食物。2.后期仔鱼:卵黄囊消失(图版n:6)全长3.9 2毫米;体长3.7,毫米(8天) ;肌节1 0+1 7一27 ;肛前距占体长的4 3.7多。仔鱼卵黄囊消失,仅剩油球残迹。缥泡明显;胸鳍大于眼径。自吻端至听囊下缘之后有一列黑色素,呈细条状;胸鳍上半部的黄、黑色素增多,但不超过胸鳍的l/2。其他色素分布与多天左右仔鱼类似。胸鳍和尾鳍弹性丝 出现(图版H:7 )全长4.0 6毫 米;体长3.9 2毫米(1 0天);肌节9十1 827 ;肛前距占体长的4 9.3多

15、。眼呈黑色,下领长于上领;缥泡增大;肠管变粗,弯曲度增大;胸鳍和尾鳍出现弹性丝。此时,仔鱼的头部和肠管呈淡黄色,黄、黑两色素集中分布在体的中部(即胸鳍至肛门附近),其 中黄色素伸展至背鳍褶内,约占1 0个肌节的宽度。胸鳍上黄、黑两色素成条状分布,仍不超过胸鳍面的l/2。吻端至 听囊下方的一列黑色素,沿着脊索下缘伸展 至肛门的 上方,然后再沿体下缘走向尾部末端。肛门前的鳍褶显著缩小,其边缘的帚状黑色素发达。头棘与鳃盖棘出现(图版1 1:s )全长斗.27一4.71毫米;体长4.0 7一4 .1 5毫米 (1 1天) ;肌节1 1+1 62 7;肛前距占体长的4 7.斗界。头部具小棘一对,位于听囊上方;鳃盖上具有二个小棘。膘泡背面具有黑色素。胸鳍显著扩大,宽度为眼径的 两倍,胸鳍上黑色素占鳍面的2/3左右,黄色素则几乎布满在整 个胸鳍上,它们都与胸鳍的弹性丝平行,呈细条状。腹鳍芽出现(图版1 1 1:l )全 长4.“一5.n毫米;体长4.4 6一斗. 9 1毫米 (1 4天);肌节9十1 8一 2 7,肛前距占体长的49.4外。头部凹陷,头顶棘一对,鳃盖 具四枚小棘;眼眶上缘具一枚小棘。腹鳍出现,位于胸鳍基直下,呈乳头状。胸鳍呈肩状。尾部弹性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