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51407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1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交流园地板块主持 : 金香梅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摘 要:本文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存在的认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多措并举,力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对策。关键词:城市;环境工程;问题;对策王海燕(运城市建设局,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城市环境工程主要涉及污水处理、 垃圾无害化处理、 园林绿化、 建筑节能、 供气供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它与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与自然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密切相连。 贯彻环保优先方针, 加强城市环境工程建设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国家、

2、 省市关于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1 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近年来, 国家、 省市各级政府对环境工程越来越重视, 污水、 垃圾、 公园建设等都被列入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检查,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 设施水平较快发展, 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 大气、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然而, 目前城市环保工程建设规模与国家、 省提出的环保优先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相比, 在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水平、 建筑节能和城镇绿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小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地区建设很不平衡, 尤其是县市级污水收集管网

3、建设不足, 污水收集率低, 难以集中处理。 二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许多市、 县 (市) 的垃圾处理达不到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 三是绿地布局不均衡, 老城区绿化覆盖率偏低。四是绿色节能建筑的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尚不完善, 操作和监督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 主要是认识、 资金、管理等制约建设进度和规模。一是环保认识不足。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三是部门配合不够。 四是管理体制机制、 人员配置不完善。 个别市县在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上任务分解不合理, 造成业务不对口, 督查不到位, 投融资渠道不顺, 影响了工程顺利进展。2 对策和措施笔者认为各级各部门需要多措并举力推城建环保工

4、程建设。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和监督宣传。 省政府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实行日报周报制度, 步步紧跟抓落实。 因此, 要不断增强环境意识和城市长远发展观念, 完善城市功能, 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环保设施建设和建筑节能工作进展, 强化社会监督。二是积极完善多元化投资建设机制, 鼓励社会资金、 外来资本等积极参与城市污水、 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广泛宣传, 全面落实污水、 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政府应对运营成本给予必要的奖励和补助, 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营, 调动社会积极性。三是发挥政府职能, 协调部门工作, 及时解决在项目规划、 土地、 立项、 环评、 贷款等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对部门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形成制度 。 同时 , 突出规划对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引导和监督, 合理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 避免一个区域大规模建设后才到处找地方建环保设施, 造成征地难、 拆迁难、 建设难的矛盾。四是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行业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特许经营制度, 加强对建设运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建设、 运营和服务的政府监管制度, 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 出台节能配套措施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开发、 生产、推广 、 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 明确绿线管理职能, 强化监管, 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的保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