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交通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1076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交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交通(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习2017年12月31日激情创新执行 6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 互联网+ 行动计 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 工业互 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 拓展国际市场。 ”一、“互联网+” 对公交的挑战与冲击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工作、 学习和 出行, 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有了更好的体验, 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随之升高, 时间成本越来 越高,“更方便、 更快捷、 更舒适” 成为必需的要 求, 而公交作为传统行业受制于政策、 基础设 施建设、 交通拥堵的困扰, 公交的竞争力呈下

2、 降趋势。 1.对客流的冲击 一是网上购物多了, 人们的出行少了。据 调研, 国内大中城市的公交客流每年呈 5%左 右的速度下降,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 大关系。据 2009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交易规模 报告显示, 网购人数逐年递增。 2013年居民出行调查报告显示, 济南市购物出 行比例逐年下降。 二是时间成本高了。人们会选择拼车等 更快的出行方式。经济发展了, 大家的收入高 了、 时间成本高了, 而公交没有优势, 因为公交 的平均出行时间比小汽车高得多。 三是互联网软件利用率高了。人们会选 择更方便的出行方式。受定线、 定班、 定时的 约束, 公交与专车、 顺风车、 拼车等相

3、比较是没 有绝对优势的。 2.对服务的新要求 因为有了互联网, 人们对出行服务的期望 值增加, 更加注重 “服务体验”,包括:小众 化、 个性化、 高品质、 高追求。 3.对管理的考验 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管理 “提升效率” , 具 体包括: 数据信息要对称、 组织结构要扁平化、 管理措施要及时高效并具有针对性。 4.对政策标准的挑衅 “滴滴打车” 在交通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革命,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热议。国家对 网络约租车的管理是持谨慎态度的, 近期交通 运输部才刚刚出台对网络约租车的管理办法 和出租车改革方案。因此, 对于新事物、 新业 态, 国家的政策、 法规和标准是滞后的。 5.对竞

4、争意识的唤醒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更要唤醒公交企业的 竞争意识。公交是特许经营性行业, 是不完全 竞争行业, 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 营销不足 的问题。虽然公交具有较强的 “公益性” , 但是 也需要依赖 “市场” 去生存。公交也需要优秀 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公交不能再坐等客流, 要 主动走出去 “抢客流” 。二、 对未来公交发展的思考 公交行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这场变革带来 的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要主动迎接互联网的挑 战, 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转变: 1.转变经营理念 一是信息传播从固定式变成流动式; 二是 建设模式由被动式变成主动式; 三是经营模式 由经营实物变成经营用户; 四是盈利模式由基 于

5、事物本身变成基于关系的。 互联网+公共交通, 其精髓是三个要素: 开 放、 分享和责任。其中, 开放和分享, 就要打破 固有的经营理念,敢于认识和了解新技术、 新 思维方式, 有勇气、 有魄力地进行一场变革。 一是开放。互联网是开放的, 互联网+公 共交通也应该是开放的, 如果我们还只存在于 一个封闭的、 墨守成规的行业里, 必将会被自 发形成的新的行业模式所取代。 二是分享。分享就是共享, 竞争者之间、 不同行业之间应该打破门户壁垒、 国界壁垒, 在竞争中交流、 在交流中合作、 在合作中分享,实现强强联合。 三是责任。国有企业是最有责任感的, 作 为公共交通的一份子, 要对这个行业负责、 要

6、 对社会负责, 这种责任感驱使着我们不断去探 索新的技术、 新的管理模式, 并付诸于实践当 中。 2.转型服务模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你只要掌 握两件事, 一个叫供给, 一个叫需求。 ” 我们可 以从经济学的视角, 从需求链和供应链两个方 面对 “互联网+” 进行分析。在原来信息不对称 情况下, 服务模式是 “以供给为主, 需求适应供 给” , 由此可导致两个结果: 供给层面保障 供给、 提供服务; 需求层面需求不满、 追求 私人交通。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下, 服务者 (供给)、 被服务者 (需求) 直接对话, 同时借助 资本的力量, 将需求

7、展现给资本, 实现资本参 与供给, 由此可导致两个结果: 供给层面 市场化改革; 需求层面得到针对性的服 务、 需求缓解。 (1) 提供多种形式的公交服务。在采集信 息和对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要针对越来越 个性化、 小众化的出行需求, 调整供给战略, 建 立需求响应型的公交市场开发模式, 以乘客需 求为导向, 适时开通、 点对点通勤线路、 大站快 车、 非定线定班公交、 社区服务小巴等线路。 在服务价格上进行差异化定价, 满足不同年 龄、 不同出行目的的服务需求。移动互联技术 使得公交的服务模式从 “人等车” 变成了 “人选 车” , 尊重乘客选择, 提升客户体验, 从而提升 公共交通的吸

8、引力。 (2) 提高公交运行可靠性。居民出行意愿 调查显示, 可靠性是市民出行意愿中最关注的 因素之一,希望公交出行时间可控。目前, 由 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加剧, 公交专用道建设的不 到位, 导致公交运行的不均衡性和不可靠性越 来越严重, 济南现在的公交准点率仅为50% 60%。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公交都市之一, 新 加坡陆路交通局 (LTA) 对公交运营企业的考 核重点在于服务可靠性, 并专门制定了服务可 靠性框架奖惩机制。 (3) 用网络智能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 效率。济南公交正在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挖 掘方法, 结合预测理论, 通过对公交线路一年 的GPS数据的分析, 预测该线路在不同时段、

9、 不同条件下的较为精确的周转时间分布。原 来行车作业计划的周转时间是按照高峰、 平峰 计算, 这个方法能够将周转时间的计算窗口缩 小到15分钟。周转时间研究可以更为科学和 准确地编制行车作业计划, 合理安排备用车辆 和人员, 使公交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服务水平 更高。根据测试结果, 公交准点率可由原来的 52%提升至90%。 2015年11月24日, 济南公交微信版369出 行网(微信公众号: jncx369)正式上线试运行。 (4) 提供多元化的乘客信息服务。进一步 完善公交多渠道的查询服务, 充分利用社会资 源, 建设覆盖多种交通模式的 “一门式” 交通信 息服务网站和智能手机客户端服务,

10、 从而提供 公共交通信息与其他交通工具。如: 长途客 车、 自驾车换乘等信息交流互动服务, 实现多 渠道查询服务、 多信息集中查询。 (5) 提高乘车体验, 让出行过程变得愉 悦。公交本身就是人流、 信息流的载体, 如果 在载体上融入关于居民经济生活有关的信息, 乘客的出行就会产生增值服务, 出行的过程也 会变得愉悦和满足。例如, 可以在站点上加装 二维码或者蓝牙通讯设备, 借助手机微信平台 的扫一扫、 摇一摇功能, 在站台向乘客推送公 交乘车信息、 其它交通方式的服务信息、 周边 的商业信息、 每日新闻等丰富的应用场景, 该 功能的应用可以提升、 整合站点功能, 在方便 乘客的同时, 减少乘

11、客等车时的焦躁情绪, 还 可以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6) 提高智能调度水平。可试点建立城市 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云平台系统, 在硬件上不需 要进行大量的投入, 只需利用互联网云服务的 功能, 建立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在这个平台 上, 利用大数据、 云计算技术, 改变现有固定的 调度排班工作模式, 智能地匹配需求供给, 使 供应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7) 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公共交通 大数据分析平台, 对大数据进行深度的数据融 合和交叉分析, 进而对出行 OD 数据、 出行需 求数据、 出行服务评价数据等进行分析, 特别 要注重对存在的、 潜在的以及乘客痛点等问题 进行分析, 进而对公交市场进行细

12、分。大数据 技术对于公交运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以 实现基于 “数据说话” 的公交运行监管与考核、 挖掘公交运行时空多维特征规律、 发现公交运 营过程关键指标内在的联系。 (8) 采取智能化移动支付形式。香港的八 达通可以一卡多用, 是跨界融合做得最好的范 例, 不仅能乘坐公交、 地铁、 出租车等交通工 具,还可以在商场购物,非常方便, 发行量达 到2000万张。支付宝、 微信都可以进行网上支 付, 方便快捷, 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网上购 票, 返回二维码, 实现扫码乘车。随着互联网 支付手段的不断发展, 快捷、 方便、 安全的移动 支付已成为人们首选, 公交也应跟上步伐, 方 便市民充值

13、和消费, 增加公交企业的收入。 (9) 抓管理促服务。一是乘客参与,倒逼 管理升级。通过手机APP应用和微信平台进 行服务评价, 让乘客参与来倒逼管理升级, 变 信息不对称为对称。就公交企业而言, 一方面 可以优化运营调度, 合理配置资源, 提供更优 质的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用乘客服务评价结果 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KPI) 用以企业内部考核管 理, 实现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来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员工培训实时化。提高服务要靠员 工的执行力, 员工素质提升要靠培训, 可以运 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改变大一统的课堂培训模 式, 通过微信公众号、 手机APP方式在线学习, 将管理政策、 安全案例、 节油技巧

14、、 服务绩效等 信息推送给员工, 将员工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 用起来, 满足不同年龄和岗位的人员的需求。 (10) 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借助移动互联 网平台, 可以整合、 集聚优势的旅游、 广告、 租 车、 修理等生产、 生活性三产资源, 进行商业市 民通过济南 369 网站, 可悉知济南公交 230 余 条线路的信息变化情况等运作, 进一步做大做 强。二是在手机APP和微信平台应用方 面跨界融合, 整合、 培养新兴产业。公交出行 是刚性需求, 这个流量入口, 其他供应链上的 企业是非常感兴趣的, 可以依靠刚性的流量入 口创建新媒体, 进行跨界融合和融资建设, 培 育新兴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 (

15、11) 宣传公交文化。台湾张学孔教授曾 说:“小汽车已形成小汽车文化, 香车美女; 公 交要建立公交文化, 树立良好的公交形象, 让 公交与美食、 美服、 美女等美好的事物关联起 来, 培养公交粉丝群。要注重名人效应, 台湾 前任总统马英九会不定期地坐公车, 他的太太 每天会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这让公交车乘客感 觉到乘坐公交也是一件非常有尊严的事情。 ” 公交也可以通过明星的代言来提高自己的关 注度, 让追星的时尚一族更愿意选择公交。 (12) 加强品牌营销。一是公交进社区。通 过不定期地到社区、 学校以及场馆与其他单位 或新闻媒体联合做一些主题活动, 推广环保意 识,普及乘坐公交的安全知识等

16、, 顺便做一些 优惠活动, 让大家都来坐公交, 喜欢坐公交。 二是积分兑换。可以借鉴航空公司的 “积分换 里程” , 推出 “积分换车票” 活动, 乘客可以根据 积累乘坐公交的次数积分, 达到一定刷卡次数 可以兑换相应的车票, 以此来鼓励乘客乘坐公 交。三是充值返利。可以在特定时期推出 “充 值返利” 的活动, 例如, 公交周期间推出优惠活 动, 吸引和稳固公交客源。3.制定政策标准 公交企业应依托协会等组织, 在省内、 甚 至全国, 形成一定区域内的公交企业联盟, 共 同应对资本大鳄对公交市场的冲击。 首先,公交联盟应促使国家重新审视和修 订对公共交通或公共服务类企业准入和监管 的政策和法规, 加强对资本的监管。 其次, 公交联盟要对公交行业的一些服务 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制定统一服务 标准, 实现各地市公交服务标准化、 减少服务 缝隙和服务落差; 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在乘 客信息服务、 一卡通和移动支付方面考虑建立 统一平台, 从技术角度来保障公交企业的利 益。需要制定的政策标准包括: (1) 互联网+公共交通行业的实施方案、 发 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