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50711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信号灯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2017(JR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无信号灯路口人行横道过街自动警示系统 技术方案 公司名称:北京捷睿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捷睿通交通技术信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858006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望麓园 2-1-502 版权所有 2017 北京捷睿通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1 目 录 技术方案 . 0 第一章 系统概况 . 2 1.1 项目说明. 2 1.2 产品概述 . 2 1.3 建设原则、依据 . 2 1.3.1 建设原则 . 2 1.3.2 建设依据. 3 第二章 系统结构 . 5 2.1 系统结构图 . 5 2.2 系统逻辑图 . 6 第三章 系统功能及设备配置 . 7 3.1 系统功能 . 7

2、3.1.1 行人过路行为侦测 . 7 2.1.2 车辆智能监测触发功能 . 7 3.1.3 双向提前预警功能 . 8 3.1.4 载波车内预警功能 . 8 3.1.5 智慧斑马线功能 . 9 3.1.6 会车预警功能 . 9 3.1.7 太阳能独立供电功能 . 9 3.1.8 远程监管以及运维平台功能 . 9 3.2 系统配置清单及详细技术参数 . 10 3.2.1 系统配置清单 . 10 3.2.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13 第四章 实际效果 . 18 4.1 系统实际布局图 . 18 2 第一章 系统概况 1.1 项目说明 根据机构调查数据显示, 无控制交通方式的路口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

3、故的33.83%,死亡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 32.49%。平均每七分钟就有一位行人被汽车撞伤,每两小时左右就有一位行人被车祸夺取生命。尤其在国省道、县乡公路上,在与村庄交叉、驾驶员视线受限的非灯控路口,如果行人、非机动车突然从路口穿出过马路,极易造成驾驶员来不及减速而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时段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比非常大,而且往往是重大伤亡事故居多,一直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项目的建设本着建设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采用科技创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县、区国省道、县乡道路段重点选取与村庄交叉口建设道路警示系统行人过街自动警示系统,保障过路行人的安全,并

4、对道路行驶车辆进行提前预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实现以人民为本、平安出行为先, 为避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避免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起到重要保障。 1.2 产品概述 整个路口行人过街自动警示系统集合了物联网检测触发、光电子显示、载波语音自动诱导等多种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识觉技术自动识别行人、非机动车过路行为,检测甄别过往车辆的车速对行人的威胁,自动双向预警,在提醒驾驶员降速避让行人时,同步提醒行人过路注意观察高速驶来的车辆,从而很有效的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1.3 建设原则、依据 1.3.1 建设原则 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考虑项目建设和日后运行的成本以及道路交通设施安全的

5、特殊性,在系统的规划、设计、产品选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系统硬件上全部选用主流产品,保证了系统硬件上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系统采用军工级系统架构,媒体流与信令流分离处理;检测识别数据采用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学习纠错技术;核心运行软件采用负载均衡技术,采用3 诸多故障处理机制、容错机制、备份机制、以及结构化、分布式的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先进性原则:在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采用成熟、主流的技术构建系统,集中管理,充分兼顾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建设可扩展的系统平台。 高性能原则:该系统要求具有很高的处理性能。中心系统集中管理最大支持10

6、00 个以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备的接入。 可扩展性原则: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分布式架构,保证新功能、模块添加的方便。系统采用标准化接口、协议及流媒体技术,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将来系统扩充的可行性,系统中预留了为后期进行扩展的大量接口。 兼容性原则: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架构,采用 RTP、RSTP 标准协议。中心联网软件可以与第三方系统无缝融合。既可以接入第三方系统的相关数据,也可以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前端硬件可通过 SDK、ADK、485 等多种方式实现第三方系统对接。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用户需求,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先进、可靠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云存储技术和分布式监测技术实现的远程监控管理功

7、能, 尽量降低系统的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 易用性原则:系统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软件设计人性化,易于被普通用户掌握、操作和使用。 易维护性原则:系统基本上可以处于免维护工作状态,且人工维护可在远程操作。维护简单,易于管理。 1.3.2 建设依据 公安部关于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 国省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792-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4 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03)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