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642884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姓名:蔡秀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妇产科学指导教师:郑梅玲20080401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 i b r i n o g e n ,F g ) 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 r e c u r r e n ts p o n t a n e o u sa b o r t i o n ,R S A ) 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 E R R F L P ) 分析法,对6 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 病例组) 和6 0 例正常非妊娠妇女( 对照组) 的

2、F g 一4 5 5 G A 、F g - 1 4 8 C T 基因位点进行分析;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妇女血浆F g 水平。X 2检验比较各组基因型构成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对危险度的估计;方差分析( A N 0 v A )比较复发性流产患者不同流产时限血浆F g 水平的差异;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各组间、各基因型间、不同流产次数间血浆F g 水平的差异。结果:( 1 )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F g - 4 5 5 G A 及F g - 1 4 8 C T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 ) 病例组与对照组F g - 4 5 5 G A 、- 1 4 8 C T 两对等位

3、基因一4 5 5 G 与一1 4 8 C 或一4 5 5 A与- 1 4 8 T 呈紧密连锁不平衡,符合率达8 6 以上。( 3 ) F g - 4 5 5 G A 及F g 一1 4 8 C T 各基因型之间F 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4 )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 g 水平明显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 t = 一5 1 8 1 ,P ( O 0 5 ) 。( 5 ) 病例组中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组及兼有早晚期流产组间比较,血浆F 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6 1 9 9 ,P ( 0 0 5 ) ;组间两两比较,早期流产组血浆F g 水平较晚期流产组明显降低( P (

4、0 0 5 ) 。( 6 ) 2 次以上流产组血浆F g 水平较2 次流产组显著性降低( t = 4 3 0 8 ,P O 0 5 ) ;对照组x2 = 2 9 2 5 ,P = O 0 8 7 ( P O 0 5 ) 。( 2 ) F 9 1 4 8 基因型:病例组x 2 = 1 4 2 ,P = O 2 3 3 ( P O 0 5 ) ;对照组x2 = O 8 1 ,P = O 3 6 8 ( P O 0 5 ) 。说明所研究人群实际检出基因型构成与预期基因型构成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符合H a r d y W e i n b e r g遗传平衡。(

5、二) F 9 4 5 5 及F g l 4 8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1 对照组与病例组F g 两基因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 见表4 、5 ) 。表4 :两组F 9 4 5 5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 :两组F g l 4 8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2 统计学分析:( i ) 基因计数法得出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2 ) 采用行列表资料的x2 检验对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其结果F 9 4 5 5 基因型x2 = 2 0 9 1 ,P = O 3 5 2 ;F 9 1 4 8 基因型x2 = 2 2 7 8 ,P =

6、 O 3 2 0 ,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F 9 4 5 5 及F 9 1 4 8 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3 ) 采用四格表的x2 检验对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其结果F 9 4 5 5 等位基因x2 = 1 0 4 6 ,P = O 3 0 6 ;F 9 1 4 8 等位基因x2 = 1 4 4 3 ,P = O 2 3 0 ,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F 9 4 5 5 及F 9 1 4 8 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 各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相对危险度比较1 两基因位点各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 见表4 、5 )2 统计学分析( 1 ) 采用四格表x2

7、 检验对F g 一4 5 5 G A 等位基因进行相对危险度的估计:A等位基因相对于G 等位基因,O R = O 5 8 8 ,9 5 可信区间为0 2 8 5 - - 一i 2 1 4 ,P = O 1 4 8 ( P O 0 5 ,无显著性差异) ,显示两者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 2 ) 采用四格表X2 检验对F g - 1 4 8 C T 等位基因进行相对危险度的估计:T等位基因相对于C 等位基因,O R = O 5 5 6 ,9 5 可信区间为0 2 8 1 1 1 0 1 ,P = O 0 9 8 ( P O 0 5 ,无显著性差异) ,显示两者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无显著性

8、差异。( 四) F 9 4 5 5 G A 、F g l4 8 C T 多态性位点连锁分析结果1 对照组与病例组F g - 4 5 5 G A 、- 1 4 8 0 T 两对多态性位点间连锁分析( 见表6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6 两组F g 基因两种多态性位点间连锁分析2 结果分析:对照组与病例组F g - 4 5 5 G A 、- 1 4 8 C T 两对多态性位点间连锁分析示一4 5 5 G 与一1 4 8 C 或一4 5 5 A 与一1 4 8 T 呈紧密连锁不平衡关系,6 0 名健康人中两对基因多态性位点紧密连锁完全一致有5 6 人( 占9 3 3 3 ) ,6 0 例R S

9、A 患者中两对基因多态性紧密连锁完全一致有5 2 例( 占8 6 6 7 ) 。四、血浆F g 水平测定及统计学分析1 各组间血浆F g 水平比较( 1 ) 各组间血浆F g 水平比较( 见表7 )表7 :两组间血浆F g 水平比较( 2 ) 病例组血浆F g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 = - 5 1 8 1 ,P = O 0 0 0 ( P O 0 5 ;R S A 组t = O 0 0 3 ,P O 0 5 ) :两组F 9 1 4 8基因T 等位基因携带者( C T + T T ) 与同组C C 基因型血浆F g 水平比较,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t 一0 3 8 4 ,P

10、O 0 5 =R S A 组t = 一1 11 5 ,P O 0 5 ) :( 3 ) 两组受试者中,F 9 4 5 5 相同基因型间血浆F g 值组间比较,病例组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 G G 基因型t = 一3 8 9 3 ,P 3 次的患者6 7 7 T T 基因型,携带T 等位基因的C T + T T 基因型频率均大于流产次数 3 次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提示习惯性流产患者流产次数与M T H F R6 7 7 C T 突变有关 1 5 。三、纤维蛋白原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纤维蛋白原( F i b r i n o g e n ,F g ) 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分子量为3 4 0

11、0 0 0 的大分子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糖蛋白,主要作为凝血因子I 参与凝血过程。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长期高浓度F g 可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增加,F g 及其降解产物也可直接损害血管壁,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异常,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F g 也是促进血小板聚集的重要蛋白质,每个血小板膜上含有约5 万个F g 受体,F g 通过分子表面的6 个结合位点可与血小板膜表面的F g 受体结合,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浆F g 浓度升高可增强血小板聚集反应增强,致血栓形成 1 6 】。纤维蛋白原是由3 条多肽链组成,即AQ 、BB 、Y 链,编码基因

12、位于第四号染色体的长臂( q 2 3 q 3 2 ) 上,长约5 0 K b ,其中以B 链基因的作用最为关键。已发现迄今编码BB 链基因上的多态性位点有1 0 多个单独或者共同起到调节F b g 合成的功能 1 7 ,其中位于1 3 - - F g 基因转录启动子上游的1 3 4 5 5 位点是最早被发现并被广泛研究的多态性位点。研究发现B 纤维蛋白原- 4 5 5 G A 基因多态性表现为一4 5 5 G G ,- 4 5 5 G A ,一4 5 5 A h 三种基因型,且G A 或A A 基因型的个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G G 1 8 。V a tt H o o f tF M 等

13、1 9 发现B 4 5 5 G A 的G A 基因型和G G 基因型的D N A 片段与核蛋白的结合特征明显不同,说明G 4 5 5 、A 4 5 5 对核转录因子的亲和力可能不同,从而影响纤维蛋白原基因的表达,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正常妊娠时的高凝状态是生理性的,在妊娠3 个月左右,孕妇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发生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升高,部分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数减少。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这些变化随孕周的增加而加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变化对加强胎盘附着部位剥离面的局部止血有重要意义。但又使母体血液处于血栓形成状态,并与某些病理产科疾患有一定联系 2 0 。纤维蛋白原升高导致

14、病理性妊娠的机制可能为:( 1 ) 纤维蛋白原通过转变为纤维蛋白,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1 6 】;血浆F g 浓度升高可增强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胎盘部位的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又可导致妊娠丢失如:复发性流产、早产、死胎等。( 2 ) 有研究表明,异常妊娠与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分布有关 2 1 。由于胎盘绒毛间隙纤维蛋白的沉积,蜕膜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使胎盘灌注量下降,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 3 ) 高浓度F g 在短时间内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和( 或) 血管壁其它细胞大量合成、分泌P A I 一1 ,导致纤溶活性下降,血栓形成,管腔闭塞 2

15、 2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国内外关于血浆F g 及多态性与病理性妊娠的研究较少。H a v e r k a t e 报道在1 5 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6 4 次妊娠中,流产率为3 9 ,死胎率为9 ,有7 人发生产后血栓,证实了易栓症、妊娠相关的血栓和流产之间的联系 2 3 。最近,G o o d m a nC S 等 2 4 研究发现1 3 - 4 5 5 G A 虽不是习惯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P A I 一14 G S G ,M T H F R 6 7 7 C T 等突变并存时,会增加习惯性流产的危险性。综上所述,P A I 一1 基因4 G S G 多态性,

16、M T H F R 基因C 6 7 7 T 突变和F g 基因4 5 5 G A多态性等易栓性因素可能干扰了凝血一纤溶系统的平衡,使凝血功能相对增强,引起胎盘微循环障碍,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等异常妊娠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几种突变并存时更易发生 2 5 ,2 6 。检测易栓性突变对预测妊娠结局并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U s z y n s k iM ,M a c i e j e w s k iK ,U s z y n s k iW j e ta 1 P l a c e n t aa n dm y o m e t r i u m t h et w om a i ns o u r c eo ff i b r i n o l y t i cc o m p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