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41611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网址:http:/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详解试题及答案详解 专业:行政管理 科目代码:421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所有方向 考试科学:管理学原理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2权变管理理论。 3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4管理决策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1组织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 2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之间的关系。 3韦伯理想科层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网址:http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答:答: 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的总称。 组织的管理者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扮演三类角色并发挥着四 种管理职能。具体分析如下。 (1)管理者的角色。对于管理者角色的研究,最为有名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明 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他指出,管理者扮演着 10 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 色,这 10 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如下图。 图 管理者的角色 图 管

3、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 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 当学院的院长在毕业典 礼上颁发毕业文凭时, 或者工厂领班带领一群高中学生参观工厂时, 他们都在扮演挂名首脑 的角色。此外,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领导者的角色,这个角色包括雇佣、培训、激励、惩戒 雇员。 管理者扮演的第三种角色是在人群中间充当联络员。 明茨伯格把这种角色描述成与提 供信息的来源接触, 这些来源可能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个人或团体。 销售经理从人事经理那 里获得信息属于内部联络关系; 当这位销售经理通过市场营销协会与其他公司的销售执行经 理接触时,他就有了外部联络关系。 信息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

4、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典型的情况是, 通过阅读杂志和与他人谈话来了解公众趣味的变化, 竞争对手可能正打算什 么,等等,明茨伯格称此为监听者角色;管理者还起着向组织成员传递信息的通道的作用, 即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当他们代表组织向外界表态时,管理者是在扮演发言人的角色。 决策角色,明茨伯格围绕制定决策又确定了 4 种角色:首先,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发 起和监督那些将改进组织绩效的新项目;其次,作为混乱驾驭者,管理者采取纠正行动应付 那些未预料到的问题;再次,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负有分配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源的责 任;最后,当管理者为了自己组织的利益与其他团体议价和商定成交条件时,他们是在扮演

5、谈判者的角色。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管理者角色的侧重点是随组织的等级层次变化的, 特别是传播者、 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角色,对于高层管理者要比低层管理者更重要。相反, 领导者角色对于低层管理者,要比中、高层管理者更重要。 (2)管理者的职能。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 各种作用。对于管理职能有着各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经过诸多管理学家的总结与精简,逐步 形成了现在约定俗成的几项基本职能,如下: 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计正式权利和地位 人际角色 挂名首脑 领导者 联络者 决策角色 企业家 混乱驾御者 资源

6、分配者 谈判者 信息角色 监听者 传播者 发言人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网址:http:/ 划是规律的起点, 确定目标和途径是计划职能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 目标反映了组织活动的 未来终点,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途径则是连接当前与未来的桥梁,告诉了我们如何 才能到达预定的目标。 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管理者就必 须分析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活动,对这些活动应该如何分类组合,谁向谁汇报工作,各种决 策权限如何在组织的不同层次上分配, 如何为各种不同的职位配备适当的人员等等。 这些活 动便构成了管理的组织职能的内容。 领导。只是有了目标和方案,规定了任务和方案

7、,还不足以使目标有效地实现。每一 个组织都是由人和其他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人是组织活动中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能动性的作用, 管理者就必须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 去影响组织的 成员, 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 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 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控制。 组织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产和发展的, 时刻都有可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 的障碍和困难,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 的管理者必须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或预见到问题后就 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

8、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这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所在。 尽管在理论上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但现实中的管理并不是严 格地按照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的。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在时 间上彼此重叠,在空间上错杂交织在一起。一般而言,很少有管理者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 只从事某一特定的管理职能,他们往往同时进行着若干种不同的活动。 2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答:答: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 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没有 什么一成不变、 普遍适用的“最

9、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 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它要求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权变管理思想结构。权变管理的思想结构就是认为管理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谓函数关系,就是作为因变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 技术随环境自变数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 “如果就要” 的关系, 即 “如 果”某种环境情况存在或发生, “就要”采用某种管理思想。 在权变理论中, 环境变数可分为外部环境变数和内部环境变数两种。 外部环境又包括一 般环境变数(社会、科

10、技、经济、政治、法律等)和特定环境变数(供应商、顾客、竞争者 等) 。一般环境变数对企业正式系统通常只会产生间接的影响,而特定环境变数会直接对企 业产生影响;内部环境就是企业的正式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联系与控制、 科学技术状况等因素。企业内部环境诸因素之间及它们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2)权变理论的组织结构观点。它是以权变思想为基础,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既受外界 环境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式系统” 。组织内部机构的设计,必须与其组织任 务的要求、外在环境要求以及组织成员的需要等互相一致,组织才能有效。例如,在经济萧 条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采取集权的组织

11、结构,更适于达到组织目标;如果 在经济繁荣时期, 企业在求过于供的市场中经营, 采取分权的组织结构更适于达到组织目标。 (3) 权变理论的领导方式观点。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 “最好的” 或“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以组织的任务、个人或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 系而定。例如,在企业领导方式上,如果现行的社会价值观趋于自由主义,职工是有高度科 技业务的专业人员,就要采取职工参与式的、开放性领导方式。如果现行的社会价值观趋于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网址:http:/ 权力主义,职工是非技术性的人员,就应以严格的权力领导方式为宜。后来,以权变管理思 想发展了很多的领导理论,如菲

12、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布兰查德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豪斯 的目标途径理论等等。 另外, 权变里理论还有权变的人事管理观点, 主张在人事管理方面的权变观点也是以权 变管理思想为基础,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千篇一律;权变的计 划观点, 认为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 计划的形式要适合当时的情 况、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是有用的。权变理论的出现,对于管理理论有着某些新的发 展和补充。 主要表现在它比其他一些学派与管理实践的联系更具体一些, 与客观的现实更接 近一些。但是,权变理论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问题是仅仅限于考察各种具 体的条件和情况,而没有用

13、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来进行概括;只强调特殊性、否认普遍性; 只强调个性,否认共性。这样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滑到经验主义的立场上去。 3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答:答:激励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他在对 200 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的调查研究后发现, 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 的因素是不同的, 如下表所示。 当员工对工作觉得满意时, 则往往归于左栏的这些激励因素; 而当他们感到不满意时,则常常抱怨右栏的这些保健因素。 激 励 因 素保 健 因 素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工作条件

14、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属的关系 保障 表表 激励和保健因素激励和保健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1)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 “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赫茨 伯格修正了传统的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就是不满意的观点, 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质的差别。 他 把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种种因素分为两类, 能够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会使 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多是与工作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素, 多与工 作内容联系在一起;保健因素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关。如上表。 (2)激励的确要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但并不

15、是满足需要就一定能产生激励作用。给予 赞赏、 责任和发展的机会 (有激励因素) , 员工会感到满意; 不表扬、 不授权 (无激励因素) , 员工也不会感到不满意,而只是没有满意感。工作有报酬(有保健因素) ,员工不会感到满 意,而只是没有不满意感,但若光让干活却无报酬(不具备保健因素) ,员工就会不满意。 由此可见, 保健因素的满足职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消除了工作的不满因素并不必然带 来工作的“满意” 。 (3)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真正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 核心的, 如果通过激励因素的改善使工作本身富有吸引力, 那么往往就能给职工很大程度的 激励。因此,只有强化成就感、认可、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晋升机会等这样令人“满意”的 “激励因素” ,才能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 事实上,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 网址:http:/ 论”是兼容并蓄的。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的较低层次需要,而激励因素则相当 于其高层次的需要, 只是马斯洛是针对需要本身而言, 而赫茨伯格则是针对这些需要的目标 和诱因而言。 4管理决策的特点。管理决策的特点。 答:答: 管理决策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