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8996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题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规划在总结“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全面分析“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规划对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特种行业等流通产业“十一五”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绘制了

2、今后五年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导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十一五”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开创商贸流通产业新局面和构建渝东南商贸中心的重要规划。 一、一、“十五十五”奠定的基础奠定的基础“十五”时期,商贸流通领域以构建渝东南商贸中心为目标,以构建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为重点,强化设施建设,实施业态调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十一五”建成渝东南商贸中心基本框架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流通规模扩张较快(一)流通规模扩张较快2005 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4.69 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 11.9%;商业增加值 3.54 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 14.5%,商

3、贸流通产业占全区 GDP 比重达 9.7%,占第三产业比重达 24.2%。到 2005 年底,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就业人员达到 24046 人,“十五”期间年均增加 2560 人,商贸流通产业已成为吸纳下岗职工、社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二)批发贸易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迅猛发展(二)批发贸易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迅猛发展2005 年批发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 88%,比 2000 年提高24.4 个百分点。全区已建成星级宾馆 4 家,一批餐饮大店、名店在我区落户,美食特色街已初具规模,美容美发、休闲茶楼等服务业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 1.5

4、9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4%上升到 10.8%。(三)对外经贸工作有实质性进展(三)对外经贸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全区已有外贸出口经营权企业 7 家,外贸出口基地 1 个,劳务输出机构 1个。地产品已实现外贸出口零的突破,2005 年实现外贸出口 17.7 万美元。(四)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四)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连锁、配送、专卖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引进培育形成和平药房、喜万家超市、新大兴依蝶百货和爱家超市等新型商业业态,2005 年底全区新型商业业态实现销售额 1.75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2%。现代物流业已纳入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重点。(五

5、)商贸设施不断完善,主城核心商圈功能明显提升(五)商贸设施不断完善,主城核心商圈功能明显提升武陵山家居市场以及濯水、石会等市场建设项目已经竣工投用,“十五”期末,商贸营业面积达到 32.4 万平方米,比 2000 年增加 16.6 万平方米。以南海鑫城为代表的主城核心商圈商业设施提档升级,2005 年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达 65%。(六)商贸流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六)商贸流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全区国有商业企业实现了企业改制、资产重组;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商贸流通产业中的比重达 97%以上。(七)流通领域发展环境继续改善(七)流通领域发展环境继续改善流通

6、领域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对流通领域监测与调控能力加强,诚信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二、二、“十一五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渝东南经济中心,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聚集辐射能力、构建渝东南商贸中心的战略机遇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总体上讲,机遇大于困难。(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以及消费升级为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高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商贸流通产业在更大范围内

7、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合要素、拓宽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区域化步伐加快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1 1、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整体形势趋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整体形势趋好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转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流通产业将保持快速稳定发展。从全区来看,黔江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投资驱动力将有所减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年提高,并呈现出稳定性较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

8、靠工业带动,向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2 2、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快,流通经济圈作用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快,流通经济圈作用加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将成为城市竞争、区域竞争的核心领域和标志领域。武陵山区域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为黔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抢占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高地,提高区域聚合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在武陵山片区的龙头作用,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迫在眉睫。3 3、流流通通功功能能将将大大大大强强化化和和延延伸伸,服服务务内内容容与与范范围围进进一一步步拓拓展展商贸流通产业与工业、农业以及其它第三产业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将在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以流通资本和流通企

9、业为龙头的产、供、销一体化等模式出现的流通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将向生产领域进一步扩展、延伸,并因此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在传递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和组织生产、满足直至创造消费需求的主导功能加强。4 4、规规模模与与规规范范将将是是“十十一一五五”商商贸贸流流通通产产业业发发展展两两大大着着力力点点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渝东南经济中心,要满足本区及武陵山地区大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满足快速增长的商流物流循环,流通规模必然并且必须有较大扩张。预计“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以13%以上速度增长,将在“十五”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对流通产业继续实施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规范管理与规范

10、运行是流通产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商贸流通领域管理将更加规范。改善市场流通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将是政府监管的重点。政府将加强流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商业信用制度;改善流通秩序;建立健全市场监管网络,完善市场监管手段,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商贸流通产业将在更加规范化的环境中以规范化的方式运行 。5 5、效效率率与与效效能能成成为为“十十一一五五”商商贸贸流流通通产产业业发发展展高高度度关关注注点点“十一五”时期,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主城核心商圈、城市组团和乡镇商业成为商贸流通产业核心增长极,并将“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带动商贸流通产业整体推进,提升其增长效率。现

11、代流通方式继续快速发展,流通现代化程度将稳步提高。连锁经营大幅度增长,企业将加大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追求技术进步,优化流通流程。6 6、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更加强劲、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更加强劲预计 2010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7.4 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 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50 元,经济社会水平仍是渝东南乃至武陵山片区最好的区域之一,经济社会各项指标与周边地区比较仍将处于领先地位。全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强力支撑商贸流通产业快速发展。渝怀铁路的通车,渝(重庆)湘(长沙)、黔(黔江)

12、恩(恩施)、黔(黔江)万(万州)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复线等交通干道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区主干道、环城公路和镇乡公路的修建完善,我区的交通条件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形成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使黔江成为渝东南及广大川渝腹地通往珠江三角洲及沿海最便捷的陆上战略通道,有利于黔江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的发挥,从而极大地提升我区在重庆市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将使我区在重庆市产品、技术向东南扩张,开辟和占领武陵山区市场过程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我区将成为渝东南地区乃至武陵山片区的人流、物流中心。“十一五”期末,将建成 30 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骨架,主城区面积将达到 16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 16

13、万人;全区城镇面积将达到 23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达到 23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40%以上。农村人口减少,区内消费者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消费总体水平将迅速提升。同时,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商条件改善,更有利于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转型、消费需求不足、国内外竞争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及农村商业基础的不足、流通领域的体制性障碍等一系列因素又给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

14、还存在着对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商贸流通产业先导性地位未确立;商贸流通总规模与渝东南商贸中心地位不相称,聚集辐射作用发挥不够;流通产业基础相对较弱,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商业设施闲置与有效运营设施不足矛盾并存;供应链体系尚未理顺,流通成本偏高,流通效率有待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十一五”期间来认真解决。三、三、“十一五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商贸活区

15、战略,以提高聚集辐射能力为重点,努力构建城乡商品流通网络,培育壮大流通组织,促进消费增长和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加速构建渝东南商贸中心而努力奋斗。(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如何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构建和谐黔江和殷实黔江。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为主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坚持企业自主发展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培育机制。坚持突出重点。以打造主城核心商圈、构建物流发展平台、全面提升聚集辐射能力为重点。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关注全区典型的

16、“二元”经济结构,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商贸流通产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注重区内、区外资源和市场的统一协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三)(三)发展定位发展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确立商贸流通产业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逐步发展为战略竞争优势产业和未来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全面发挥其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作用。“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产业增加值对全区 GDP 的平均贡献率不低于 10%,商贸流通产业年均新增就业人员 8 至 10 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渝鄂“咽喉”及渝东南唯一拥有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辐射渝东南、影响武陵山”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四)发展目标(四)发展目标1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2010 年,基本建成主城核心商圈功能显著增强、区域物流配送态势初步形成、会展效应开始显现、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渝东南商贸中心,基本功能辐射周边各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