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36939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直辖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把农村教育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市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各区县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农村教育的重大决定和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肩负起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责任。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发展,切实为农村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广大农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艰苦的环境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由于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

2、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广大农村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全市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直辖十年来,我市农村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有农村普通高中210所,占普通高中286所的73.43%;农村初中1027所,占初中1087所的94.48%;农村小学8512所,占小学8754所的97.24%;农村幼儿园点6567个,占幼儿园点7350个的89.35%。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共484.88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幼儿园434.76万人,占89.66%。分类情况是: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40.85万人,占2总数50.61万人的80.72%;农村普通初中在校生117.61万人,占总数128.81

3、的91.31%;农村小学在校生231.24万人,占总数252.38万人的91.62%;农村幼儿园45.06万人,占入园幼儿总数53.08万人的84.89%。二、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我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97199720002000年)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年)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这一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要求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上来。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给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市大力开展基本普

4、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简称“两基” ) 。同时,积极推进对农村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了“大城市教育带动大农村教育”的试验,积极组织100个市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援100个贫困边远乡镇教育工作、主城区100所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贫困地区100所学校(简称“双百工程” ) 。这一时期,农村“两基”工作得到大力推进。到2000年,全市33个区县实现了“两基”达标,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65.64%,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01200120052005年)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年)农村教育事业快速发3展阶段。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

5、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我市先后发出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农村教育总体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加强;二是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取得新的进展,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明显增长;三是农村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力度

6、。这个时期,大力推进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 2005年,全市实现“两基”的区县由 2000 年的 33 个增加到 38个,累计人口覆盖率由 2000 年的 85.8上升到 97.6%。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 2000 年的 7.37 年上升到 2005 年的8.13 年。 “十五”共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 365 万平方米,完成投资 18 亿元,危房比例从 2000 年底的 12.4%下降到现在的 2.62%。其中,2005 年,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 70 万平4方米,新改扩建校舍竣工 5

7、5 万平方米。 “二期义教”工程共有 309 个乡镇、1320 所学校受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 亿元,其中土建 1.55 亿元。搬迁三峡库区淹没学校239 所,占应迁学校的 67.8%。偿还农村“两基”债务工作有效推进,2005 年偿还“普九”债务 10.7 亿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截至 2005 年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已投入 2.2 亿元,按计划实施土建项目学校199 所,完成投资 8900 万元。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062006年年)农村教育事业的提高阶段。)农村教育事业的提高阶段。2006年,市政府将完成“两基”攻坚纳入政府 “民心工程” ,加大农村“两

8、基”攻坚力度,巫溪、城口两县通过市级“两基”评估验收,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提前一年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年。全市2002年核定的9659笔“普九”债务和2002年后“普九”6个区县的“普九”债务共19.1亿元,终于全部得到解决。提前一年消除了全市442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库存D类危房。三峡库区淹没学校已建成249所,占70.6%,累计完成投资31.6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落实资金13.88亿元,免除了388.6万学生的学杂费,对其中43.3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女童实行了“零学费”入学,为110万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9万农村学校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农村教育总

9、体上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步入了“巩固、发展、5提高”的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三、主要做法三、主要做法(一一)认认真真贯贯彻彻落落实实中中央央、国国务务院院的的关关于于发发展展农农村村教教育育的的重重大大决决策策部部署署。全市各级政府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抓好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各项决策、规定的落实,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切实抓好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各类教育的统筹,加大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努力增加农村教育的 经费投入,落实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各项倾斜政策,大力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二二)推推进进农农

10、村村义义务务教教育育人人权权、财财权权和和事事权权的的“三三统统一一”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 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全市撤销乡镇教办,分流乡镇教办工作人员,清退了一大批代课人员和工勤人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区县成立了区县委教育工委,与区县教委(教育局)合署办公,加强了对中小学党建及干部、教职工管理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全市基本实现了农村中小学上收到区县统一管理。多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使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交流考核的实行了统筹管理,对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等实行归口管理。6

11、(三三)不不断断加加大大“三三个个确确保保”工工作作力力度度。全市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和适度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保工资方面,全市所有区县的教师工资都上收到区县,设立了教师工资专户;部分有拖欠教师工资的区县逐年补发;经济状况转好的区县还兑现了市里出台的津贴补贴;不少地方将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酬金统一纳入了财政预算。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保安全方面,多数区县都在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了农村中小学排危经费。近5 年来,全市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20 多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42 万平方米。保正常运转和适

12、度发展方面,市财政局、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并在教育转移支付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不足。一些区县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预算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拨款。(四四)推推进进农农村村教教育育重重点点项项目目建建设设 。一是大力实施 “农村中小学库存危房工程” 。近 5 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落实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如期消除了全市中小学库存的危房,结束了农村学校“晴天太阳穿过,雨天戴着斗笠上课”的历史。二是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工程 ”建设。截至 2006 年底,已完成投资 2.7 亿元,累计竣工土建项目学校

13、 170 所,竣工校舍面积达 49.6 万平方米,18 个项目区7县寄宿学生达到 17.4 万人,为农村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学环境。三是加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实施力度。全市在 33 个区县的 6937 所农村中小学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占全市农村中小学总数的 50%。建成现代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点 3254 个、卫星教学收视点 3354 个、计算机教室329 间,初步形成了面向三峡库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卫星教育网络,受益学生达 260 万人。(五五)加加大大农农村村师师资资培培训训力力度度 。近年来,我市于今年启动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实施了“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

14、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培训计划” ,建立了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和中心小学教师轮流到村小任教的制度。组织一批师范院校学生到边远地区学校顶岗实习,替换在岗教师离岗参加培训。2006 年全市投入教师培训经费 4000 多万元,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教师参培率达到 100%。完善了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推行了师范院校学生到边远地区学校顶岗实习制度,先后选派了820 名青年骨干教师支援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2006 年,组织7 个区县公开招聘特设岗位教师 740 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六六)加加大大家家庭庭贫贫困困学学生生资资助助力力度度 。基本完善

15、了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在完善农村中小学学费减免制度的同时,推行城市享受低保政策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了8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就学保障机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情况显著改善。二是完善普通高中减免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城镇低保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和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进行正常减免外,2006 年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秋季学费给予 30100%的减免。三是制定职业教育“三类人员”资助政策。统筹资金 2.1 亿元,对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户人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全额资助学费,包干补助生活费、住宿费,惠及学生 4.7

16、万名。四是完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贷、减、补、勤和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学生资助体系。仅 2006 年秋季学期全市累计有 15657 人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各学校批准缓交学费3798.35 万元,为 3331 人减免学费 425 万元,给予入学新生补助生活资金 137.76 万元。四、主要经验四、主要经验直辖以来,重庆农村教育紧紧抓住设立直辖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中央提出的认真办好“四件大事” ,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开拓进取,负重拼博,抢占先机,深化改革,农村教育事业取得重大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9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全局,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第二、落实大力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农村教育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