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312981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秋西南大学0023文学理论机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23 文学理论一、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之间的区别答: (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行为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行为;(3)二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二、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中国古典批评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答: 古代文论中是否存在文学批评学?对这一问题,茅盾曾作过否定性的回答,他说:“中国自来只有文学作品而没有文学批评论;文学的定义,文学的技术,在中国都不曾有过系统的说明。收在子部杂

2、家里的一些论文的书,如文心雕龙之类,其实不是论文学,或文学技术的东西。”(1)茅盾的这种以“西”绳“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并未得到大多数古代文论研究者的认同。这可以从 20 世纪早期古代文论研究者对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 总述的分析中略窥一斑。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 总述云:文章莫盛于西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昔,则断自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诗式,备陈法律。孟棨本事诗,旁采故实;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后所论著,不出此五例中矣。(2)

3、严格地讲,四库“诗文评类”总述所作的是古典文学学术史的大致梳理,但如果以现代文学批评学的观念来衡定传统文学批评学的建设,“总述”中却有着关于“文类批评”描述的批评学萌芽。也正基于此,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文学概说“评论学”一章中将四库“诗文评”五种著作“敷衍修正”为六种。即:一、品评作品者(梁钟嵘之诗品)。二、记载关于作品之故实者(唐孟棨之本事诗)。三、论文学之体者(挚虞之文章流别论)。四、讲说文学之理论者(唐释皎然之诗式)。五、系统的论述者(梁刘勰之文心雕龙)。六、随笔的杂录者(宋欧阳修之六一诗话)。(3)朱东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也对四库所论作过阐发,他说:今欲观古人文学批评之所成就,要

4、而论之,盖有六端。自成一书,条理毕具,如刘勰钟嵘之书,一也。发为篇章,散见本集。如韩愈论文论诗诸篇,二也。甄采诸家,定为选本,后人从此去取,窥其意旨,如殷璠之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之中兴间气集,三也。亦有选家,间附评注,虽繁简异趣,语或不一,而望表知里,情态毕具,如方回之瀛奎津髓,张惠言之词选,四也。他若宗旨有在,而语不尽传,照乘之光,自他有耀:其见于他人专书,如山谷之说,备见诗眼者力为五;见于他人诗文,如四灵之论,见于水心集者,六也。此六端外,或有可举。盖不数数觏焉。(4)姑不论朱东润与青木氏所作的分类是否完全正确,他们梳理出传统诗文评的体裁体征,对于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中的批评文体论

5、研究还是有贡献的,而这种古代文学批评文体论的梳理与分析显然也包含着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作为独特存在样式的肯认。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学批评学的“另类”存在,可以说被大多数 20 世纪古代文论研究者所肯认。虽然这种肯认是以不同的话语形式来实现的,但肯认中却所包含着一种集体潜意识,即:中国文学批评有其民族独特性。这一点在 20 世纪早期的古代文论研究中可窥一斑。陈钟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文学批评”作了内涵上的界定:“诗文之有评论,自刘勰、钟嵘以来,为书多矣,顾或研究文体之源流,或第作者之甲乙,为例各殊,莫识准的。则以对于批评一词,未能确认其意义也。考远西学者言批评之涵义有

6、五: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若批评文学,则考验文学作品之性质及其形式之学术也。”(5)从倾向上看,陈氏的文学批评观念主要是以“西”绳“中”,却也道出中西批评观念之差异,潜意识还是认为中国文学有批评,且“为例各殊”,只是“莫识准的”,尚无清晰的观念体系和统一的标准。郭绍虞虽未曾对“文学批评”作过“义界”,不过,他认为“文学批评的转变,恒随文学上的演变为转移,而有时文学上的演化,又每因文学批评之影响而改变”,且“文学批评又常与学术思想发生相互联带的关系”,(6)这却是关于文学批评本体论的探本之论。郭氏还将上述观念贯彻到他的批评史著作的写作之中,以文学观念的演

7、变为准的书写了中国文学批评从演进、复古到完成的历史过程。罗根泽对“文学批评”一词作过较为严密的考辨。他认为“文学批评”是英文 Literary Criticism 的译语。Criticism 的原意为裁判,后来冠以 Literary 为文学裁判,又由文学裁判引申到文学裁判的理论及文学的理论。文学裁判的理论就是批评原理,或者说是批评理论。所以狭义的文学批评就是文学裁判,广义的文学批评,则于文学裁判以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他认为对“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必需采取广义,否则就不是真的中国文学批评。”(7)在罗根泽看来,中国文学批评本来就是广义的,侧重文学理论,不侧重文学裁判,其原因是,从批评

8、著作看,刘勰的文心雕龙“其目的不在裁判他人的作品”,而是“论文叙笔”,讲明“文之枢纽”,其它的文学批评书,也大半“侧重指导未来文学,不侧重裁判过去文学”;从批评主体看,“中国的批评,大都是作家的反串,并没有多少批评专家。作家的反串,当然要侧重理论的建设,不侧重文学的裁判”(8);从批评的关注重心看,“中国人喜欢论列的不重在批评问题,而重在文学问题。”(9)总的来看,罗根泽也是倾向于以“西”绳“中”,但这种倾向却透露出这样的个中信息,即:中国文学批评不象西方文学批评那样侧重具体作品的分析、评析和判断,而是一种在批评实践中融合了文学理论探讨的独特体系,它与西方文学批评学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理

9、论之间有着严格区分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罗根泽的分析事实上肯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作为“另类”存在的独特性,同时也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主体,功能以及对象侧重点作出了初步说明。明确承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作为系统性存在的是方孝岳。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导言中认为中国的文学批评学“可以说向来已成了一个系统”,除四库全书总目所提“诗文评”专类外,“凡是辑录诗文的总集,都应该归在批评学之内”,因为“选录诗文的人,都各人显出一种鉴别去取的眼光,这正是具体的批评之表现”,“再者总集之为批评学,还在诗文评专书发生之先”,“我们如果再从势力影响上来讲,总集的势力,又远在诗文评专书之上。”(10)方氏所论,要点有二:一是

10、承认古代文学批评学系统的存在,二是在批评文体论中为“总集”张目。后来为数不少的学者将批评研究的目光转向“诗文评”外的“总集”、“文选”等,或许又同方氏的张目有关。例如,王瑶在中国文学批评与总集一文中就认为“诗文评”专书“从它对当时读者和作者所发生的影响说,这些书并没有发生过如现代人所整理出的那么多的理论的指导作用,一般人只是当作说部闲书来看待的。就影响上来考察,对读者和作者发生文学批评的效果的,倒是总集;那作用和影响是远超过诗话之类的书籍的。”(11)又如,穆克宏在其昭明文选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江庆柏在其专文论古代文学选本的意义中都对选本中所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了发掘。(1

11、2)朱自清则直接肯定了中国文学批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他在诗文评的发展一文中认为,诗品、文心雕龙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各条,固然是较为系统的文学批评,而“制艺选家的眉批总评”、选本与总集的笺注和序跋、别集中的书札和序跋、诗话、文话、摘句、史传文苑传或文学传中的墓志等等都与文学批评相关,“所谓文学裁判,在中国虽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也有着古久的渊源和广远的分布。这似乎是不容忽视的。”(13)在梳理这种批评文体的基础上,朱自清还对“文学批评”与“诗文评”之间的关系谈了他的看法,他说:“文学批评是一个译名。我们称为诗文评的,与文学批评可以相当,虽然未必完全一致。我们的诗文评有它自己的发展;现

12、在通称为文学批评,因为这个名词清楚些,确切些,尤其郑重些。但论到发展,还不能抹杀那个老名字。”(14)实际上,真正要确定中国文学批评的“另类”存在特征,早期侧重于“批评”义界与批评文体区别的这类研究尚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还必得去发掘其独特性何在,才能使问题得以明晰,因此,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民族特色便成了逻辑的必然。纵观 20 世纪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式之民族特色的探讨,大致有如下几种看法:1、“人化文评”。钱钟书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一文中认为“中国文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我们在西洋文评里,没有见到同规模的人化现象;我们更可以说,我们自己用西洋

13、文字写批评的时候,常感觉到缺乏人化的成语”。在钱钟书看来,“人化文评”的理论好处就在于“打通内容外表,具有整体特征。”(15)这是较早从古代文论的“自我参照”进入到中西文论的“双向参照”的关于古代文学批评特色的论述。2、“文体论式的文学批评”。郭绍虞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对文学批评作了现代意义上的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批评包括文艺理论,狭义则指对文学的评论。在他看来,“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既不同于狭义的文学批评,也不等于文艺理论,好似只限于正统文学的诗论或文论”,郭氏称之为“文体论式的文学批评。”(16)3、“比较式批评”。洪申我认为,传统“点”、“悟”式批评并非“研几探微般的分析,不精密

14、也不周密,再加上比喻的不确定性”,致使“如何恰当地评价作品便有了先天的缺憾。”作为弥补,古人常将作家作品进行对照比较,并渐成习惯,由此,“比较式批评”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特色。这种批评包括不同时代、地区文学的比较,也包括不同作家的比较批评,并与古典文学创作相互关联。(17)4、史、论、评相结合的批评。杨明照通过考察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曹丕的“文气”说、文赋、文心雕龙、文学选本、诗话、词话、小说评点等,认为“以作家为基础、以史、论、评结合在一起的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显著的民族特色”,并且“这种从下而上的,由鉴赏经验的概括总结而构成的诗学体系,与西方从上而下的,由先验的演绎推论而

15、构成的诗学体系,恰好截然相反,而又各有千秋。”(18)5、“点、悟”式美学批评。叶维廉认为,“中国传统的批评是属于点、悟式的批评,以不破坏诗的机心为理想,在结构上,用言简而意繁及点到而止去激起读者意识中诗的活动,使诗的意境重现,是一种近乎诗的结构”,“即就利用了分析、解说的批评来看,它们仍是只提供与诗本身的艺术,与其内在机枢有所了悟的文字,是属于美学的批评,直接与创作的经营及其达成的趣味有关,不是浪费笔墨在东家一笔大胆假设、西家一笔小心求证的累积详举,那是种虽由作品出发而结果离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相去十万八千里的辩证批评;它不依循(至少不硬性依循)始、叙、证、辩、结那种辩证修辞的程序。”(19)吴

16、承学在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的历史发展一文中将古代文学风格批评分为“总体的感觉判断”和“形象化的描述”两类,这两类批评的内涵同叶氏所说的“点”、“悟”式批评也极有相似之处。(20)6、“印象式批评”(尤其体现在对诗话词话批评方式的评价中)。叶嘉莹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特色乃是印象的而不是思辨的,是直觉的而不是理论的,是诗歌的而不是散文的,是重点式的而不是整体式的。”(21)黄维梁在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中对杨鸿烈、郭绍虞、刘若愚等人评论中国诗话词话的“印象式实际批评手法”进行了批评(22)。他指出:“中国印象式批评手法、用语寥寥,重直觉感悟,笼统概括”,这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但“亦不乏有体系、重解析的印象式之外的著述,岘佣说诗、白雨斋词话等属之。另一方面,精简切当的印象式描述,乃不可或缺的批评手法之一,其价值实在不容抹杀 。”(23)7、“创造性的批评”。孙蓉蓉认为古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