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01062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__优质精品课件_必修38863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孟 子我所了解的孟子孟子(公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 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 习 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 孟 子 自 小 便 受 严 格 的 管 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以

2、后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 大 一 点 , 孟 子 变 得 十 分 贪 玩 。 孟 母 便 剪 断 织 机 上 的 麻 布 , 她 要 孟 子 勤 奋 读 书 , 要 不 然 将 会 像 那 块 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 孟 子 牢 记 母 亲 的 教 诲 , 立 志 成 材 。孟 子 长 大 后 , 被 孔 子 的 儒 家 思 想 所 吸 引 , 于 是 决 定 离 开 邹 国 到 孔 子 的 家 乡 鲁 国 深 造 , 其 老 师 正 是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思 的 徒 弟 。 通 过 学 习 , 孟 子 认 为 孔 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来 最 伟

3、 大 的人, 于 是 他 立 志 发 展 孔 子 的 思 想。孟 子 醉 心 研 究 , 终 于 名 声 大 噪 , 邹 国 和 鲁 国 国 君 也 时 常 向 他 请 教 治 国 之 道 。可 惜 邹、 鲁 这 样 的 小 国 , 很 难 实 施 孟 子“ 仁 政 ” 的 抱 负 。 他 决 定 带 着学 生 到 东 方大 国 齐 国 去 。但 是 齐 国 所 采 取 的 是 锻 炼 精 兵 使 国 家 更 为 富 强 的 政 策 , 对 孟 子 的 思 想 毫 不 理 睬 。 最 后 , 孟 子 来 到 膝 国 , 膝 国 太 子 对 孟 子 的 “ 仁 政 ” 十 分 感 兴 趣 , 于

4、 是 孟 子 便 在 膝 国 实 行 他 “ 仁 政 ” 的 思 想 。 遗 憾 的 是 , 膝 国 是 个 小 国 , 时 时 有 被 灭 亡 的 危 险 , 不 可 能 把 仁 政 推 行 天 下 。 孟 子 于 是 到 其 他 国 家 宣 扬 他 的 “ 仁 政 ” 思 想 。 可 是 没 有 一 位 君 主 愿 意 实 施 他 的 政 策 。 孟 子 放 弃 继 续 宣 扬 仁 政 的 念 头 , 决 心 写 书 建 立 学 说。v 关于孟子 v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 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 下,为儒家经典著作.v七章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 公、离娄、万章、告子

5、、 尽心七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 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 夫。”孟子尽心下三、性善论; 思想“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二、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 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 言 句式 德育目标: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课文重点知识点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1)弃甲曳( )兵(2)涂( )有饿莩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4) 数( )罟

6、( )不入洿( )池(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 申之以孝悌( )之义 (9)移其粟(s)y t,同“途” tn zh c g w,通“毋”xing bn,同“斑” pioxwt1、找出通假字,并 加以解释。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毋”,不要。通“毋”,不要。通“斑”,花白通“途”,道路来、安:使动 使 来 鼓:名动 敲鼓 衣:名动 穿 王:名动 为王树:名动 种植 罪:名动 归咎,归罪 谨:形动 认真从事2、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 (2)填然鼓之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

7、王者,未之 有也 5)树之以桑 (6)王无罪岁 (7)谨庠序之教3 倒装句 未之有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何如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4、重点习惯句式1、或或 译为“有的有的”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3、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4、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 呢?”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或A或百步而后止 B天之行,或日或雨 C云霞明灭或可睹 有 人有 时或 许5、解释重点虚词 寡人之于国 移其民于河东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是何异于刺人

8、而杀之对于 到 比 在 跟、 与时代背景: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 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 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 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 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 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 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 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 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梁惠王曰:“寡 人之于国也,尽 心焉耳矣

9、。河内 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河东凶亦 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 心者。邻国之民 不加少,寡人之 民不加多,何也 ?”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 真是尽心竭力了。 黄河以北发生灾荒(荒年) ,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 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 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 ,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 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 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 ,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 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

10、走也。”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 仗,就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 方吧。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刚一 接触,(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 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 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 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怎么 样呢?” 梁惠王说:“不能这样。只不 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 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曰:“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国也。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 鱼鳖不可胜食,材 木不可胜用,是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 理,

11、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 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 。 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 就吃不完。 砍伐林木有固定的时节(按时节) ,那木材便用不尽 。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 这样,便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为 办丧事)死人。不至于感到有 什么不满足。 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 道的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 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狗彘之 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 时,数口之家可以 无饥矣。谨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 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 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

12、,种上桑树,上 了五十岁的人都可以(可凭此)穿 着丝绸了。 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 百亩的田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 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 注重地方学校的教育,宣传孝敬长 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 头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 背负头顶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有丝绸,吃 上肉,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做 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 曾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 不知检,涂有 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 也。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 曰:非我也, 兵也。王无罪 岁,斯天下之 民至焉。”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却 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

13、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饥民 。 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 ,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 我无关, 是武器杀的。有 什么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年成 ,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 靠您了。” 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 核心问题是什么?民不加多,何也?“强凌弱,大欺小”。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文章结构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 原因)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 因(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 邻国之君一样。)第三部分:()阐述市“民加多”的具 体措施(回答梁惠王的疑问)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

14、惠王见到孟子, 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 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 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 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 问到了人口问题。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 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 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无方 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如果你是梁惠王的幕僚你会做些什么?以 什么方式施行?C ?B直言不诲 D以死力谏A 置若罔闻C 听之

15、任之1、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启迪对方思 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 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 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 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 大喜功、穷兵黩武。2、二、三、四段用了个什么成语,有何作用?用意何在?“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没有本质的 区别),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的区别。说明移粟、移民与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 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五十步笑百步(比 喻)民不加多理想社会 否定梁惠王 的治国策略五十步 百步梁惠王 其他王 齐读文章五、六节,从孟子的 高见看孟子的理想社会 措施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结果3、孟子认为应如何实行仁政呢?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何结果 呢?效果 谷 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