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或道德行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8029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或道德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述或道德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述或道德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述或道德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述或道德行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或道德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或道德行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論述或道德行動?後現代主義批判述評楊深坑壹、全文要旨Landon E. Beyer & Daniel P. Liston 的論述或道德行動?後現代主義批判一文旨在探討後現代主義的共同學說及其所揭示的教育理論思考之性質。作者指出,後現代一辭有時指的是一種使我們掌握斷裂的生活世界之某一個歷史、社會情境;有時指的是一種特殊的批判或分析模式(a particular mode of critique or analysis) (P.408) 。作者對於前者略而不談,而著眼於後現代分析的可能性及其吊詭之探討(P.408) 。全文要旨有三:一、後現代主義的共同學說:反後設敘述(against metan

2、arratives) ;反再現主義(Anti-representationalism) ;對被壓抑或剝削的他者(the other)的關切。二、後現代分析的吊詭:無所立基的立場(standpoints without footings) ;言之無物(Talking about nothing)三、缺乏道德想像,難以支持教育轉化(educational trans formation)貳、論証方式分析作者為說明其前述三種有關後現代主義之三種基本主張,多先引述後現代主義作者的著作,據以衍釋其立場,並推衍在教育與道德脈絡的後果,以下依共同學說、吊詭及缺乏道德想像三個部份分析作者的論証方式。一、後現代

3、主義的共同學說1、反後設敘述作者首先引述 J. -F. Lyotard (1984, xxiv)對後現代的界定:後現代係對後設敘述的不信賴。這種不信賴無疑的是科學進步的產物未來社會不再是處在牛頓式的人頪學範疇,而是語言分子的語用學(Pragmatics of Language Particles)的範疇。據此引文,作者認為後現代主義之反對後設敘述與其兩個立場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反實在論以及語言的多元主義,透過語言多元主義人類2可以對從來無法明確知道的現象作不同解釋與意義的創造。以此,從形上學與知識論而言,反對有所謂我們終身全力以赴,或自然過程必然導致的綜合目的或自然/歷史目的。就社會科學而言,也

4、反對有所謂可以正確描述正義社會的理論。因為理論有流於集體主義和語言符號恐怖主義的危險。作者舉述 M. Foucault 和 H. Giroux 也有同樣的見解。不僅反對理論,後現代主義者也批判”理性”本身,理性無法傳達對所聲稱的”實在”之普遍有效的主張,理性只能提出局部決定、片面性的孤立主張。也由於否定了後設敘述及普遍理性使得後現代主義者認為以知識為基礎的道德思慮與行動不可能在全球計畫之場域運作,可以接受的場域只有區域性局部性的場域。從教育的觀點,作者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反後設敘述提出兩點批評:其一、使得教育研究與教育行動受到局限,陷入孤立化,而未考慮到情境脈絡。事實上,區域性、局部性的努力常須先

5、檢視,批判非區域性的壓抑和剝削來源,才能獲得行動的洞視。換言之,局部性的努力所須的方向,須要有超越立即情境之上的文化與道德識見才能獲得。其二、後現代主義的地區與遠方、特殊與普遍之分過於強烈,事實上,兩者是辯証的關係,局部可以闡明普遍,全球性可以讓我們對特殊性的知覺更為敏銳。教師作為處在特殊情境的道德行動者而言,其所須的特殊行動理由,有賴於更普遍的原則與規約來加以指引(PP.410-412) 。二、反再現主義:與前述反後設敘述有密切關係的是反再現主義,否定社會世界的知識是系統的、再現的。因而,後現代主義也否定了獨立於族群、歷史之上的客觀知識,也否定了知識的累積觀與進步觀。H. Giroux 則以

6、為反再現主義、系統性知識的觀點有陷入特殊主義理論無法解釋大的社會、文化與全球系統中的複雜關係。因此,Giroux 主張可以保留整體性概念,但不是作為本體論範疇,而是作為發現的工具 (heuristic device) ,用以彰顯出較大的政治與文化系統下權力關係之形成。作者進一步指出,反再現主義可以追溯到 Ferdinand de Saussure 和 Jacque Derrida 的語言哲學。Saussure 認為語言是概念與聲音意像(sound-image)之間的關係而已,語言並不是指涉到非論述的世界。簡言之,語言只不過能指3(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間的關係。語音

7、差異,使得字詞之間的區別成為可能。語言形式的真實性依賴他語言形式並沒有先於語言系統的觀念或聲音存在,只有從語言系統本身而來的語音和觀念的差異。同樣的 Derrida 也反對現場形上學 (metaphysics of presence)而只主張一種強調分延(differance)概念的符號系統(system of signs) 。任何一種經驗均可理解成為一種文本(text) ,這個文本有容許一連串的閱讀而使文本與讀者成為可能。換言之文本/經驗的重新閱讀之所以可能係由之前的閱讀所造成。而一個文本的詮釋與再詮釋,也並不是重新發現社會、文化與個人世界的新知識,而毋寧說是透過語言遊戲創造了新意義。以此”

8、知道” (to know)也就是在一個符號系統內透過知識性的遊戲而賦予文本/經驗新的意義。語言因而在後現代分析中相當重要。R. Rorty 以為語言無可免的會改變我們過去誤以為有一種獨立自存的外在世界,他強調隱喻、各種各類語言遊戲和詩的想像在導向變遷的人類社會之重要性。並沒有先於語言的意義,也沒有掌握事物深層意義。語言成為非先驗人類實在界的核心,如此一來,便產生一種新的感覺主義(aestheticism) 。新隱喻之創造取代了過去對適切性的理論之探索。文化與社會世界之不同係由不同語言而傳達,而新隱喻之創造而產生了新的語言,也因而對文化與社會世界賦予新意義。作者對於 Rorty 的新感覺主義的批

9、判認為新語言、新隱喻的採取,仍須有外於感覺主義框架之外的實質理由來支持其所採取的語言和隱喻具有優越性。再者,反對現場形上學 ,反實在論也未必然導致文本主義的立場。作者認為語言與社會實在是一種辯証關係,新意義之獲得,固然可以像後現代主義者所說的透過新語言的使用來澄清並了解我們的經驗。但是作者也認為新經驗本身也可讓我們覺知到我們習用的語言己經過時而不適切,因此促使我們重新找尋新的表達模式來掌握新經驗之意義(PP.414-415)從教育的觀點來看,作者也引述了 Jo Anne Pagans 對女性主義教學論的論述來說明教育理論之反感覺主義和文本主義優位的觀點。感覺主義和文本主義均無法使字詞(word

10、s)和事物有確定關係,以此,我們可能陷入”靜默無語”或4”語言之鏡”之中,在透過教育尋求解放中是可以妥協的。二、對於”他者”的關心作者引述 Steohen White 和 Carol Nicolson 的觀點,贊同後現代主義對被壓抑、被剝削者的關懷,認為課程與學校教育之選擇性的傳統使得非宰制團體變得無力,因此,必須改變課程形式與內容,使其解放。但作者也認為強調傾聽他者的聲音也往往使很多後現代主義者對”社區” (community)加以懷疑或充滿敵意,認為社區可能被有權力的個體或團體用來消弭異見,以保護其本身的利益與權力。作者主張須改變權力結構,以支持容許兼容並蓄的多元主義。個人與社會情境亦須不

11、斷改變、創新,以鼓勵並尊重歧異意見表達。質言之,對象、自然和他者可以多元方式認知,但這些認知方式往往陷入植基於種族、性別、階級、性趨向等權力宰制關係的主宰的認知模式所消融。為維護社會凝聚又不失多元,作者認為必項重新獲得某些社區要素以改變權力關係:其一、如果我們的行動要有效,我們必須覺知社會問題及壓抑形式之來源;其二、我們須有平等、社會正義觀念,重建日常生活意識,避免族種主義可能滋生的社會關係與制度之發展;其三、為避免我們斷斷續續的努力激化壓抑的情況,必須提供一種即使有歧見存在仍能促進團結的規準或措施。參、後現代分析之吊詭一、無所立足的觀點後現代主義既否定了社會世界的系統與非特殊主義之觀點,我們

12、所處的世界就成為斷裂、不可決定與局部性。但後現代主意又主張社會世界的知識須由不同的、分明的以及不相干的觀點來加以支持。作者引述 Fr. Nietzsche 和 M. Foucault 的觀點主義(perspectivism)來說明知識既非如符應論那樣有穩固的基礎,但最終又決之於權力的吊詭情況。真理既與權力有密切關係,且又不能化約為素朴、粗糙的力量的關係,則特殊觀點的真誠性與正確性就必須找到合宜的認証基礎。二、 言之無物的窘境前述非論述(non-discursive)的真誠與確實可以說假定了我們的社會知識5指涉了一個實在(reality)的獨立自存,這個實在就某程度而言,與人類及其運作之論述系統

13、無關。這種觀點又與後現代所反對的現場形上學相符,使得後現代主義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立場。後現代主義既主張不利族群或他者是受壓抑的、意義的來源係源自於文本/經驗之詮釋性閱讀、歧異和他者必須被尊重等觀點,而這些觀點要能夠被理解,必須假設了形上學的實在論。換言之,沒有超越了能指和所指之外的字詞與指涉的意義,那後現代主義者將陷入言之無物的困境。綜言之,作者歸納後現代主義的問題與吊詭有六:其一、後現代主義既否定後設敘述,但有些學者仍認其為”發現的工具” 。其二、地方與全球、特殊與普遍、社會實在與語言之嚴格劃分是誤導的。其三、對道德要求之否定,使得吾人在各種互相爭衡的理念與行動方案之間的抉擇失去依據。其四、社

14、群常導致宰制結構,但吾人仍須容許差異存在的社群概念。其五、即使承認真理與權力關係密切,真誠、確實仍為知識立基之基礎。其六、即使社會行動與事件容許多元詮釋,但為使論述可以讓人了解,我們對於社會世界的敘述仍須指涉到一個外於論述之外的某些東西。肆、後現代主義的道德困境與教育難題為說明後現代主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難題,本文作為引述了 Derrida 為世界藝術家協會在巴黎舉辦的反種族隔離展覽所撰專文為例來說明,反種族隔離的道德判斷必須有一個外於論述系統之外的規準,否則難以分析。如果沒有一組論述實踐來支持的話,不可能提出反種族隔離的論述,如此層層推衍,最後可能是靜默成為唯一反種族壓迫的回應。如此一來,使

15、後現代主義陷入缺乏道德想像和對社會與政治行動缺乏熱誠的窘境。導向公平、正義、多元的社會轉化之先決條件之一在於應該有一種道德感的政治眼光來合理化改革的行動。同時也必須能對現實社會作公平而確實的描述。如此一來,我們必須有一種超越後現代主義與實証主義之上的語言與意義理論。6從教育的觀點來看,作者認為教育家必須永遠為道德行動家,每天均面對多種選擇,以採合理的行動,助長永續性的發展。作者以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為例來說明教育活動的道德與政治抉擇須有理性思慮、決定與行動。後現代主義有助於提醒我們傾聽他者的聲音,讓我們覺知到西方技術理性可能導致宰制與壓抑的後果,也讓我們知道面對特殊與地方需求。但教育改革行動選擇

16、仍有賴於超越文本與情境之上的規範性需求。伍、批判一、作者經常混淆 postmodernity,postmodernism,postmodern condition 等概念。二、作者聲稱其探討的重點在於 postmodern analysis,而非後現代的歷史-社會情境,而事實上兩者之間很難區別,作者全文的探討也常未加以區分。三、作者的論証方式常引他人著作,然後加以衍釋,較乏經驗証據來支持。四、作者的獨到之見在於現代與後現代、特殊與普遍、地方與全球、語言與實在處在一種辯証關係。如此一來,是否會陷入另一種黑格爾式的鉅型計畫,值得深入討論。五、作者所稱的後現代教育之規範性基礎為何?是否會陷入後現代主義所批判的整體主義與恐怖主義仍須進一步加以釐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