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复习指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4929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复习指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复习指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话题作文复习指津话题作文复习指津松溪一中 吴朝晖一、话题作文的认识一、话题作文的认识现在的话题作文其本质上多为材料话题作文,是由材料与话题俩部分组成。话题作 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导引,起到帮助理解话题的 作用( 提出话题的 “引子 ” , 提供话题的背景, 提炼话题的事实),材料反应了出题者的价值取向、情感倾向,包 孕着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立意主要来源于此,写作者可以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之一; 话题提供写作范围,题目用来提示内容指向. 话题作文的思维特点是全方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维的能动性:话题作文不再把材料作为写作的制约,相反,把材料作为帮助考生理解 话题的桥梁,激

2、发考生写作冲动的导火线,引导考生立意构思的触媒。这样大大调动了考生 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思维的灵活性:一个话题,不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问题,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思考问题,还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去发现问题,这就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话题作 文不限文体,提倡表达方式多样化,也促使考生灵活选择灵活处理,以求最佳发挥。这样从 内容到形式都对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思维的广阔性:话题的宽泛性自然而然带来思维的广阔性,因此面对话题作文,我们不 妨放飞思想:既可以横向拓展,也可以纵向挖掘;既可以谈天说地,也可以说古论今;既可 以回顾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既可以立足现实,也可以展开想象古诗云:

3、 “大海 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思维的创造性:应该说每一种作文题型多多少少都能留给考生创造的余地,但话题作 文给考生的创造空间特别大。创造空间的大小与作文限制的多少成反比,话题作文的限制少 得多,因此它给考生的创造空间也就大得多。只要考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话题作文会以 其他作文题型所没有的宽容来接纳这些作品。时代呼唤创新,话题作文应运而生,迎来了作 文创新的春天。 根据话题作文的这些特点,作文的教学与备考应有新举措。训练重点是怎样把握 材料的观点、情感,从而借助材料理解话题,启动写作思维进行立意构思上;训练各 种文体的写作,同时允许学生个体把训练重点放在自己所擅长的文体上。除此之外,话

4、题作 文更要求学生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以满足开放性思维的内需。二、话题作文的类型分析二、话题作文的类型分析1、 关系型话题 如:“学会接受与学会拒绝” 、 “缝隙的疏与密” 、 “情感的亲疏与认识的正误” 此类型话题重在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思辩性,要求对二者进行辩证地分析。 2、 观点型话题 如:“诚信,我追求的品质” 、 “坚韧,我追求的品质” 、 “助人为乐及快乐之源” 、 “宽容,美好 的品质” 此类型话题规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因此重在深刻、深入地证明观点。要证明观点的价值, 莫过于将观点置于极境(绝境或佳境)中,显现其在极境中的巨大作用或重大意义,从而有力 地证明观点的正确,此类话

5、题多是对传统美德,自身修养,正义、价值取向的肯定与弘扬。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 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 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点拨:懂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味的获取终将一无所获,在人

6、生旅途上,放弃是另一种形 式的得到: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我们放弃了城市优越 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是为了寻找人生价值;不收取贿赂是为了清白为官,不卑躬屈膝是为了 一身正气;我们现在拒绝了网吧的诱惑是为了打好人生的基础,我们放弃了青春期青涩的果子 是为了获得成熟的情感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 责任等,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放弃了它们,我们就会与其他动物无异。 真正的 放弃,是一种人格魅力的真实体现。可以从放弃与获取的关系入手,用排比段的方式,列举生活中历史上种种“美丽的放弃” 、 “悲壮的放弃”:大

7、树放弃了生存,轰然倒下,是为了给小树一片生存的空间,叶儿的凋零, 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是人生美丽的放弃;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条件熔铸一腔爱国情怀;项羽放 弃“回见江东父老”的机会成就一代“西楚霸王”的英名融入自己对这些“放弃”的敬仰 之情,语言力求与事、情、景和谐,这不就是最好的扣题吗? 3、 思考评论型 此类型可有三种变型:对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的评说,对历史事件的评说,对生活 现象的评说。 此类作文要求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针对本质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而不要被表象 所迷惑。 如“鸟的评说” 2004 年福建高考卷所提供的十个人物 对“对牙膏放大开口 1 毫米”的材料等的评说。 阅读下面的材料

8、,按要求作文。历史上“一举成名”的事不少,但韩愈却一举未成名,再举方得中。头一次,主考官是陆贽,试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韩愈精心构思,自信考得不错,岂料陆贽看不中,韩愈于是落第。过了两年,韩愈再次应试,主考官还是陆贽,试题也跟上一次一样。韩愈不假思索,按照上次做的重抄一次交卷。陆贽又仔细看了,这才发现了文章的妙处,便发现了韩愈,并且取他为第一名。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导练:本题可变换对象多角度立意,从韩愈角度、从陆贽角度皆可,还可以就整个事件来谈自己的见解。其步骤为:先概述事件,再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答案,最后提炼论点。事件:同一试题,同一答卷,同一考官,

9、韩愈第一次未中,第二次才考取。答案:从韩愈的角度看,他充满着稳操胜券的自信;从陆贽的角度看,他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大胆发现人才;从整体看,说明是金子总会闪光。在此基础上便可立意:(1)自信和实力,成功的基石;(2)实事求是的精神最可贵;( 3)是人才终究会被发现,尽管有时被误解。(这些论点只是举例说明。 )立意要防止偏离题意,如:失败乃成功之母,持之以恒,机遇出人才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2 年 7 月 8 日下午,某市一所学校考场外的马路上,一道由家长自发形成的“人墙”横亘南北,3截断了考场外的交通:为了考场安静,一切车辆禁行。因这道“人墙”阻拦了一辆送“速效救心丸”的出

10、 租汽车,一位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失去救治时间,离开人世。 请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所写内容必须能体现材料所蕴含的意义。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点拨:点拨:让考生自行提炼话题,当然比提供话题难得多,尽管近几年高考尚未出现这种题型,但不能 不防。这里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可以让你轻而易举地提炼话题并扣住话题来写,而无离题之忧。 我们知道,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主要区别之一: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导引,只起到辅 助作用( 提出话题的“引子” , 提供话题的背景, 提炼话题的事实) ,所写作文只要在

11、话题范围内即可;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材料的 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只要抓住材料中描述的典型现象作为话题来谈,而且在 行文时扣住它,保管不会离题。就拿上面这道题来说吧,如果以“人墙”为话题,并紧紧地抠住 “人墙”落笔,那就完成了扣题这道工序。这不知比从主题入手简单多少倍!值得注意的是,这并 不等于不要中心,你对这种典型现象的看法、态度就是主题之所在。 4、 联想型话题 此类要求较宽,多为假设性,想象性的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如果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我是父亲、母亲” 5、 审美鉴赏型话题 对有深厚文学,艺术趣味的物件(如废墟)及富含

12、哲理的诗句、名言的审美鉴赏,尤其体 现了人文性、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求考生具有较深厚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三、话题作文的立意把握三、话题作文的立意把握我们常常惊叹于满分作文那超凡脱俗的立意,却往往忽略了作者把立意紧紧锁定在话题上的良 苦用心和巧妙技法。其实作为考场作文,能否锁定话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切合话题 但只是常规立意的考场佳作,却永远看不到立意固然新颖却偏离话题的满分作文。那么怎样把立意 锁定在既定的话题上呢? 其一,要把立意出新的基础建立在确解题意上。其一,要把立意出新的基础建立在确解题意上。话题作文虽然不设置审题障碍,从而降低审题 难度,但准确无误地把握题意还是立意的

13、前提。多年来,偏离话题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一大误区,就 从反面论证准确审题的重要性。更何况话题作文并非不会提高审题难度,03 年的高考话题作文就 存在着审题障碍,如果不注意审题而轻率立意,就极容易偏题。不少考生歌颂友情、亲情,抒写母 爱、父爱,导致偏题,就是没有审清题目,只见“感情” ,不管“认知”的结果。因此认真读题,因此认真读题, 确解题意,抓住话题的精髓创新立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确解题意,抓住话题的精髓创新立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其二,要努力使立意明朗化,其二,要努力使立意明朗化,能够让阅卷老师一眼望穿。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平均 50 秒评判一篇作文的速度,使评卷者根本无暇曲

14、径探幽,他们只能快速扫描迅速判断,把一篇作文定 位在某个等级上。因此立意的明朗化,对考场作文来说,是稳操胜券的高招。尤其是一些文学体裁 的作文,更要做到叙写求曲折,主意求明朗,那种把晦涩艰深当作创新的念头万万要不得。应该知,主意求明朗,那种把晦涩艰深当作创新的念头万万要不得。应该知 道,新颖的立意往往依托于最切题最明朗的表述。另一方面,就考生本身而言,立意的明朗化,有道,新颖的立意往往依托于最切题最明朗的表述。另一方面,就考生本身而言,立意的明朗化,有 助于扣题行文,可以避免脱轨的失误。助于扣题行文,可以避免脱轨的失误。 其三,扣住其三,扣住“题眼题眼” ,把立意锁定在话题上。,把立意锁定在话

15、题上。任何立意都是“话题”这根藤上的一枝花,扣住 话题的题眼来表述,不但创新的空间大得很,而且没有偏题之忧。在行文时也要善于利用题眼或点在行文时也要善于利用题眼或点 睛的句子,以锁住话题睛的句子,以锁住话题。就拿以下作文来说吧,其立意是通过最后一段来揭示的,她写道:“我想, 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4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这种立意果然不同凡响,如果能从考场作文的需要 出发,注意扣住题眼进行表述,点明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同时在每节文字中稍加挑明,我 想出彩的机会还是有的,至少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 让立意牢牢

16、地锁定在话题上,如果把阅卷老师比作考生的上帝,那么你的作文一定要在上帝面 前献上一个忠诚的灵魂 审题立意是高考不可能放弃的考查点,切忌主题的无限宽泛。要注意正统的道德观念与正义的 思想的作用,勿以一已之见代替主流认识!立意训练重点还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 行考查、还应该关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经济社会的友谊、尊师重教、乐于助人、克尽孝道、主持 正义等一类的话题。 (一)(一) 、提炼主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炼主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1.要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要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能不能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要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 的主题,就要求作者跳出一人一事的圈子,从全局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地观察事物, 看看它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普遍的意义,是否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只有把它放在全局或整个形势的大背景 下,和许多同类事情联系起来考察,才能看出它的普遍意义和积极意义看出它的普遍意义和积极意义。2.2.要抓住个性特征要抓住个性特征提炼主题,要往深处开掘,要抓住事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