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48464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 全 心 理 学167第七章第七章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心理学实验是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是安全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对安全心理学实验作简要介绍。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实验概述心理实验概述一、心理实验概念一、心理实验概念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 测 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在所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多种条件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有组织地操纵一个 条 件(有时也要操纵多个条件,这一点在设计中将要叙述)使其变化,观察、记录、测 定与其相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虽然某个

2、条件变化了,但看不到 心理现象的变化,那么这个条件就不是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规定的重要因素。一次变 化一个条件,逐次重复上述的操作,直至把那个现象产生的条件搞清楚;进而再有组 织地变化多个条件,搞清楚各个条件所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函 数关系就明确了,这就是心理实验的基本过程。 例如,摆在某操作者面前一台未知的仪器,既没有说明书可查阅,又不能打开仪 器,仪器的面板上,除了一些显示指标、开关之外,没有任何关于这台仪器功能的信 息。在这种情况下,想了解仪器的性能和机构,操作者就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提 出一些假设,系统地一个一个地去按按钮,在有插头的地方一个个接通电源,调查仪 器的反

3、应。这个最初的检验顺序是来自操作者的假设和过去经验的类推,但这并不保 证当前这台仪器就符合这种情况,于是他的假设就要不断地修正。操作者就是这样研 究输入和输出的联系,找出这台仪器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模式,再据此去预测与将来的 输入相应的输出是什么。这个例子形象的表明了实验的性质,对心理学、物理学、生 物学、化学的实验都具有普遍性。 现代心理学为弄清所要研究行为的刺激条件,弄清刺激条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而 采取的实验方法,不外乎是自然科学普遍使用的实验法或条件分析法。 实验与观察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仪器进行测定,实验是充分地控制条件,有计 划地操纵各个条件,使其发生变化,并观察、测定这种现象的变化。与

4、此相反,对自 然状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则不是实验而是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实验是能动的实验性的观察,而观察是被动的自然的观察。或者说,实验是在严格控 制条件下的观察。由此可见,实验必然具有人为的性质,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在严 密控制的条件下,实验所操纵的行为和日常的自然的行为是一回事吗?确实行为在实验 中被操纵的时候,参与的条件是被限定的,这时排除了难以控制的条件,在这个意义 上讲,实验是以“抽象的”条件下的行为为对象。但是,实验所控制的行为与日常 “具体的”行为的差别,是由规定行为条件的多少决定的,即规定行为的条件越多, 越接近日常的活动,其行为就越接近“日常的”

5、行为。因而说实验规定的行为与日常 观察的行为,是存在差别的(但这个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这一点也恰是心理第七章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168实验在研究行为上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由系统地逐步变更实验条件, 并把实验研究和用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相互对照补充,就可以克服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优点很多。自然环境和调查的事实,由于条件不被 控制,只能臆测行为是由什么条件所决定的,最多也只能搞清楚条件与行为之间是存 在共变关系还是存在相关关系。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能够探 明条件和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功能性关系,对某行为为什么产生,或某心理现象为什 么

6、会出现的问题,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武德沃斯与施洛斯贝格在实验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心理实验可以做到: a. 实验者可以在他愿意时使事件产生,所以他可以充分地做精确观察的准备。 b. 为了验证,在同样条件下重复的观察,可以把所使用的条件描述出来,使别的 实验者重复它们,对于他的结果做独立检验。 c. 可以系统地变更条件,观察结果中的差异,研究与系统变更的条件相伴随的心 理现象的变化。 在这三个优点中,第二个验证的可能性特别重要。科学的结论必须被经验的事实 所支配,这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是经验的事实,若只是特定的人的经验,那也不能成 为科学的结论,只有按照同样的条件,能被重复验证的事实,才能构成科学的结

7、论。 科学的结论是客观存在的,是建立在别人以同样的手法或条件能够验证的基础上,它 与自然的、偶然的现象相反,存在可以再验证可能性的实验方法,可见作为科学的方 法是多么优越。 实验无论如何正确而精密地重复,其结果也很有限,只是特定的经验,而不是所 有事件、所有场合的普遍性经验。科学不是关于特定经验的东西,而应该建立在普遍 性经验的事实上。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科学所要求的一般命题,是如何从有限次数 实验的特定经验中寻找出来?亦即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时,如何避免各种片面性?从哲 学理论上可以帮助解释,但要进一步数量化,就要依靠数学、统计学的知识,从特殊 到一般,即从样本推论总体。从特殊论述一般不可避免

8、会伴随着某种危险性,当然危 险性不等于不严密性,因为危险性的性质与程度,能用概率严密地表示。除了对实验 结果的解释需要统计学以外,在实验设计上也离不开统计学的指导,因为实验只是科 学研究中搜集资料的一种手段,其设计必须有统计学的指导才能使之成为有效的手段, 可见心理实验与心理统计学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二、心理实验的类型与研究程序二、心理实验的类型与研究程序(一)心理实验的类型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但要研究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还要概括地揭露它们的 本质,即确定一定的规律性。在这些规律性的基础上,阐明心理现象和过程的原因, 预见他们未来的出现。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学是关于“人和动物行为的科学”

9、 。 但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不是行为的单个现象,而是行为的本质。例如“笑”这个行为, 即使详细地研究肌肉和腺体反应,或脑电、皮电反射,也不能把这叫做心理学的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是要弄清楚“为什么笑” , “为什么在那时笑” 。因此,心理学的课题是 “某个行为为什么产生” 。要探明“为什么产生”的方法,就是实验的方法。对“为什安 全 心 理 学169么”的科学答案的寻求,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探明所研究的行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第二阶段是探明那些条件和行 为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因素型 实验(factorial type experiment),它

10、主要探索所研究的行为(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什么型”实验即探明所要研究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的实验。第二种类型的实验是 函数型实验(functional experiment),是研究各种条件“怎样”地影响行为(心理现象)的 “怎样型”实验,即研究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因素型实验中,逐个地除去、 破坏或变化被看作是与行为有关的几个条件,检查有无相应的行为变化,据此探明它 是否是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素。这时被操作的条件以外的条件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明了产生所要研究行为的条件以后,系统地、分阶段地变化这个条件,进行确定条 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的函数型实验,找出行为的规律来。在这个意义

11、上,因素型实验 是函数型实验的第一阶段,具有函数型实验预备实验的性质。在研究实验中,很多是 将因素型实验同函数型实验作为一个实验而进行的。根据以前的研究,在所研究的行 为原因已经探明的时候,多半是直接进行函数型实验。从因素型实验进到函数型实验, 是实验的基本进程。函数型实验与因素型实验二者同样都是重要的。 (二)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1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确立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首先是从解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始,为了解答这 样的“为什么” ,就要通过实验寻求科学的答案。这些研究的问题怎样提出来呢?一般 只有通过对人类或动物日常具体行为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提出各种研究的问题, 确定科学研

12、究的起点。另外,研究的课题也可能是实际生活、教育、生产等方面提出 的问题。如学习外文的方法哪种最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分数为标准选人、教育人, 是否是培养人才的途径等等。一个善于观察而又勤于思考的人,必定能够从实际生活 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发现自己的研究课题。因而观察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 题的关键。 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了,并不等于就可以进行实验设计了。还必须明确“什么行为 的哪个条件” , “怎样地构成这些问题”才行,即问题要以假设的形式提出来,才变得 最明确。假设是关于条件和行为关系的陈述,它的真假要用实验来加以验证。只有这 时,实验设计才能够进行。因此说,没有假设就不能进行实验设计。

13、假设具有两个特 性: a. 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假设性; b. 具有推测的性质。 但必须指出,实验中观察、记录以及在实验后处理实验结果的时侯,都不能带有 任何假设。这是两个不容混淆的问题。根据日常的观察,和基于从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归纳出来的假设,或由联想和直观 的推测所构成的假设等,来计划实验、确定实验的方法。当这个假设或由假设推导出 的命题,被实验所证实,则作为科学的命题被采用,如果实验结果违背了假设,便要 修正这个假设,或者放弃它,而提出新的假设,反复实验。2被试的选定根据实验目的、研究的问题来选定被试。选定什么样的被试样本,要依研究的问第七章 安全心理学实验简介170题和据此而推论的全体大小

14、而定。如果研究七岁儿童的道德判断,那就要从城市、农 村,各种家庭出身,各个民族不同性别中抽选被试,组成被试样本。要推论全世界的 七岁儿童这一总体,那还要包括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七岁儿童。如果研究问 题的总体是非正常人的,或非人类的,那就要从这些非正常人和非人类物种中取样, 总之,所选定被试的代表性关系到推论的可靠性问题。选定被试的多少,依研究的问题总体、人力物力条件、实验对象所供选择的可能、 处理结果时使用何种统计方法、实验设计的类型、推论的可靠性程度来确定。最理想的是能够对所研究问题的全体被试逐一进行实验,但这是不可能的,另外, 有些心理现象的总体很多都是无限的,因此,实验只能通过选取

15、的样本进行。在人力、 物力及实验对象可供选择并允许的情况下,被试的数目多以大样本(即个体数目大于 30)为 好。如人力、物力不允许或可供选择的被试很少,被试可用 30 以下的小样本。如视觉 的个别实验,选标准观察者,所用的被试只有少数的几个人。但这里有个假设,标准 观察者的结果相当于很多人的平均结果。一般情况下用随机取样的方法,个别情况下, 可不用随机取样。例如选标准被试那样,就不是完全随机化选取被试。如果实验是属于因素型实验,采用相关设计的方法,那么样本数目大于 40 才好。 如果这时样本小于 40,在分析结果时,使用 x2检验就要受到影响,而用正确概率的计 算方法则比较麻烦。上述诸条件中,

16、当以研究问题的需要、推论的可靠性为主。其他 条件只供综合考虑时应用。3实验的控制实验的控制,只包括实验过程中刺激变量、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以及反应变量 的观察、记录和测定等。1)刺激变量的控制。心理实验是要弄清所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 系。在所研究现象的许多条件中,只是有组织地操作、变化特定的条件,这个特定的 条件就是自变量,心理实验中称为刺激变量。实验中对刺激变量的操作、变化称为对 刺激变量的控制。对刺激变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1) 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的研究构思中,所规定的自变量是否是真正的自变量。 自变量的选择是否存在单一性偏差,即自变量的取样代表性。自变量取样代 表性是影响实验效度的重要方面。 自变量的层次,有些自变量的层次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有些可能没影响。 因此在研究构想中,要考虑不同自变量的层次对不同因变量层次的实验效应,切莫将 间断性的层次(例如两种光源)与不同层次的连续自变量(不同亮度水平)效果,误认为简 单的线性关系而进行推论,导致构想上的错误。假设白炽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