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4834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200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书面)宁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调研组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书面)宁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调研组 2008-08-15 19:15:55| 分类: 公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宁德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书面)宁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调研组根据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33 次会议的交办,由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负责办理王为美等 11位市人大代表在市一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市人大作出“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决定”的议案,为做好该议案的办理工作,内司委牵头组织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社区建设调研活动。调研组学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查阅了

2、关于社区建设的有关材料。从 5 月 10 日起在常委会范世尧副主任的带领下,深入福安、寿宁、霞浦、福鼎、蕉城实地调研社区建设情况,召开了当地人大、政府、社区办、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群众代表座谈会 12 场,考察了不同类型社区 13 个。同时委托古田、屏南、周宁、柘荣四县人大常委会自行组织调研,并报送了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对我市社区建设的现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为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决定提供了材料准备。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社区建设的现状根据中央中办发200323 号文件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闽委发200114

3、号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的部署和要求,我市社区居委会整合、组建工作从 2001 年开始,经过 “试点、普及、深化”三个阶段,到目前全市建立了 97 个社区(城区 93 个,乡镇 4 个),有社区居委会成员 862 名,有 1 个社区服务组织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3 个社区被命名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 人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有 1 人荣获“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称号;3 人荣获全省优秀社区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单位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体制。(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初步搭建了社

4、区建设工作平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纲要下发后,市委、市政府于2001 年 12 月下发了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贯彻的实施意见,2002 年元月两办又下发了组织落实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等社区建设内容的牵头单位。随后市本级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并给予专门编制一个。9 个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但各县编制问题没有落实,人员由民政局干部兼任。其中霞浦县从 2004 年起社区办挂靠组织部,抽调了两名副科级干部到社区办工作),有 8 个

5、县(市、区)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2003 年市社区办结合我市实际,在征求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示范社区的标准,为全市社区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方向,社区建设平台初步构建。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在 2003 上半年抽调一批市直机关干部驻社区开展工作后,2004 年又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了 92 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练。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实行党政领导干部挂钩帮扶社区制度。如霞浦县成立了霞浦县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同时下派 14 个县直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到 14 个社区挂职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要求挂职的部门领导每周至少安排半天时间在社区办公,帮

6、助解决经费、项目等一些具体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福安市实行处级领导挂职帮扶社区制度,要求他们定期深入社区为社区办实事。(二)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模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作为城镇管理工作的抓手,其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纲要的实施,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大胆探索,不断改革和完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一是调整了城区布局和居委会规模设置。各地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及地域、人口和居民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社区居委会规模设置进行了调整,城区 54 个居委会及 46 个城中村进行了整合。古田、霞浦按照纲要的精神将城关镇

7、改制成了街道办事处,目前全市有 12 个街道办事处,93 个社区居委会(包括东侨经济开发区 2 个社区居委会)。二是健全了社区党建制度。各地将街道党委改成党工委,在实现“一社区一支部”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党组织,配齐配强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党员双向登记,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组建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有社区党总支 14 个、社区党支部 126 个。三是社区自治逐步完善。全市 有 92 个社区(除福安广兴社区)选举产生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新当选社区居委会成员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 58%,平均年龄 35.8 岁。社区居委会成

8、立后,下设了社会保障服务、综治调解、计生、妇女等社区工作专门委员会,拓宽社区居委会建设、管理和服务范围。各社区经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分别制定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议事规则、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自治公约,对社区公共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完善社区自治机制。四是建立了社区群众组织。为了发挥社区各种人才资源的作用,各社区都组建了社区群众组织和团体。全市建立社区工会组织 46 个、妇联组织 83 个、共青团组织 83 个、计生协会 73 个、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 174个,志愿者人数达 8240 人,其中登记在册人数达 3626 人。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各类公

9、益性、服务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律师事务所、职业介绍所、信息咨询、房屋租赁、家政服务等中介组织,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求。(三)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初步形成了社区服务态势社区服务直接关系到社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各地按照“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重心下移,不断增强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建设服务的意识,社区服务的领域拓宽,内容拓展。一是完善了服务设施。近年来,全市各级加大财政投入,仅市民政局从 01 年至 05 年底拨付各县(市、区)社区“星光计划”补助款就达 176.5 万元,用于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

10、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全市共建成县级社区服务中心 1 个(古田县),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 8 个(蕉城 2 个、福安 3 个、福鼎 1 个、古田 1 个、柘荣 1 个),社区服务站 93 个,各类老年人服务设施 143 个,文化活动站 137 个,青少年教育站 71 个,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达 3738 个,服务项目百来项。二是拓展了服务领域。各社区形成了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幼儿服务、家政家教服务、商业网络服务、房屋中介、电信、美容美发、康复医疗、婚丧喜庆服务、治安综治服务、早餐网点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等全方位、多形式的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残有所助、难有所帮

11、”的社区服务格局。特别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就业工作等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共建立 13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家庭档案 31964 份。有的社区向居民提供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如福鼎市山前街道的社区居民每年可享受免费四次体检。各地大力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据初步统计,全市各社区共安排七千多名下岗职工就业。三是创新了服务方式。各街道、社区成立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户籍办理、土地登记发证、劳动再就业登记、流动人口办证、计划生育发证、民政社会救济、低保申请登记等项业务集中起来,实

12、行“一厅式”、“一站式”等有效的服务方式,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满意的服务。同时在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各自实际,创出各自特色。如蕉城区蕉北街道组建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总队,首批成立 13 支分队,开展协约式、储蓄式党员志愿者系列活动,每年每位志愿者活动时间不少于 40 小时,大大方便了辖区百姓生活。古田县开展的社区联动网试点、柘荣县双城镇社区 365 服务中心,周宁县狮城镇联动中心制作的社区服务联络卡、社区居民需求双向摸底表,福鼎市各社区党支部牵头建立一助一扶贫济困机制等服务形式成效明显,深受群众好评。二、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虽

13、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区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不少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并影响到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开展。这些矛盾问题,既有基础客观条件的因素,也有体制观念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一)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社区建设日益成为新时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党和政府城市工作的基石,但是目前我市个别地方的领导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社区建设工作研究、过问很少,制约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到目前还有 1 个县没有出台社区建设实施意见,有的县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并未进行整合,只是单纯地挂个牌,向上级部门敷衍了事。社区建设中很多明文规定的政策,普

14、遍得不到落实。如福建省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闽民建200239 号)文件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应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在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应有占总建筑面积2%5%的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市建设局、规划局也出台了宁德市城乡规划局、宁德市建设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管理的意见(宁规2004117 号),要求按规定给予配置社区配套设施。但在实际工作普遍得不到落实,社区居委会根本无法从开发商手中得到社区办公服务配套用房。(二)社区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滞后,各级财政投入极少(仅福鼎市财政每年每个社区投入 5 万元,霞浦县财政每年每个社区投入 1

15、 万元,其余县市财政基本没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目前全市社区建设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一是市民政局拨付各县(市、区)社区“星光计划”补助款,二是省财政给予的社区建设服务中心项目补助,三是社区自筹的经费。因而导致我市还有社区居委会无址办公,多数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不到纲要的要求,部分社区因建办公场所而负债,更谈不上建立社区服务站。目前全市只有 21 个社区真正拥有办公用房的产权,有 33 个依托原村委会办公,有 3 个依托原居委会办公,有 10 个借用辖区单位,有 19 个租用民房,有 7 个无址办公,无法达到按纲要和闽民建200239 号文件的要求所规定的所有的社区居委会均要建立社区服务站,要有 1

16、0 个以上的服务项目,每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要达到 100 平方米以上的要求。(三)经费困难,社区干部待遇无法保障由于社区居委会无经济依托,经营社区能力弱,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社区普遍存在负债现象,运转困难。目前我市社区居委会除了省财政从 2005 年起,给予的每年 8000-10000元的补助(各县、市社区居委会享受省级财政分担的部分占补助标准的 90%,即 7200 元,蕉城区享受省级政财分担的部分占补助标准的 30%,即 3000 元或 2400 元),少数有店面出租外,多数社区居无其他收入,而据调研情况每个社区居委会一年的办公经费在 5-6 万元。由于资金紧张,社区活动无法开展,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为了能更好地在社区开展工作,许多社区工作者在节假日不得不去驻区单位拉些赞助。同时社区干部目前承担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环境卫生、违法整治、工商税务协管、代收费用等多项工作任务,而社区干部的待遇与其工作量和付出来比,相对偏低。据调研目前我市社区工作者的财政性生活补贴普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