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4414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进展基本现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发展基本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发展基本现状: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继承性。首先,世界政治格局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格局要代替旧的格局。其次,新格局的产生是旧有格局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旧的格局在冲击下不断调整,并产生新的特点,逐步向新的格局过渡,因而新旧格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集团的分化、美国集团的分化,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 1991 年苏联解体以欧洲和德国分治、东西方冷战、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和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为特征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中小国家

2、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中国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实力出现,甚至被视为触发从两极向多极转化的标志。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体化迈进,后者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坐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均重要的俄罗斯,拥有 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 4/5 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3、。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和前苏联取代了所有其它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由于美国固有的霸权主义和前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肩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帝国。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 ,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每个角落。于是在战后最初 20 年内,美苏共同构筑了 海洋世界与大陆世界相对抗的全球政

4、治地理格局。 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形成了多极化的格局。(1)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新中国的诞生,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并以其辽阔的幅员、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产以及强大的组织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新的重要力量。经过与苏联暂短的结盟后,我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畏美、苏两霸的医力,以及多年经济和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实力地位大大提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关系。无论是 20 世纪对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入联合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是 80 年代以来改革开

5、放的经济成就,香港及澳门的顺利回归,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都说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2)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日本战后 50多年来在世界经济、技术、贸易和金融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优势是众所周知的。其政治地理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使日本不再是美国的附庸,而是作为经济超级大国成为全球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另一方面,它推动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从传统的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向当代以经济技术实力为基础的转变。世界从日本的奇迹中发现,通过经济、技术、贸易和外交,而不是战争来维持或谋求安全和利益无疑更为合算。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还有中国)等 20 世纪 70

6、 年代以来在技术、经济、贸易上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亚太地区的实力,使西北太平洋沿岸成为一个重要的实力中心。 (3)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战后,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全面对抗是以欧洲的分裂为基础在欧洲展开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西欧经济取得了长足的长进,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政治上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了反对美国霸权运动;60 年代法国和英国相继拥有了核武器;70 年代欧共体在经历了多年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后,其经济规模已与美国持平。西欧经济、军事及政治实力的增强,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实力中心,从而在两极对抗的核心地

7、区出现了一股相对独立的力量。到 80 年代及 90 年代,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增强,西欧至少在经济上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极。 (4)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进而成为两极格局中一股范围广大的国际力量。 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了,他们第一次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随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了反对新的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振兴民族经济的一系列集体行动,如万隆会议 、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石油输出国组织、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等。这一切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两极对抗格局。但是,一个独立而握有主要经济资源的第三世界的

8、存在,确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再也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了。 (5)世界经济的全球性互依和区域化、集团化从总体上改变了两极格局的性质。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资本的跨国流动、跨国公司、技术与信息的国际传递,以及国际经济组织无论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构成了全球经济的互依机制。谁不参与这一活动,在国际上便难以生存。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其中最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是欧洲共同体进一步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和亚太地区合作意识的强化。它抛开,甚至弱化了国

9、家间意识形态的对立、政治上的分歧,使国家安全开始建立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6)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 苏联和东欧一直是两极格局中被苏联控制的核心地带。但是,随着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 的削弱,继而是 90 年代苏东局势的巨变,西德的统一,尤其是 90 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不仅苏联的势力范围不复存在,而且一个超级大国在地球上消失了,战后建立起来的两极格局解体了。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与此同时,面对不断出现的局部冲突和全球性经济竞争,美国又无力独立承担世界的领导地位。无论是对伊拉克的武装打击,还是对科索沃的空袭,都

10、表明美国并不能单独充当世界警察,西欧、中国、日本,还有俄罗斯都是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当代世界政治地图是一幅由约 200 个主权国家,美国一强、西欧、中国、日本及俄罗斯多极力量构成的。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两极格局阵线分明、相互对峙、针锋相对和全面对抗的态势不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地图呈现出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复杂局面。应该说,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与两极格局的分化和瓦解相伴的。未来的发展趋向:因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诸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使得国际形势动荡不安。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存在,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

11、实施和平演变战略;(2)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摩擦和贸易争端加剧,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3)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恶化,南北关系紧张;(4)原先在两极格局下被掩盖和压制的国家间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等,重新出现并日益突出,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东西方冷战结束,世界经济危机到来,布累顿森林经济体系受到影响,世界强国之间的关系在变化之中: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美国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中国因为“达赖事件”,疏远法国,亲近英国和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告一段落。非洲联盟的这一设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仍然是

12、冲突不断:索马里海盗仍然盘踞在亚丁湾、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军事冲突不断、印巴克什米尔问题、朝鲜和韩国统一问题等等仍然是热点问题。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美国依然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是欧盟,一超多强,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是有代表力的大国经济上。一、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经济交流障碍的减少,经济在空间上的扩散则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地理基础。地理上:种族差异弱化,民族融合加剧,地理空间范围缩小.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班级:资旅系 09 城规一班

13、 学号:09350135 姓名:张超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呢?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1)经济:旅旅游业是种无形的出口产业,但是极其

14、不稳定和。比较零散的综合产品。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收入水平低,失业和待业程度高,工业发展水平低,极大地依赖农业 出口换取外汇。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季节波动性很大。外妇女提供放入机会相对较多。这样有利于减少相关人员不无正业,破坏环境。乱砍乱伐等现象可以相对的减少。旅游业其本身可以增加税收,增加外汇。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改变。(2)环境;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是独立的,冲突的,也是共生的关系。旅游促进环境的改善 优越的

15、环境质量已成为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在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现在,如果没有优越的环境,哪怕旅游资源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好的旅游地。有时一些地方既无出色文物古迹,也没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却可仅因其环境质量优越而成为旅游胜地。所以,在旅游规划开发中,必须将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放在首要地位。虽然这会增加初期的投资,然而这不但有效地避免了那些无可挽回的损失,在经济效益上也是最理想的。 旅游业收入成为环境保护经费的重要来源,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环保工作。 、旅游业并非“ 无烟工业 ” 有一个时期,经常可以看到“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和宣传。不单一般旅游地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南极也因旅游

16、者逐年增加,数量超过了科学考察工作者,其状况已引起环境保护组织的担忧。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发展相关的旅游需要发展必定带来一定的污染。 旅游业存在多种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主要有: 废气、废水、废物的“三废”污染和噪声污染。各种现代化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在某些旅游活动中所使用的机动工具(例如游乐场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在高尔夫球场内使用的运载器具的小型机动车等)的废气和噪声污染相当严重。其中数量最大的当属汽车,经常成为影响旅游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飞机噪音巨大,故现在机场都离城市和大居民点较远。即使如此,迄今航速最快的协和式民用飞机,就是因为噪声过高,已经被许多机场宣布禁止其起降。旅游者的正常活动和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对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危害最为严重。 旅游者中极少数人,或某些随身物品,可能携带传染性很强的病菌,包括对人体或对动植物有害的病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