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6234476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必修3(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单 元第 2 课新知预习 巧设计名师课堂 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2)主要思想主张: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伦理思想:孟子主张人性 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3)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 ”,地位仅次于孔子。本善亚圣2荀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2)主要

2、主张:哲学思想:提出“ ”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伦理思想:主张“ ”。天行有常性恶论政治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3)思想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集大成者二、墨子与墨家1历史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主张(1)主张“ ”“非攻”,而“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非功”是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兼爱(2)提倡“ ”,主张“节用”“节葬”,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3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

3、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再受重视了。尚力三、庄子与道家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2思想主张(1)提出了“ ”的观点。(2)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 ”,人必须顺应自然。齐物不相胜四、韩非与法家1历史地位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主张 、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对儒家“ ”的历史观。法是古非今3影响(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互为表

4、里名人档案孟子历历史地位战战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核心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说;主张张“民为贵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轻”伦伦理思想主张张人性本善说说。倡导导“养浩然之气”,强调调先义义后利,舍生取义义历历史影响孟子被尊为为“亚亚圣”,地位仅仅次于孔子荀子历历史地位战战国时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哲学思想继继承儒家思想,认为认为 治国应应以礼教为为主,主张张礼法并施伦伦理思想主张张“性恶论恶论 ”政治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论观 点历历史影响荀子的学说对说对 中国哲学具有深远远的影响1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

5、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守株待兔”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提示:(1)寓意: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2)政治观点: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2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其主建筑“日新堂”俗称“老柜”为历代长孙继承,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是牟氏家族兴盛的法宝和祖训,

6、你能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该对联的理论依据吗?提示:孟子:认为“土地”是国家的三件宝物之一;倡导“养浩然之气”,注重人格培养。荀子: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墨子:主张“节用”“节葬”等。一、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较 孔子孟子荀子同 仁的思想爱爱人仁政仁义义民本思想为为政以德民贵贵君轻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论性相近性善论论性恶论恶论1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 孟

7、子提出的观点是民贵君轻,社稷次之,A是墨子,C是孔子,D是韩非。答案:B二、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解析:从题干中看,孟子和司马迁所批判的这一思想流派的基本主张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差别,等级差别,符合墨家的思想特征,即他们都在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答案:B三、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3(2012嘉定期末)春秋战国属社会转型时期,当时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社会方案。儒家方案的主要特点是 ( )A以法律制度

8、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治国理念,体现了 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所列四个选项中A、B体现的是法家思想,C项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D项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答案:C典题例析 例1 (2010山东高考)“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 这是墨子的话,体现了墨子的“兼爱”思想。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A项,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

9、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答案 B题组冲关 1(2012宁波期中)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解析:本题考查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A项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即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B项荀子是儒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天行有常”是指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C项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齐物”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包

10、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D项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尚同”思想是主张人们都服从天子的思想和意志,人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是非的判断才有标准,社会才会出现安定的政治局面。分析材料,材料所指是庄子的思想,本题应选C项。答案:C2(2012沈阳期中)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 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

11、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现代的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典题例析例2 (2011广东高考)“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土地政策,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解决百姓的土地问题是施行仁政的前提,只要人民获得了土地,社会就可以安定下来(“可坐而定也”)。

12、故C项正确。答案 C题组冲关 1(2012济南月考)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 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无为而治C仁政 D兼爱解析:题干中材料大意是: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这四种人是最为困苦的,而文王常体恤他们。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本题也可根据所学来判断,逐项排除。A项属于孔子的重要思想;B项是老子的政治主张;D项反映了墨子的思想。答案:C2荀子说:“蓬生麻中,不

13、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 具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界客观规律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C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题干中材料的主要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体现的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故选C。A项没有体现;B、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3(2012深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

14、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材料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天论引自荀子(1)试分别概括孟子和荀子的思想。(2)材料2“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

15、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解析:本题考查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第(1)问可从材料中的“义”“利”“礼义”等来概括。第(2)问的矛盾是表面的,其实质还是说明人定胜天。第(3)问要围绕两人对“义”与“利”的看法不同及荀子王道霸道兼用来作答。答案:(1)孟子主张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君主灭亡。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来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制并施;反对唯利是图,用权险恶。(2)表面上存在矛盾,但这却将礼义置于与天命同等的地位。仍然具有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境界。(3)孟子主张先义后利,荀子主张重利的同时更重义,荀子只是反对唯利是图。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强调霸道和法制的有利作用。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社会在大变革中完成转型文化上(1)私学兴起,讲学之风出现和学术中心形成。(2)出现“百家争鸣”,诸子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战国时期的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儒家孟子和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膑,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政治上(1)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革时代。(2)战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