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217071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3 31234目录 5德尔菲分析一般预测分析回归分析模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一、德尔菲法(一)含义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次调 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再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 改,最后汇总为一致结论,作为预测的结果。匿名调查法(二)特点(1)专家型的参与者(2)独立和匿名(3)函询(4)控制反馈(5)统计结果(6)一致性共识7个应用程式 1、提出项目命题:在于项目命题是否具有预测意义和 实际意义 2、成立项目组织:征集足够的专家参加项目命题的应 答,组织的权威性和声誉相当重要 3、设计函询问卷(关键)第一轮问卷应包括以下

2、几个 问题:预测项。主观估计特定事件的发生概率。问 题项。问题的重要性排序。目标项目。磋商与判断可 行性。选择项。 4、确定专家名单和选择专家 5、发出和收回函询问卷 6、分析第一轮问卷结果,并设计后续问卷后续问卷。 7、统计分析并准备最终报告检验实施步骤1.组成专家小组(11位、13位)。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 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 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 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 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

3、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 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基本方法 1、关于时间问题的预测(结果为数字的预测) 中位数(中心趋势): (n+1)/2 n:专家提供数字的个数如果n是偶数,则(2n+1)/2度量中心趋势的参数还有平均数、众数(出现 频率最大的数值) 上四分位:3(n+1)/4 下四分位:(n+1)/4 四分位内距(用以判断离散趋势、意见分 歧大小):上四 下四 四分位点离差(上四-下四)/2 中心趋 势例:个税起征点 11位专家参加 2000 2000 2200 2500 2600 2600 3000 3500 3800 4000 5000 中位数

4、(主要倾向):2600 上四分位:3800; 下四分位:2200 点间距:3800-2200=2600 分歧太大2、关于方案的评估 让专家对一系列方案排序 CI=12S/m2(n3-n) CI为一致性系数;S为名次总和的差方和 m为专家数目;n为方案数目 S=x2 (x)2/n (x为各方案名次总和 )X=1nX=1n数值越接1 ,表示意见的一致性程度越高 ,反之亦然。例:专家评估名次专家代 号评定名次方案名称甲乙丙丁戊010203040506名次总和1234531254125342314521345132541012162527x=90 (x)2=8100 x2=1854 S=1854-81

5、00/5=234 CI=0.65 一致性程度不高应用范围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 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 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优点和缺点1.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 性高。 2.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 之长,避各家之短。 3.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 (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2)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 人不同的意见; (3)出于自尊心而不愿修改自己原来的意见 。 4.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1234目录 5德尔菲分析一般预测分析回归分析模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预测分析

6、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形式。它往往是 对未来可能产生的事项的一种事前的估测和推断 。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它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现有政策后果的预测;二是对于新政策在 实施中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测;三是对于新政策 的制定内容的预测;四是对于政策参与者和相关 权力主体行为的预测 。 预测分析的方法很多,除了前述的德尔斐法之外 ,在政策分析中,还有其他3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主观概率预测、超觉理性预测和理论模型预测主观概率预测 客观概率:某种事项的“相对出现频率”与人们在现实世 界中可观察到的客观现象相一致的概率。抛硬币、掷骰 子 主观概率:人们依靠主观信念对某一事项的“相对出现 频率”进行估计和

7、推测的概率。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由于政策本身不具有科学试验的重 复性;或者即使具有了科学试验的重复性,如进行了政 策的试点试验,又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 以及相应的获取“相对出现频率”试验统计资料的艰难性 ,运用主观概率对某一事项进行预测成为公共政策分析 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 主观概率预测是人们对某一次“经验”的特定结果所持的 个人信念的量度。 主观概率法可以使用各种数值表明自己对未来事项发生 的可能性的估计,但概率计算和概率表明必须符合概率 论的基本公理,即: (1)0P1 (2)Pi=1 ,i=1,2,,N 根据以上公理,可以通过对一组专家的主观概率预测的 百分数的调查,来求出平

8、均值,以预测某一事项发生的 可能性,平均值就是该事项发生的主观预测概率。即:P为专家预测事项概率的平均值,同时 表示该事项发生的主观预测概率; Pi为每一个专家的主观预测概率: N为专家人数二、超觉理性预测 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运用非理性和反理 性的决策方法。公共政策分析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现实 ,其制定和执行也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按照 理性化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而且应当按照超理性的原则 和方法进行,或者说按照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 超觉理性适用于一个完全不能直观的范畴,对它的认识 只能通过直觉、经验等方式加以模糊理解。因此,在政 策分析中,直觉预测和经验预测也是两种常

9、用的方法。 (1)直觉预测:自己的判断和手头的关键信息 (2)经验预测:这种做法仍旧是世界上很多系统制定 政策时的工作规范。经验分析作为理性科学分析的一种 补充,在政策分析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与纯理性预测的政策分析相比,与直觉和经验有关的超 觉理性预测分析是一种应用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在某 些情况下比一些高级复杂的方法更加精确的政策分析方 法。因为很多情况下,“理性的系统分析能够提供工具 ,但不能提供智慧”。超觉理性分析的一些典型表现或 过程,可见前文。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超觉理性预测的政策问题,往往 是那些看法、价值完全不同的、难以抉择的问题。当需 要迅速得出结论时,这种预测方法在合

10、理的情况下可以 加快决策的速度或减少细枝末节。事实上,也有许多方 法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解决这 一问题。所以,将理性分析的科学和超理性分析的艺术 结合起来,是进行政策预测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模型预测 模型是对现实原型的一种简化、描述、模拟和抽象。 政策分析模型是公共政策实证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大 体上说,任何科学的政策制定过程都包含建立模型和使 用模型的过程。不同的政策对应于不同的政策分析模型 ,以建立和使用模型的方法论为标准,政策分析模型主 要5 5 种类别 (一)描述模型 描述模型以政策选择与政策选择后果之间的对应逻辑关系 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研究对象内部某些变量的改变

11、来说 明它所引起的其他相关变量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如人民 币升值对转轨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一 问题的预测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描述模型。 (二)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的主要功效不在于对政策可能的结果进行性的描 述,而在于通过一定的有规则的分析,如建立一定的测 预 测 量指标和变量公式,对未来事项做出准确估算。在政策 分析中常见的理论模型有博弈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是 在一个有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分析方法。其基础是不 同的决策单位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目的,但它们的结果互 相影响。博弈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分析人员预测在不同情况 下,不同的政策参与人的不同行为。 (三)语句模型 安全运用自然语言来

12、表述对特定政策问题的分析判断是语 句模型的特点。优点:易于在专家和外行之间进行充分的 沟通。缺点:可能存在的不严谨、模糊及含蓄现象,理解 上容易产生歧义。 (四)符号模型 符号模型主要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逻辑方法来对政策问题 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精确的数字符号以描述那些直接影 响特定政策问题属性的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在复 杂的政策事实中,建立一个符号模型并确定其基本变量比 较困难,且即使确立了一个变量,也不能涵盖政策问题的 全部,所以对于这一模型的运用是往往是在必要的时候专 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分析。符号模型建立的基本依据是假设 次要变量恒定,主要变量决定事物的性质。如线性规划模 型、投入一产

13、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微观经济模型等都 属于符号模型系列。 (五)程序模型 程序模型虽然也使用符号模型,但其主要依据假设或模 拟来预测政策结果。程序模型使用一系列基本的程序以 阐述那些被认为足以影响一项政策问题特征的各项变量 之间的动态关系。它根据一定的发展过程或序列,通过 对一组可能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的模拟或设定来对发展 趋势进行预测。程序模型一般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缺点 :最大困难在于难以建立公正合理的模型所需要的数 据资料。由于其前设的模拟和假定而很难对于实际的 政策问题进行讨论。1234目录 5德尔菲分析一般预测分析回归分析模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回归分析是推导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

14、的数学 方法。 它表示两个变量相关性的通用模式是:Y=F(X)Y=F(X) 这个公式意Y是通过X值的变动而得以解释的。 (X造成Y的改变 or X值决定Y值) 回归分析是用来解决Y对X特定函数的方法(一)简单线性回归 涉及的变量只有两个 =a+bX,表示两者的函数关系。 X 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Y是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 )。 但在实际生活当中,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许多双变量 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不能用函数方程来 准确反映,为了区别于两变量间的函数方程,我们称这 种关系为回归关系,用直线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称为回 归直线或线

15、性回归。例:某医师为了研究正常成年男性的运动后最大 心率与年龄的关系,测得20名正常成年男性的有 关数据,散点图如下。年龄与运动后最大心率的回归方程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个因变量与两个及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 描述因变量 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 x1 , x2 , xp 和 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多元回归模型 涉及 k 个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可表示为y= b b0 + 0 + b b1 1 x x1+ 1+ b bp p x xp p+ + b b0 0 ,b b1 1,b b2 2 ,b bp p是参数是参数 是被称为误差项的随机变量是被称为误差项的随机变量 y y 是是x x1,1,,x x2 2 , ,x xp p 的线性函数加上误差项的线性函数加上误差项 包含在包含在y y里面但不能被里面但不能被p p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所解释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所解释 的变异性的变异性例:关于老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可以借用多元线性回归来预测学生的成绩。它的基本表 示形式是Fa+b1I+b2X1+b3X2+b4X3+b5X4+eF为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I为学生最初考试的成绩;X1为指导及支持练习的混合影响;X2为老师对内容精通的混合影响;X3为提供具体相关训练的反馈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