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15929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间与图形”知识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空间生活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选自新课标) 。但长期以来, “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只局限于教材上的习题,内容过分抽象和形式化,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我尝试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一种内驱力。一、一、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数学魅力感受数学魅力“空间与图形”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能够使

2、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运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张师傅用四根长 8 分米、四根长 6 分米、四根长 4 分米的角铁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又在框架的外表分别焊上一张长 8 分米、宽 6 分米,两张长 6 分米、宽 4 分米,两张长 8 分米、宽 4 分米的铁皮,正好焊成一个无盖的铁皮箱。你们知道张师傅选用的角铁和铁皮为什么那么合适吗?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大家就会从中找出答案。教学完本节内容后,再请学生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知识回答上述问题。这样的教学处理,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在

3、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二、二、联系生活实例联系生活实例 领悟知识内涵领悟知识内涵有些数学概念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知识中的部分定义、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形象性。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感性化的思维方式,建立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如: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可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挤牙膏的变化情况,悟到挤出的牙膏所占据的空间就是牙膏的体积,从而建立“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再如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感受 1 立方分米

4、所占的空间,教学 1 立方米的单位时,教师可出示提前准备好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的包装箱,同时告诉学生这些包装箱的立方米数,引导学生想象出 1 立方米的大小,让一些同学试一试 1 立方米的空间能容纳多少同学,这样学生对这三种体积单位从感性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在理解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可以用实验演示,并由学生亲自操作。由于这些实验或操作比较直观,学生易于分辨理解区分,因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的就深,掌握的就牢。三、三、运用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解

5、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有效的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沟通。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作为练习设计建筑装修方案:某公司计划盖一个长 15 米,宽 10 米的储藏室,这个储藏室的房高是 2、8 米,墙体厚 2、5 分米。请你帮忙做预算(1)盖这样一座房屋大约需要多少块砖?(不考虑泥所占墙体的空间) (2)如果房顶用沙子、水泥、石子浇铸而成,厚度为 2 分米,大约需要这三种原料多少立方米?(3)盖好后用涂料粉涮它的四壁和顶面,用边长 4 分米的瓷砖铺地, (瓷砖可以割开使用)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觉得有价值,兴趣很浓,他们经过自主探究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接着又引导他们交流解法,拓展思路。由于这道练习综合了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两部分知识,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则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顺利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发现,运用以上的一些做法,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能自主的参与到各个学习活动中,因为有的知识是学生亲身经历过或见证过的,能够在课堂上讲一讲说一说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将其概括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或数学规律方法,学生觉得很自豪,成功感油然而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一些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数学课堂逐渐成为学习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