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0844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生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届高三一轮复习计划萧县中学 高三生物备课组 韩伟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教学大纲、11 年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三、复习安排:三、复习安排:从七月中旬开始,进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一轮复习准备按知识块打乱必修与选修的界限进行复习,尽量争取 20

2、12 年 3 月初前完成一轮复习,迎接江南十校的联考。四、复习策略:四、复习策略: 1、充分发挥充分发挥考试大纲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和纲要,但代表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试卷则是相关专家依据大纲、考纲创造的考试用的“产品” ,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考核的方向。2011 年考纲与2010 年考纲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在选修一的知识上有所变动。预计 2012 届考纲主体部分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前两年的考试说明,在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向,从而达到指导有效甚至是高效教学。2、用生

3、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生物的物质性观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2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3、注重基础,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石、注重基础,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石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永远是不变的应试策略,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要过好基础知识关。教师引导使学生按章节捋清知识点,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

4、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融会贯通,再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拓展,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复习“细胞的呼吸作用”,我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呼吸作用过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力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结构如何? 说出呼吸作用各阶段的场所、变化、放能情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何区别和联系?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产生 CO2? 运动员进行 1500 米长跑时,体内 ATP 再生成的途径是什么?主要途径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可延长种子的贮存期?其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品质比较好? 光合

5、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强化了核心内容的综合。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和有序贮存,便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整体性,解题时对知识能迅速准确地提取应用。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应注意 3 点:系统的整体性,这便于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联系的多维性。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膜的结构功能、线粒体数量的多少与细胞代谢的关系、细胞的衰老、细胞质遗传等等。联系越多,越利于理解记忆。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4、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能力的培养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基础知识为

6、载体”, 为此笔者认为高三生物复习应根据高考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来组织学生复习,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生物复习的重要目标,其中思维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注重识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注重识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按教材顺序对课本插图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根据兴奋的3传导和传递的结构图解,引导学生从信号的传播论角度分析,为什么传递比传导速度快?教材中诸如此类有价值的图解很多,都应充分挖掘利用。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普遍欠缺,有必要对图表分析题进行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识图,使识图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并形成

7、思维迁移能力。讲练并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讲练并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精心编选习题,难度、题型等应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设计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例如分析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粮食的储藏方法和原理等,这样有利于将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要深入挖掘教材来设计针对性问题,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针对多倍体的器官巨大、营养丰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染色体数目的倍增有什么意义?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精选了许多经典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如将第一册教材65 中的选择题 2 变式为:对

8、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哪些?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说出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 3 种矿质元素及其作用。通过上述变式题练习,对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迁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讲解的针对性要强,要突出重点、剖析难点,重讲应注意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如: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发生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 4 个碱基对 C.缺失 3 个碱基对 D.缺失 4 个碱基对 在讲解此题时,除了分析为何正确

9、答案是 D 选项外,还应引导学生回顾基因突变的概念,讨论哪些情况的突变并不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绝教师一言堂,有代表性的问题可适当让学生讨论,便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应试技巧的培养应试技巧的培养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前训练,不回避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应试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的一种能力,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审题,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运用知识

10、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型题目也就无从下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只靠复习阶段的突击。提高学生能4力的关键是:精讲多练,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习题课中,课前早一点将讲义发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能让学生说和做的尽量让学生大胆的说和做,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习惯;试卷评讲课上创造良好平等的氛围,抓住典型题目,让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

11、,注重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对与错、得与失,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方法,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重点是抓好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A、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 “内部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过分跳跃。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B、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教会学生对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C、表述能力。、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 考试大纲中提出了对能

12、力的具体要求,高考试题也确实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5、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 复习实验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和设计新的实验、以及形成实验能力,奠定了知识基础。例如:复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可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以下问题: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历时最长? 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它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其原理是什么?当利用秋水

13、仙素诱导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时,它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测定某种细胞有丝分裂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通常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高考实验题的解答原理、方法、技能都落实于课本实验中,对于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5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会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同时还要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高考形势。增强实验设计和纠错能力增强实验设计和纠错能力实验设计题历来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我们要总结解题规律,教给学生一般的

14、解题步骤:分析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看是否要分组对照和编号。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以不同处理。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要让学生牢记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实验设计中纠错题也不容忽视,要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是否违反科学性原则,出现科学性错误。是否有遗漏的实验步骤,如对照实验等。是否有因思维不严密而导致步骤颠倒、错乱等。是否有违反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方法错误等。要对实验设计题进行科学规范的强化训练,如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通过练习和讲评,让学生感悟实验设计的

15、规律技巧,逐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6、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生物学、干细胞技术、艾滋病、非典

16、型肺炎(SARS) 、生态农业、禽流感及最近N1H1 流感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7、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考备考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视。不少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实现了超水平发挥,结果6成绩优良,如愿以偿地跨进了满意的大学。所以有人说: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这是不无道理的。要相信自已有实力拿下高考,取得生物高考的好成绩,但是在解答每一道题的过程中都要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老师每次大考都给学生进行详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