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8628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沈丹丹2012年2月27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复习回顾2、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构成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观念和师 德修养、数学学科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学 方法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教师自身的知识3、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定位教什么 怎样教 (怎样学)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4、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了解自我需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准确定位、职业规划适应社会环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四大内容领域的教学要点与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一、概念界定1、课课程2、小学数学课课程3、小学数学课课程标标准4、小学数学新课课程标标准1、清末到民初:1903年颁布的奏定小学堂章程规定初小五年、 高小四年,都要设置“算学”(一)三个历史时期 2、民初到解放前:把学堂改为“学校”,“算学”改为“算术”,初小四 年、高小三年3、新中国成立后: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历史和发展 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1986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1992年:人教社的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试行),上海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 课程(试行),浙江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 指导纲要(试行) 1950年: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二)四个特点 1、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成熟到成熟,处于不断改革与发展之中 2、从不断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力求形成自己特色 3、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直至多纲多本,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4、从算术到数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活动范围都有较大的拓展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

4、改稿)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基本理念 (一)总体目标(二)设计思路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二)空间与图形(三)统计与概率(四)实践活动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新课程标准解读基本结构(一)前言(修改稿)1、对课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说明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 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5、(1)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2)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3)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基本理念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改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例1:2,4,6,?三个纬度的关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三位一体(1)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载体(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数学 教育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

6、有目标中最 为重要、最为核心,也是最容易产生异化和 偏差的。2、具体目标(三)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1、内容选择的依据 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1)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基本、有用、能接受(3)依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认知水平(2)数学学科的特征四种水平: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领领域内容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 ,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 运算,数量的估计计;字母表示数,代数 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组、不等式 、函数等) 空间间与图图 形图图形的认识认识 、测测量、图图形的运动动 、图图形与位置统计

7、统计 与概 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处理数 据、简单简单 判断、不确定现现象、可 能性 实实践与综综 合应应用实实践活动动、综综合应应用、课题课题 学习习 (少而精)2、内容领域3、与传统内容的对比认数与计算20以内百以内 万以内 万以上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 )比和比例几何初步五线、六角、七形,四体应用题简单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量的计量长度、重量、时间、面积、体积代数初步渗透、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统计初步启蒙,数据整理、简单统计表、图(传统六线一点,新课程是四大领域)1、关注“四个关系”,防止“钟摆”现象(1)过程与结果 (2)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

8、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4)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生活味与数学味)2、强调“数学结论、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3、强调“学习数学、培养兴趣和形成价值观”的统一修改稿中新增加了: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四)课程实施例2:“最新算命方法:从1到9中任选一个数,加9 减8,再乘以9的得数,十位与个位的和,再乘50 减200,得数代表你的命运”。?: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关注你的数学思考方式了吗?例3:抽烟与祷告,拍集体照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 必须进行历必须进行历 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与革新。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与革新。学校再也

9、不是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学校再也不是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例4:宁波市实验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四、新课程改革十年回顾2000年2010年,国家要构建一个开放的、 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 程体系先 实 践后 推 广(一)改革历程2001年9月起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2002年9月:北仑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宁波市实施新课程情况:2001年9月:宁波市实验小学等七所小学语、数学科试点2003年9月:慈溪、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及市直属初

10、中、小学成为省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9月:其他县市区成为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原则:“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二)主要变化1、课程功能变了从培养学生“双基”培养“四基”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已引起教师充分关注。认为 数学除了演绎,还有归纳、类比,建模、转化(化归)、数 形结合,集合、对应、函数、极限、统计等思想2、教材多样化了,呈现形式变了,选择性大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有6个以上的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 苏教版、冀教版、西师大版、青岛版等例5: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补充问题)原来:共需多少钱?现在:带800元钱够不够?3、课堂教学的方法变了“课前铺垫”创设情景;“静态呈现”动态生成“听数学”做数学; “远离生活”走近生活4、对教师的要求“高”了除了给学生留下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外,还要留下 数学意识、思想方法、学习经验、习惯、兴趣等5、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了6、学生的负担“?”了例6:分数的初步认识张齐华课堂教学实录试着记听课笔记并思考:1、说说你读书时的课堂教学与现在有什么变化?2、对比新课程标准,你从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看到了什么?3、如果你去上课,你会怎么上课?为什么? 如果要把教育原理还原成一句话,我 将一言而敝之,那就是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 。奥苏贝尔 讲座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