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8543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性人才的品质与培养(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型人才的品质与培养青出于蓝胜于蓝社会科学部 周 勇E-mail:一、创造型人才概述二、创造型人才品质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内容提要:只有那些具备优良品质、突出才智、雄伟 胆魄、坚强意志、富有创造意识、具有创造精 神、熟悉创造原理、掌握创造方法,在各种社 会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 劳动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从而为人类的和 平和幸福、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科学进步发达做 出贡献的人,才是创造型人才。(一)创造型人才定义一、创造型人才概述创造型人才支持系统示意图(二)创造型人才结构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 要因素并不在于他所拥有的知识量的大 小,而在于他能否建立一个基础雄厚、 布局

2、合理的人才结构。乌申斯基曾说:“智慧不是别的, 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 所提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 是“知识结构”,也就是狭义的“人才 结构”。 二、创造型人才品质德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成就最大和成就 最小的两组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造成这 种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个性意志品质 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人在进取心、自信 心、责任心、坚韧性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 就最小的那一组人。这充分说明,非智力因 素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一)献身精神一位日本学者谈过这样的话:科学是在 不怕死的尸体上筑成的宫殿,是血河之畔开 着鲜花的花园。马克思曾把“科学的入口处”比喻为“ 地

3、狱的入口处”。诺贝尔试验硝化甘油炸药。西班牙的杰出生理学家肺循环最早发现 者,塞尔维特。(二)求是精神求是精神,也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当代神经生理学的大权威艾克尔斯是电 传递说的坚定信奉者和热心宣传者。他毅然 放弃电传递说,转而支持化学传递说。巴斯德“求理不要命”的精神 (三)坚毅精神坚毅精神,即指顽强的毅力。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勇敢和天才 是成功的一半,而毅力是成功的另一半。”从处理了3500万只羊的350吨脑中只取得 下丘脑1.5克,经过提炼得到大约1毫克的生 长激素。居里夫人将十吨沥青和几百吨水、化学 药品慢慢熬煎,才提炼0.1克镭盐。(四)创造精神江泽民主席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4、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 科学大门的钥匙是问号。”青霉素的发现,也是从人们不注意的问 号开始的。 (五)竞争精神列宁曾经指出:“竞争能够在相当广阔的 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医学的重大发现,有的也是在竞争中诞生 的。.吉尔曼和.沙利为首的两个集体,在 分离和鉴定下丘脑激素的坎坷途程中,从1955 1976年持续竞争了整整21年!沙利和吉尔曼 于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六)团队精神遗传信息载体双螺旋结构分子 模型,是把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运用到生物学研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 间的群体合作力量,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

5、物学中最伟大的发现。19011922年间,共有286位科学家 获得诺贝尔奖金,其中有185人是与别人 合作进行研究的。在诺贝尔奖金设立后的头25年,合作 研究获奖的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 这一比例升至65;而第三个25年,这一 比例已达到79。这一事实,充分说明群体合作精神, 对一个人能否获得创造发明成果是非常重 要的。 (一)树立坚定信心爱因斯坦在人们心目中无疑是个天资聪明者 ,其实不然,他在学生时代一直被认为“智力不 佳,反应迟钝”,有的老师甚至说他是“笨头笨 脑的孩子”。这就说明,创造发明,建业树勋与 “脑瓜”好不好,并不是成正比的。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 到

6、自己成功的体会时说:所谓天 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二)珍惜最佳年龄培养、提高、发展创造能力,每个人都 应十分珍惜“最佳创造年龄”。创造性最高 的年龄阶段,称之为“最佳创造年龄”。 各类人才 最佳创造年龄化学家 2636数学家 3034物理学家 3034哲学家 3539发明家 2529医学家 3039植物学家 3034心理学家 3039生理学家 3539作曲家 3539油画家 3236诗人 2529军事家 5070运动健将 2530小说家 3034各类人才 最佳创造年龄最佳创造年龄是指群体平均年龄,并 不说明每一个个体的情况。但从中可以看 出,人生的最佳创造期是青年。这就需要 每一位青年十分

7、珍惜青春年华,争取在最 佳年龄之前,就要打好基础,锤炼创新的 能力。(三)打好牢固基础开发创造力应该打好的基础,大 体包括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础理 论和基础操作技能。 (四)狠抓创造机遇 贝弗里奇曾说:“留心意外之事”是 研究工作者的座右铭,又说:“新发现是 通过对最细小线索的注意而做出的。”这 是对“机遇”的深刻认识。血型发现维生素B1 的发现(五)培养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就是运用以往积累的经验与知识 来剖析目前所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 所需要产生新的创造性设想的能力;是在进行创 造性思维过程中反复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创 造能力就是这三种能力的总和。也就是说,创造 能力是以观察能力

8、、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操作 能力作为基础,通过创造思维(即思维能力), 产生创造性设想,实施设想的一种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它 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并 不特别显著,却很重要的细节和特征。伦琴发现了X光1、观察能力(1)目的性原则 观察是有意知觉的最高形式。在观察之前 人们要制定观察计划和方案,要确定观察对象 和目的,要拟定观察步骤和方法,这就体现出 观察的目的性。伽里略发现了单摆原理 (2)知识性原则 观察力的高低与知识的高低有着密切 联系。一方面观察力的发展可以丰富人们 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发展又可以促进 人们的观察力。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青霉素(3)思维性

9、原则 一切观察都包含两种因素,即观察 的感知性和思维性。哈雷慧星命名爱滋病病毒疫苗的产生 (4)重复性原则 重复的观察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事物的 印象、增进对事物的了解,因而有利于人 们作出独特见解或发明创造。遗传学家孟德尔为了了解豌豆杂交对 植物性状遗传的影响,整整观察38年。(5)客观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排 除观察过程中的任何先入为见,以防影响 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6)全面性原则 既要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又要观察 事物演变的不同阶段,还要观察它们之间 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有全面清晰的认 识。巴斯德研究炭疽病发现典型性原则 科学观察应当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对象,使观察的

10、结果足以代表同 类客体和过程,使观察所得结论具 有普遍的意义。“孟德尔遗传定律” “规范性”原 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于观察结果,要用规范 性的术语,约定的符号,标准的计量单位处 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绘图、摄影等手 段,完备、详尽地记录下实验的实况。、记忆能力 提高记忆能力,首先要了解良好记忆 的特征;其次要掌握记忆规律;第三要运 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特征:记忆规律:记忆方法:系统记忆法协同记忆法重点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周恩来总理编的省市名称顺口溜:两湖两广两山河,三江云贵吉福安,双宁四台天北上,新西黑蒙青陕甘。 重复记忆法直观记忆法 笔头记忆法 生理节律记忆法 、思维能力 在中文里,思就是想

11、;维就是序,所以 思维就是有秩序地思索。培养思维能力,应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2)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3)积累深入思维的经验(4)建立合理思维的结构(5)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 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 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 的实在因素。 发明创造活动中,不但要注意、观察、 记忆等智力因素参与,以便不放过任何能引 起新发现的线索,进入创造佳境;而且需要 创造者眼明手快、心灵手巧、善于操作,否 则也会陷入“心有余力而不足”的窘况。、操作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必须要形成正确的自学 动机、树立坚定的自学信心、养成良好的自 学习惯、锻练顽强的自学意志、培养稳定的 自学情绪、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培养自学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思考题1、什么是创造型人才?2、创造型人才品质包括那些方面?3、如何培养创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