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8593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细化解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 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 文园地一组成,是一组实施美育的优秀教材。识字1收集了描写 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 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 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秋天的图 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 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 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 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

2、貌而得 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 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 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 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 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 ,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 ,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55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 美,在头脑中

3、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 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 实践本单元重难点:1.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2.会认“宜、层”等55个生字,会写“色、华”等42个生字。3.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识字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本课的三组词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等,使学生感 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2、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认识本课的“宜、层”等生 字。教学重难点 : 1、掌握本课生字的准确读音。2、理解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和

4、丰收的景象 ,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教学建议: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 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拼读。也可以进行开火车等游戏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的读音。2、朗读感悟。在朗读中巩固生字,在朗读中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 好。 1 读书时,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2 边读边想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3 美读,要求读的有感情。 老师也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 朗读,以朗读促识字。3、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自己积累词汇。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在

5、班上展示、交流。识字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宜、实”等生字,做到正确、端正、整洁。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逐步养成积累词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写本课“宜、实”等生字,并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意。教学建议: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1、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学生自主识字,注意在生 活中识字。比如:自制生字卡片、自编字谜、收集秋天的词语等 。2、识字不能孤立的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可通过 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识字。3、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 ,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

6、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 “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4、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 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1 .秋 天 的 图 画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波、浪”等生字。2、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会认“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生字。并会给这些生字组词。教学建议:1、初步识字,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并通过 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2、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 与读词、读句子结合起来。应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

7、的字。如:“燃、勤”与“笼、浪、梁” 。3、要通过组词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 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1. 秋 天 的 图 画 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 再练习背诵。教学建议:朗读本课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1、让学生充分的读、自由的读。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 子读通顺。2、老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

8、生读正确。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勾勒出秋天图画的景象和 色彩。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4、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 天景色的勃勃生机。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 欢。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2.黄 山 奇 石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会认“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等8个生字。并掌握 这些字的音、形、意。2、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掌握“尤、其”等这些生字的音、形、意,并会给这些生字组词。教学建议:1、本课要求认的14个字中,有6个字是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 、形

9、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如:“风景 区、仙桃石、石盘、山峰”等,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注意提示“膊”在“胳膊” 一词中读轻声。2、可用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 识字教学。如:可用猜谜语的方式检测:横山上面三根草(当) 。3、要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如:“区巨、它安”。4、把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的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字义。 2. 黄 山 奇 石 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

10、点: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山石的“奇”。2、将观察图画与熟读课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要让学生在听和读中去感悟,尽量避免抽象的分析。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齐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看图读,要求: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 情。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3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 ,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4、读读、想想、说说,要求:读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奇石 。例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5、

11、表演读,要求: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一样朗读,最好是背诵。6、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取名字,把 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以、娃、好 等十个字。 2、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建议:1.识字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教师归类指导。 用基本偏旁识字,如【粉、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如【 娃、洼】。2.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 “知识“一词中读轻声。.写字时让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 红,第二、三遍写正

12、确,写美观。注意“己”与 “已”的区别。重点指导写你“女”字旁,怒字旁 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 二课 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2.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拓展延伸观察,了解探究植物奥 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建议:1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读,表演读, 还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或是竞赛读,在熟读 基础上练习背诵。2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且结合图画说一说三 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用“画一画

13、”“演一演”的形 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在实践活动中,让同学们互相交流,除了课文中讲到 的,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植物 ,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4. 古 诗 两 首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会认6个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教学重难点:1.会认6个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难点是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建议:1.可采取多种方式认字,如,小老师教认字或小组合作识字。2.要求写的字可用分析字形活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识记,3.朗读前了解是人情况,听老师范读,感

14、受古诗的韵律美。学生自己 模仿读,读准字音,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美读品读,体味诗情。 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会认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会认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难点是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建议:1.本课时要认的字可集中学习,可利用偏旁的表功能识字, 还可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众人读,结合图画理解字义。然后 用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巩固重点指导写好“木”字旁,注意“木” 字的捺在“木”字旁里变成了点。2.朗读时可师生交换,双向反馈。教师可启发想象,让学生 感情品读,体会诗句意思和坐着的思

15、想感情。最后向学生推 荐课外的描写秋天的故诗,也可鼓励学生可课下自己搜集, 背诵积累。 语文园地一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运用方法认字、写字。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1.会认6个字,会写几个带“木”字旁的字。2.培养日积月累的好习惯。教学建议:1.要求会认的字可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在基本掌握的情况下 ,用“开火车”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2“.我会写”中的字,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然后引导 学生再写出一到两个这样的字。第 二课 时教学目标:1.会读生词,自悟、合作、交流,积累词汇。2.会背儿歌。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日积月累的好习惯。2.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培养语感,感受和体会儿歌明快的节 奏和和谐的音律。教学建议:1.我会读:要让学生自己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接力 读,分小组读,竞赛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词造句, 在读词语与运用词语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语言。2.读读背背:这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注意启发学 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心情,鼓励学生背诵。儿歌中的“庄家” 高粱“”葡萄“三个词,“稼”“梁”“ 萄”读轻声。“黄澄澄”的“澄“ 、”红彤彤“的“彤”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