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802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2 2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2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2:2013-10-21 21:26:53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2 接: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1.作文音像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又不是机械地照搬生活,而是经过取舍、剪裁,使内容显得更为典型。例如拔河一课,几个拔河的特写镜头就很典型:小孩子鼓起腮膀,竭尽全力争取胜利,胜利后高举双手,欣喜若狂。典型的内容增强了形象感染力,虽然学生见过拔河比赛,但是在群体的比赛中,往往忽视对典型人物的形象观察,放大的特写镜头使学生印象更深,看了后写出的文章就

2、更具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重视开放性, “活”中求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教学要实现由“封闭”转向“开放” ,首先是教师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二是作文内容向生活开放。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 ” “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要引导学生到社会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生活的天地有

3、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也有多广阔。喜欢的游戏,做了写;平时的观察,记了写;生活的见闻,听了写;好看的书,读了写;精彩的电影,看了写。让孩子写出诚实的话,不要怕孩子写错了话。三是作文形式向多元开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开放型的作文教学课。如高谈阔论演讲课,读书心得汇报课,生活见闻交流课,情境创设写生课,奇妙想法评价课,读读听听修改课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四是作文评价方法要开放。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评价的过程也应该是孩子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合作共事、共同提高的过程。这些“开放” ,为孩子们提供了“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自主作文,这样写出

4、来的作文才不会是大话、套话。 (具体看第 717 页“开放”部分) (2)抒“情”耕一块冶情的沃土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仍然枯燥单调,读来味同嚼蜡,毫无生气。究其原因,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感情。巴金先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感情,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无情,则再美的文字也是苍白无力,再严谨的结构也会不堪一击,再丰富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所以,我们迫切呼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真“情”作文倡导“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 ,探究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写作对象, “写真实

5、生活,展生命轨迹” ,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以下将结合教学谈几点体会:蓄情作文的基石作文不是空船,它承载着思想和情感,船内必须有新货,有真货,这种货的储备是作文的基石,它依赖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用“心”观察。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如,四年级的方颉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的脸有很多变化,像孙悟空一样。 ”当他 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假设想象。引导学生根据某种假设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

6、的。”在作文课上,我播放一组有关世界各地环境污染情况的录相,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环境遭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们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感。然后以假如我是地球村村长 、 宇宙卫士等为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了生动新颖并富有独创性的想象作文。 (2)拓展想象。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进行巧妙地加工、改造、嫁接、重组来塑造新形象,构思新故事。经常进行扩想、续想、补想、改想等想象性作文训练,能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和创造性。铺设情景,指导想象。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是要

7、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产生种种天方夜谭、奇特怪异的想象。如:一次自习课时,学生们正在专心做作业,忽然一只蝴蝶飞入教室,在灯下翩翩起舞。一声“啊好漂亮!”把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吸引到蝴蝶身上,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我刚想发怒制止,突然灵机一动。 “这么漂亮的蝴蝶,它这时来干什么?你想对它说点什么”话毕,学生“来电”了,七嘴八舌,说过不停。有的说:“它看见我们学习紧张,来给我们表演节目,让我们轻松一下” ;有的说:“它是来看我们学习是否专心” ;有的说:“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来给我们讲她的故事”真是无奇不有。于是我顺势利导,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想

8、说的都一一记下来,以一只蝴蝶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等为题,当作一次作文。很快学生就写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抓脑袋、咬笔杆的现象没有了,其效果令人拍案叫好。另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眼前的万事万物,让学生想象像什么?是什么?他们会想象出一些丰富多采、构思奇妙的景物或图画。 借助课文,拓宽想象。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经过认真筛选而成,它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只要我们仔细挖掘,有些故事情节、内容会给读者留下悬念,值得想象。如穷人一课,故事就在“桑娜拉开了帐子”处结束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他们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于是我让学

9、生以桑娜夫妇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为题,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将课文续写下去。这样的作文,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自己的思维构想,故事的发展就会在他们的想象中延伸。这种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创作灵感的发挥。观察图形,任凭想象。想象的基础是表象,而图形则是表象的缩影,是人们最形象直观的表象。同一图形,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可以产生不同想象,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想象,可以培养学生求异想象思维、逆向想象思维,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如:在一次考试时,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将“、”等图形进行组合,再产生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大胆想象、

10、设计,有的想象成一辆汽车;有的想象成未来的建筑物;有的想象课桌椅等等。这样的想象任意驰骋,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渐渐提高。展望未来,憧憬想象。想象来源现实生活,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线索,想方设法超越现实。往往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憧憬的神奇色彩,对未来生活信心十足,我们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没有美好的想象就没有新的创造,就没有美好的现实。如写15 年后的我时,我先出示一张自己上小学时的照片,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15 年前,我 11 岁,在小学。那时,老师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他们知识渊博,很有爱心,深受同

11、学们的爱戴。当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你们的老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15 年后,你们又是怎样呢?这时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眼想象 15 年后自己的情况。接着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做宇宙飞船,解开宇宙之迷;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它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变换角度,换位想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去观察、思考、探索,有时会产生奇迹般的惊讶。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12、同。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假如我是 。要求学生变换角度,设身处境,把自己当作是邱少云或文中的“我” ,来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变换角度想象。又如学生对学校有什么建议,就可以让学生写假如我是校长 ,用不同观点产生不同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可以增强学生认知感。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只要我们教师经常潜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创造力就会不断提高。 (3)编童话想象。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幻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假想的故事。指导学生编童话,必须以观察为前提,以阅读

13、为基础,以想象为主线,以情感为动因,以语言为凭借。改编童话,推陈出新。童话故事最能贴近儿童的童真世界,童话里蕴涵的哲理能让他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小朋友们都爱听、爱看童话故事,可以说,童话故事总是伴随着他们成长的。因此,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长期积淀的这些童话基础,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推陈出新。在指导学生阅读星星和月亮这篇童话故事时,我让他们谈谈读后感,大家都觉得童话里月亮不仅外表美,而且心地善良,而星星沾了别人的“光”还自以为是。我借机诱导:假如换个角度大胆想象,还可以怎样改编?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有的与同桌交头接耳地讨论,有的凝神思考,有的奋笔疾书一会儿,一篇篇迸发着智慧火花的童话写出

14、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得意地说着自己改编的童话故事。有的写月亮的高傲与星星的谦虚,情节创意和范文截然相反;有的写月亮星星和睦相处,交相辉映,给地球妈妈带来了光明学生们打破思维的定势,改编出的童话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学生就容易放飞想象,创造出更好的童话作品来。续编童话,延伸拓展。童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每一位小朋友,有的童话让他们读后意犹未尽,老师应注意把阅读和作文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或对童话内容进行深加工,或对童话的情节进行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如学完骆驼和羊一文后,我让学生变向思考,再造想象。

15、想一想,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事情会怎样?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都认为他们会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帮助。接着我启发学生:它们会怎样互相帮助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把它写成一篇童话。又如学完坐井观天这篇童话后,让学生拓展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后,如果跳出井外,又将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有的学生写青蛙经历了许多奇遇,增长了不少见识,从此乐不思蜀,不想回井底了。有的同学则想象:青蛙出了井口后,看到撒满农药的稻田,臭气熏天的河水,而自己又处处遭受到人类的捕杀,根本无栖身之地,便无奈地发出感叹:还是井底好!通过这样续写童话,不但让学生对课文蕴涵的哲理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创

16、编童话,展示个性。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马斯洛说:“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 ”可见学生的创造力之强,他们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以想象见长的优势,设计多种训练的形式,引导他们在作文天地里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指导学生“创编童话,展示个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索:a、词语联想写童话。采用“词语麻辣串”的形式,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联想、想象可能发生什么事,用这些几乎毫不相关的词语编成童话;采用“东东、蚂蚁、牛奶”写一篇童话;采用“树桩、小鸟、沙漠”写以环保为主题的童话,教育同学保护环境,爱惜生命。b、创设情景写童话。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和情感相溶合的产物,创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编写童话更是如此。我们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创造性思维。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