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第2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48170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学第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世界经济学第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学第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学第2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 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第一节 对周期性理论的若干分析q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q长波理论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v四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v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v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变形 v经济危机仍是再生产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v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 基础 v区分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中间性经济危机区分周期性经济危机 和中间性经济危机 v相同点 危机都表现为生产过剩的危机 危机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引起的 v不同点 危机的强烈性 危机的普遍性 危机的周期性 危机的同期性长波理论v康德拉季耶夫第一个提出的长 波理论 v熊彼特的长波理论 v当代西方长波学派可分为

2、三大 流派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q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q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v经济恢复和调整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 纪50年代中期) v经济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 到70年代初) v经济发展转折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到 1983年) v走出“滞胀”,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1983年至今)与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 机相联系的世界经济的四个特点v战后工业生产增长比战前快。 v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工农业生产还要快 。 v战后经济增长迅速有它的物资基础。 v经济结构、部门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3、周期性经济危机 第一次:1948-1952 第二次:1957-1958 第三次: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第四次:1973-1975 第五次:1979-1982 第六次:1990-1993 第七次: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第三节 关于美国新经济的几个问题v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v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v新经济形成的原因 v新经济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理论 失效 v21世纪初美国经济增长滞缓和衰退的原 因分析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涵义v所谓“新经济”,实际上是指在技术创 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信 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并以 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美国新经济“新

4、”在何处v“一高二低”的并存现象是最佳经济 发展模式 高经济增长率 低通货膨胀率 低失业率 v在新经济时代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 推动力是知识经济美国三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比较经济增 长率通货膨 胀率失业率传统经济发展时期 高(低 )高(低 )低(高 ) 经济滞胀时期低高高新经济时期高低低时期指标工业化时期和新经济时期 投入要素的比较v工业化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是资本 和劳动 v新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知 识经济新经济形成的原因v信息业的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 v经济一体化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v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外资金的支持 v政府调控功能的极好发挥21世纪初美国经济增长 滞缓和衰退的原因分析v符

5、合经济周期长波理论 v没有出现新的创新 v财政预算平衡和需求减弱第四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周期和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v非同期性和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 加强的趋势。 v经济危机冲击力不如战前。 v危机期间物价继续上涨。 v战后没有爆发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非同期性和同期性相互交 替,同期性有加强的趋势v非同期性 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地位不一样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 度不一样 其他因素 v同期性 区域性经济集团进一步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冲击力不如战前v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 政策措施 v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 v非同期性因素危机期间物价继续

6、上涨v垄断价格的作用 v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的作用战后没有爆发严重 的货币信用危机 v与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严重有关 v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 措施有关 v与垄断企业自有资本份额增大有关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概述 经济周期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能力下, 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模型以非线性的储蓄 和投资函数,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 动态化,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周期理论。基本假设 卡尔多将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 ,并且这三个阶段具备不同的边际消费 倾向和边际投资倾向。如下:基本假设 表明在较高和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投资曲线较 平坦,边际投资倾向较小,原因是较低的国民收入 水平

7、意味着经济萧条,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扩张时 ,不能引致多少投资;较高的国民收入意味着经济 繁荣,充分就业的限制使厂商无法扩大投资。同时 ,在较高和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储蓄曲线比较 陡峭,边际储蓄倾向比较大,原因是,经济萧条时 ,人们为了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不得不大量提取储 蓄,而且越来越多的失业工人的收入来自于失业救 济,因而储蓄将大量减少;相反经济繁荣时,高水 平的国民收入将导致储蓄大幅度增加。在这两种国 民收入水平之间,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将投资和储蓄函数结合起来可以得到下图,从图 中可以看到,当收入处于Y2、Y3之间以及Y1以 前区间时,投资大于储蓄,收入Y有增加的趋势 ;当收入处于Y1和

8、Y2之间以及Y3以后的区间时 ,储蓄大于投资,收入有减少的趋势。所以B点 是一个不稳定点,但收入处于Y2和Y3之间的时 候,均衡点将是c点,收入提高到Y3;当收入处 于Y1和Y2间的时候,收入将下降到Y1,均衡点 是A点。基本假设1. 投资和储蓄除了与收入有关以外,还和资本存量相关。较高的资本存量对应着较低的投资,这是因为资本存量的增加带来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反映在投资曲线上即投资曲线向下移动;但是较高的资本存量还会带来较高储蓄,因为社会经济财富增加了,反映在投资储蓄曲线上就是曲线上移。模型分析 在第一个阶段 ,设国民收入 趋于B点所表示 的均衡国民收 入水平为最高 点,这时收

9、入 或者产量为最 大均衡水平, 投资也处于高 水平。模型分析 第二阶段,由于第 一阶段国民收入的 增长,带来了投资 增加和资本存量增 加,所以一方面投 资曲线向下移动; 另一方面,储蓄曲 线向上移动,使得B 、C两点开始接近, 国民收入趋于下降 ,直到B与C重合时模型分析 第三个阶段, B点C点重合以 后,无论从哪 个方面看,储 蓄都大于投资 ,所以收入有 减少的趋势, 直到均衡点落 到A点。模型分析 第四阶段,A点时国 民收入降到最低点, 经济处于谷底。但是 ,机器设备总要更新 ,投资也将开始增加 ,投资曲线随之向上 移动;同时资本存量 减少使储蓄曲线向下 移动。模型分析 第五阶段,随 着储蓄曲线上 移而投资曲线 下移,使A、 C两点开始接 近,国民收入 水平趋于增加模型分析 第六阶段,当A点和 B重合时,无论从哪 个方向偏离均衡水平 ,都是投资大于储蓄 。收入有增加的趋势 ,均衡点重新回到C 点。于是,又重新开 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