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4080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__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 本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1、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截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3、现代人所说的“检讨书”在古代皇帝的

2、笔下就是“罪己诏” 。其实,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康熙皇帝罪己诏:(康熙十八年因地震) “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 ”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4、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5、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

3、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6、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7、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8、 唐律疏议记载

4、:“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9、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1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是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

5、抑商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道题 4 分,共 48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2 分,注意:1、答题格式准确,有提示语言

6、;2、答案呈现要点化、序号化;3、不要长篇大论;4、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13、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材料三 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7、而不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6 分)(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6 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6 分)“14、 (34 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

8、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日:“论语 ,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 (2 分)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8 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6 分)(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6 分

9、)姓名_班级_考号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3 题:(1)提出“仁 学,提倡“为政以德” 。 (6 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6 分)(3)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性。 (6 分)14 题【考点】明清进步儒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中要结合明朝政治状况分析;第(2)问首先要理解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天下昌明的表象就是有良好的社会风俗。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士人有廉耻” “ 天下有风俗” “ 立天下之人伦” “ 有政事有国家”概括。第(3)问

10、从“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主张取先秦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把孔孟之道视为儒学根本;第(4)问联系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进行分析。【答案】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理学僵化,统治者厉行文化专制;西学东渐(12 分)(2)表象:风俗。 (2 分)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8 分)(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2 分)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 分)(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 (2 分)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