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09954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建筑史有关论文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邓松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2012 级建筑学 3 班邓松山- 1 -斗栱演变与建筑文化斗栱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件值得我们细细地研究 一番。然而我们又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斗栱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能以小见 大并联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这将使斗栱的演变也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在对待像 斗栱演变这种局部问题和中国建筑文化这样全局的大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先 来回顾一下宏大而复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上下 5000 年悠悠岁月里萌芽、形 成、发展和成熟的自然过程。 总所周知,迄今发现最早的建筑遗址是是河姆渡原始村落遗址。也就是那 个时候中国的建筑开始了那绵延几千年的演变。到了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

2、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使建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 的第一个高潮。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兴起了规模空前的 建筑活动,例如筑长城、修驰道、开灵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等。汉代的统治 者进一步营建大规模的宫殿、园囿和陵墓。中国建筑设计到了汉代,由于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从出土的的汉画像石、画像砖和 陶屋明器来看,当时的木结构技术已渐趋成熟,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 种主要木架构已经形成,并且能够建造木建筑。而在时候斗栱已经普遍使用。 另一方面,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这也使得建筑规模 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其总的风格是豪放

3、朴拙。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代建筑的风格特 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代 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 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宋代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上较为衰落 的朝代,但在经济、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更有很大进步,这 使得宋代的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 巨大的建筑了,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 筑。同时各地还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元代的中国是一个由蒙古统治者建 立的疆域广

4、大的军事帝国。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 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明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 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规模宏大, 气象雄伟。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和技术。官式建筑形 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 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清代作为中国最 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建 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这对斗栱的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我 国古代建筑具有大气、轴对称、庭院式布局和包涵“天

5、人合一”思想的特点。 在论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很难把斗栱的演变从中抽离。因为是它 们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详细的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斗栱。斗栱, 是由方形的斗、升、栱、翘、昂组成。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 较大建筑物的柱与阑额的过渡部份。它在中国古建筑中有着三方面的作用。第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栱传给柱 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第二,它向 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中国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2012 级建筑学 3 班邓松山- 2 -西周至南北

6、朝斗栱优美、壮观。 第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 饰性构件。换言之,斗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的重要结构构件是联结 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的托架。其最初是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的需要, 即将屋顶大面积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子上,使屋架在承受水平外力的同时又具 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抵御地震和台风等灾害。然而明以后, 斗栱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由简到繁的纯装饰性活动。这正应正了前文的论述。随 着建筑文化倾向转向华丽精巧,斗栱已经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功能美。 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斗栱的起源的说法不一。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 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

7、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 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栱。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 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 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一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 的铜方案上有斗和 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 也有大量斗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以及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 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栱承托檐 檩,各个斗栱间互不相连。汉朝时期斗栱的结构和形态更加丰富。其多样化多 表现于

8、栌斗。其形态至少有五种,分别是一斗二升,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两 侧附加支点承托,重 叠多重横拱,横栱形 状有平直形的“枅” 、 弓形的“栾” (曲枅) 、 折线形、曲线形的异 形枅。此时的斗栱还增 加了减少弯矩和剪力的 作用。 柱头斗栱在发挥 承托和悬挑作用的同时, 由于扩大了支座,增添 了支点,改善了节点构 造, “可以增加梁身在同 一净跨下的荷载力” 。从 而有效地缩短了梁构件 的计算跨度,明显减少 了构件的弯矩应力和剪 应力。随着建筑物柱 间距的增大,为争取檐枋的跨中支点, 建筑中又逐渐形成了补间铺作。山东日照两城山画像石中,已显现出额枋上设 置叠涩形补间的形象。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栱

9、,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 字拱的斗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两晋南北朝时期 斗栱的主要分件斗与栱的形式,逐渐趋于规范。其补间铺作的构造与形式, 继承汉代的传统并加以改革与创新,出现了华拱与“人”字拱两种。这些补间 铺作均不出跳,其作用只限于增添檐枋的跨中支点,以减少檐枋的弯矩和挠度。 人字拱也由直线逐渐 演变为曲线,表现出对斗栱艺术效果的积极追求,作为结中国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2012 级建筑学 3 班邓松山- 3 -佛光寺大殿斗栱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栱构构件的斗栱逐渐增强了审美的装饰作用,并已经用两跳的华拱承托出檐。 二为唐代至元代。这 个时期斗栱的主要特 点在于柱头斗栱所

10、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 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 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 这时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 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 ,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 整体性起关键作用。晚唐时期的佛光寺大殿除了在第四跳上多了一个新构件 耍头外,其外檐也采用了四跳的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斗栱,檐口挑出约 4 米,充 分显示了斗栱出跳支持深远出檐的结构功能。从这个实例看,唐代斗栱一般都 较为硕大,起着重要的结构

11、性和支撑性作用。我们从佛 光寺大殿可以看到,它的外 槽柱头铺作和内槽柱头铺作, 都有柱头方和扶壁拱重叠成 井干状。这种重叠的柱头枋 左右连接形成了内外槽的两 圈纵架,把柱头铺作,连同 转角铺作、补间铺作在左右 方向拉结起来。同时,在内 外槽铺作之间,也采取了两 个拉结措施,第一是以明乳 栿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插入外 槽柱头铺作和内槽柱头铺作, 形成第二跳华拱,第二是以 素枋的前端插入外槽柱头铺作,引 出第四跳华拱,尾部插入内槽柱头铺作, 形成第四跳华拱。这样,通过明乳栿和素方的上下两层连接,是外槽与内槽之 间有了拉结的横梁。通过上述纵架连结,整个内外槽铺作组成了坚实的如同水中国古典建筑史课程论文2

12、012 级建筑学 3 班邓松山- 4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檐斗栱平框架的铺作层。这个铺作层,上承屋架层,下接柱网层,对保持殿堂型构架 的整体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唐代斗栱普遍壮硕,雄伟,这些斗栱不仅在做法上、 组合上显现合理的力学关系和清晰的结构逻辑,而且在造型上形成了合理的、 规范化的形式。这位宋代营造法式的编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宋营 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 五代时期的建筑斗栱没有很大的改变,其仍然沿袭唐代斗栱风格,雄浑大方、 简洁明快、技艺统一、格调高迈、华不纤巧,斗栱在整体布局中变化多种多样, 错落有序、别开生面。宋(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

13、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 时期,这时期的斗栱形象开始走向柔美绚丽,一般用料较小“整个铺作的组合 比较复杂,斜拱开始普遍使用,其斗栱的作用开始减小,趋于装饰性。宋代建 筑的主要代表是山西太原晋祠的圣母殿。 三为明代至清代。明清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由易腐蚀的 夯土、木材逐渐被砖石所代替, 这使得屋檐悬挑的深度明显减 小。当挑檐桁挑出距离相应收 缩时,整个斗栱尺度也显著缩 小,其结构性能亦逐渐退化。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建筑斗栱 的特征还有乳栿变成挑尖梁。 尺度硕大的挑尖梁不是插入, 而是压在柱头科斗栱上,梁头 直接承托正心街,尖梁所取代, 外檐斗栱的悬挑功能明显退化。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

14、那样 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 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 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 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 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斗栱的演变史不光是斗栱自身的起源、发展、成熟和转变的过程,它更是 建筑文化、建筑形式演变的一个缩影。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明白一种文化 尤其是像口口相传的传统建筑文化的演变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 处于其中的斗栱的演变不过是文化演变的一种变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将斗栱过 的这种由最初的功能需要变化到装饰需求的过程放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去考 量,对于很 我们都能给出科学、合理、正确的解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2. 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陈明达 文物出版社 1981 年 4.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马炳坚 1991 年 5.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楼庆西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