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09824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王丽珍(山西大同雁北师范学院 037000) 摘要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信 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课程顺利开设的重要模式。为保证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的有 效作用,必须充分发挥评价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本文从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的学与教的 两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价,同时设计了可供评价参考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学习评价;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活动教学模式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 效模式,该模式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特

2、征,又适合其工具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尤其适合当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与活动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的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出发,从学与教两个 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评价, 以便充分发挥评价、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一、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概述一、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概述信息技术活动教学模式是在具体分析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学习者特征和学习 任务的基础上,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课程整合、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协作、创新学习等思想为指导,构建出的 一种新型活动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依据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开展的过 程,

3、是为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 介的学生主题性活动项目及方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 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 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 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其具体模式图如下:具体来讲,该模式的操作步骤是:一、教师分析信息技术活动目标。二、设计具体的整合活动任务。三、教师呈现活动任务。四、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自主活 动设计。五、小组协同学习。六、学习交流与

4、成果展示。七、教师总结评议。八、 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起指导、咨 询作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依 靠信息技术的帮助,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的知识和体验性的知识,课内与课 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活动任务,最大 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实现多学科、多知识的整合。 从活动空间来看,活动教学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选择在课堂内 或课堂外进行,也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进行,同时学生也可以广泛地选择活动内容, 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内容上看,活动教学主要是学

5、生以直接经验 的形式来掌握的融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 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亲身探索的机会。二、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二、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根据以上活动教学模式的特征,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该采取活动过程评价 和活动成果评价两部分。通过考核和评价可以掌握科学的数据,了解教与学两个方 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过 程评价考核的内容应以考核学生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活动 成果评价考核的内容应以考核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本着

6、 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考核的方式应灵活多样。 1.活动过程评价 在活动过程评价中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以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的原则, 活动课的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在评价中,要以人为 中心,反对就事论事。二、体验分享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活动中,通过学生喜 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意见和看法,将个人的 收 获转变成大家的共同精神财富。三、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个体评价和集体中互相评价相结合;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不 仅要评价个人和集体在活动中的表现,还应对活动的组织工作参与评价。四、非等 级

7、评价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上进 心,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评价过程中具体应做到:采用口头评价或口语评 价法,不采用等级评分法。评优不评劣。遵循以上评价原则,具体活动过程可参照 表1。2.活动成果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成果评价的任务主要以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的特点,应采用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和 综合性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即采用体现形成性的考查方式和采用体现总结性的考 试方式两种形式。 考查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了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 后,检查后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

8、调整教学起点、教学进度 或改进教学方法,是形成性评价。教师可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对象及教学媒体的不同而灵活地采取考查方法。考查的基本方法有:课堂提问、书 面答题、作品评价、上机操作等,集中体现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形式,一般是在期中、期末或本学科结业时进 行,是总结性评价。考试结果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和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 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的考试可分为答题和上机操作两种。对于基本知 识或基本概念可以用卷面测试的方法来考核;对于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可以用上机 操作测试的方式来考核。 考核标准可按等级划分学习成绩水平:一、基本知识可分

9、为了解、理解、应用 三个层次。对基本知识达到了解水平层次的要求是,能够记住或复述已学过的信息 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对基本知识达到理解水平层次的要求是,对已学过的信息技 术知识及操作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判断或直接运用。对基本知识达到运用水平层次的要求是,能用新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 下的简单问题。二、基本技能可分为初步学会、学会、比较熟练三个层次。对基本 技能达到初步学会水平层次的要求是,能进行速度较慢的上机操作(允许有若干错 误)。对基本技能达到学会水平层次的要求是,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 作。对基本技能达到比较熟练水平层次的要求是,能进行水平较高的、熟

10、练的操作。三、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三、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活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 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信息技术活动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高信息化教育低上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信息技术活动模式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 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一、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 养。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 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三、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的

1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四、活动模式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信息技术 学科和课程整合的特点。 2. 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活动任务的设计及导入) 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信息技术活动课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正确 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动任务的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 科学性与人文性,同时要具有层次性,适合由于条件差异而引起的学生学习起点的 不同。通过活动任务的导入,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开展活动的情境,从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 语言的启发性、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性,鼓励学

12、生进行自主活动的设计,积极开展 探究活动,出色地完成任务。 3.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活动课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 的发展。因此,活动课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一、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 积极参与活动课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 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 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活动课教学。二、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 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 有

13、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三、学 生在信息技术活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四、活动 课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由于信息技术基础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 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不应“填平补齐”,而 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4. 教学效果 活动课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 现: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 识结构的形成、基本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

14、的形成。二、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 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 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根据以上原则,制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模式教学评价表,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动课教学评价标准只是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只是从宏 观层面给予指导,不能直接作为信息技术活动课教学评价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 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郭善渡.探究式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EB .中国教育科研网 2 梁樱花,张靖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2001,(9):24- 25 3Peggy M.N.Pang,David W.L.Hung, Ac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CBT and E-Learning. 4 Xiaodong Lin, Designing Metacognitive Activities ,ETR&D,No.2.2001 收稿日期: 2002-8本文原载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3期545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