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09737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韩建宏 孙珏 刘龙民 石晓兰 韩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200062【摘要摘要】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期为期 2 月,称为“小学期” ,主要安排各 种实践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结合学生基础,探索了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 教新模式;本文从 5 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带教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见习带教Innovation on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HAN

2、Jian- hong, SUN Jue, SHI Xiao-lan, HAN Ji. TCM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Putuo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tiy of TCM, 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 A school year is divided into three terms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2- month-the tired term is also called micro term, in which practice cou

3、rses are scheduled. Basing on our actual conditions and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we innovated a new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and report our practi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培养临床中医师的摇篮, “早临床、多临床”是培养中医临床医师的重要传统指导思想之一,中医课程多与临床密切结合,小学期集中见习即

4、针对中医学的教学特点而设立。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小学期为 5 月 16 日7 月 16 日,为期2 月,主要安排各种实践课程;为落实上海中医药大学“做实”小学期见习工作的精神,我们在往年工作的基础,根据我院为综合性医院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实中医学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小学期见习教学工作。1. 多层次教师带教普陀区中心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中医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尝试了多层次带教。1.1 专家门诊带教我们利用专家门诊资源,安排见习学生每天上午轮流去主任或副主任医师门诊侍诊,每位同学均有 1-2 次机会随专家学习,每位专家每次带教 2-3 名同

5、学,专家诊务繁忙,不可能每个病例均详细讲解,但病例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临床学习资源。学生如是说:“与普通门诊的病人相比,这里的病人更多,疾病种类也各不相同,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是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病等等。老师对疾病的掌握、汤药的配伍加减让我非常敬佩。 ”1.2 主治医师带教普通门诊见习由高年主治医师带教,每位老师带教 2 名学生,普通门诊时间略充裕一些,带教老师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中医的四诊、辨证、立法、选方、用药知识;督促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并把先前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并教学生如何临床实践应用。学生体会也如此:“老师在帮病人治病,我在一边迅速地翻书,翻来翻去,最后腿上、桌子上、手里

6、全都是摊开的书” , “以前舌象都仅在舌诊图集上见到,此次门诊我们看到了花剥舌、裂纹舌、气虚淡白胖大的舌、阴虚色红瘦小的舌,甚至阴虚夹湿的舌等等。对舌诊的方法有了实际了解运用的机会。 ”1.3住院医师带教病房见习由住院医师带教,主要的是将所学中医基础、诊断、方剂、中药、中医内科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加以提高。在病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患者,能全面了解一个疾病发生发展,学生了解真实的医院和真实的医生。学生也是这样认为:“我们现在的见习不一定要像实习生那样很多理论知识都已经掌握,它的主要目的是意识到理论联系临床的重要性和难以逾越性,如何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这次见习我们能够学会

7、诊断治疗的步骤过程、一些技巧、一些注意事项,能把我们大一和大二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运用到诊断治疗的过程中。 ”2. 多途径带教为了弥补临床医生带教的局限性,我们安排了学生观看国医大师讲座录像、在读博士生讲课、优秀实习生交流,全方位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2.1观看名医讲座录像我们先为同学播放了录像京都名医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的简历,并重点介绍了他以其精湛的医术为我国“神州六号”宇航员保驾护航的事迹,学生了解了这位名医之后,更激发了对中医浓厚的兴趣,然后播放王绵之教授的讲座中医辨证论治与遣药组方 ,本讲座王绵之教授结合自己的学医、临证、教学、读书、中西医结合等多方面深入浅出谈及自己对中

8、医的体会。这是一份珍贵的中医文献,观看后带教老师根据讲座内容,向同学提问,引发深一步的思考、讨论。同学都受益匪浅:“由于我们刚学习过方剂,所以不论是看他的书还是视频,在听其讲解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有了思考的基础了,所以结合中药单味药的功效主治,去思考他方子中的加减和运用,不仅学到的是方剂和中药在疾病中的治疗功用,更学到了老先生辩证施药的思考方式和判断疾病的思路。”2.2博士生讲课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有助教任务,我们安排在读博士研究生为同学们小讲课,内容以基础结临床为主,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有强调了在临床中应用。同对此感觉收获很大:“由于四诊的内容在中医诊断学基础课上详细地学习过,所以小讲课时再学起印

9、象更为深刻,结合想起临床遇到过的一些实例,更有助于理解。例如涩脉常见于动脉硬化病人,而弦脉则常见于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等,这些与临床疾病结合的知识点,对我来说是一大收获。 ” 2.3与实习生交流老师和同学交流或多或少会有点说教的味道,为了更平等的交流,我们安排了在我院优秀中医专业实习学生和学生们交流,内容涉及见习注意事项、见习阶段学习技巧,见习纪律等,内容多样,形式活泼,交流热烈。同学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自己积极主动学习,要多学多问,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来告诉你要做什么,要懂得自己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多实践。 ”3. 依学生基础带教我们带教的见习同学有二年级和三年级两类学生,他们的基础并不相

10、同,因此我们设计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也有所区别。3.1 教学查房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们了解到学生并没有学习过中医内科学,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我们教学查房重点在中医四诊的实践和辨证、选方用药。对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内科学的同学,带教从疾病的角度出发,强调病因、病机变化过程、诊断、治疗、预后调护等内容。学生感到“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了解了查房的大致过程和内容,四诊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体现出来,而中西医结合鉴别、诊断、治疗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3.2 病例讨论二年级学生病例讨论按照传统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内容有一定难度,我们开展了以方剂应用为中心的病例讨论,学生后来

11、体会也很有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病例讨论。三个迥异的病案。在经过一段热烈的讨论以后,我们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给予总结,三个病案都用桂枝汤。 ”三年级学生病例讨论重点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同学也确有收获:“看来四大经典还是缺一不可,更不能死抱一本中内书往病证上套” ,在病例讨论教学结束后还有同学会继续发电子邮件和老师交流她对该病例的个人看法。4. 共享收获临床见习中每位学生的所见所学都不相同,我们组织学生座谈一起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这样同学的见习收获就会倍增。 “大家在一起学习和分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要虚心的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在别人的经验中,能用的我们就尽

12、量放在脑子里并加深理解。在这些过程中是有点累,但还是很高兴的。 ”-这是我们学生的感受。5. 个人体会反馈见习带教的中心是学生,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我们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个人见习体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不拘泥与格式,唯一的要求是“真实” 。本文的全部引文均来源学生的真实的个人体会,学生的感悟让我们也很感动。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其他方面他们也有很多收获。5.1医德熏习医学生的医德培养靠课堂教学决定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熏习,润物于无声。学生如是说:“其实这两周的见习,也让我的心中有了一些感动,这感动源自于我的带教老师对病人的悉心关怀。他们标榜了我心目中医生的形象,就是那种好多病人都

13、在说你真是个好医生的形象。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你治好了他们的病,还有一部分是源于医生的那份真诚的医人之心。因此,他们的医术和医德都是我在未来道路上学习的榜样。 ”5.2职业理想虽然学生见习时间不长,但见习所见所闻确定格了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印象,影响他们对未来从业道路的选择。学生感悟出的医生崇高、医学神圣、坚定信念让教师也动容“这两周的时间中,更多的我觉得是为我们迷茫的心找到一条坚定的道路,它更坚定了我们为祖国医学发展与传承的信念;看着身着白大褂的一位位医生兢兢业业为病人解除痛苦,它也成为我今后学习的动力。学医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我想这一定会让我坚定的走下去。 ”6. 小结虽然学生对我们带教的评价都很正面,但我们毕竟没能力带给他们精英式教育,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学生的体会结语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感到此次见习实践活动是十分成功的,虽然紧凑的安排让短短的两周显得十分短暂,但在紧凑的过程中亦留给了我们思考、遐想、探究的空间,让知识在其中升华,智慧在其中闪耀,让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最终完善每个见习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和医德素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