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4606581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精品专供)(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1.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阐释列宁对社会主 义与市场关系的有关论述。 2.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理解毛泽东论 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二)考纲呈现 1.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3.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一)课标要求 课标与考纲解读(三)学习提示1.通过引用史料,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正确评判。2.结合论十大关系的相关阐述,分析对于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以及对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考点

2、梳理与突破考点一、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考点梳理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2)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1)认识的发展: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一直把商品货币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场。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并号召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2)评价: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个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二)题眼

3、突破 罗斯福新政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1)相同之处: 都是在极为困难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重大经济调整政 策,是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通过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 干预经济,都极大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及勇于创新的精神,自觉运 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2)不同之处: 应对的具体问题不同。罗斯福新政应对的是生产相对 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应对的是社会 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从属的经济形态不同。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下的政策调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 提下的政策调整,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政

4、 策调整。特点不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影响、结果不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美国得以形成,并且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1 材料一 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

5、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材料二 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材料三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1923年起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三个材料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解析 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以及意义,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结合历史知识,不难看出材料是在讲述苏维埃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根据识记的内容,可以

6、得出答案。答案 (1)材料一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人民不满意,生产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材料二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人民情绪高涨;材料三反映尽管遭遇灾害,但国民经济依然快速发展的事实。(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重大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迁移训练1 如何评价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答案 (1)在新经济政策前,列宁主张消灭商品经济 。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 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不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不存在商品 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商品货币应该是社会 主义社会的对

7、立物。 (2)但由于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所以列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提出了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 转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3)列宁的上述认识体现了他从苏俄的实际出发,对如 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给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新经 济政策前列宁的认识,也要看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评价。考点三、四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考点梳理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1)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

8、调动国内外的 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2)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 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 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 生产,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要按照农轻重的秩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 有可靠的基础。 为改变历史形成得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战备需要,要 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使我 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必 须加强经济建设。(3)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

9、。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好的东西都要学,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毛泽东坚持了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了斯

10、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存在的原因,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存在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4)价值规律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二)题眼突破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的认识苏俄当时的生

11、产力水平 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 条件商品市场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消灭 商品经济政府直接控制商业 政府调节商业)列宁自由竞争时代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 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马克思背景主要观点大跃进,人民公社尝试的失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但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毛泽东苏联经济建设与50年代的争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

12、本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持着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斯大林例2 毛泽东指出:“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相反,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还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也还不可能废除。”“斯大林说,苏联的特种的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这看来很不妥当。它的活动范围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有些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等生产资料是属于商品的。”根据材料回答:毛泽东如何分

13、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解析 在材料中毛泽东提到:只有,只有,只要,这些都说明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性, 与斯大林的观点进行比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商品经济存在 的必要性。因此解答本题要从毛泽东与斯大林观点的比较以 及毛泽东自己的观点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这一问题上,赞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的观点, 即承认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 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但又认为斯大林的说 法不完整。因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密切联系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毛泽东认为,即使 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

14、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 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可能依然存在。这就从 生产力这一最终根源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迁移训练2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 民挖得很苦。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 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 ,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 ,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 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

15、原则。” 材料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党中央 把推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来认识和把握。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和不同时期、阶段的主要矛盾,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 思想转变,预示着我们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从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阶 段。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 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毛泽东的要求,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 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简要说明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关系的哲学 依据。

16、答案 (1)为了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毛泽东 提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 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不能只顾一头,必 须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个方面。无论只顾哪一头, 都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据 此需要正确处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 化。 解析 此题综合以上框题的知识进行考查,协调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好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第(1)问结合教材的语言进 行简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价值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此题具 有一定的探究性,从哲学的角度对价值规律进行解读。 专题知识建构 专题随堂演练1.列宁要消灭资本主义,却又允许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是 为什么?答案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 本主义,主张最终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