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6426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15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_部分1(共计312页)(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组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主要内容第一章 信息系统及管理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第一节 信息及其度量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第三节 信息系统和管理第四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第五节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第一节 信息及其度量本节内容:一、信息化概览二、信息的概念三、信息的度量 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一、信息化概览

2、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和 信息。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开发、利用前两种资源 上取得巨大成功,其结果是创造了工业时代。当今,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 们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一、信息化概览 -2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 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产品 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难以触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演化和转型。在这过程中,整个社会通过普遍地采用 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信息 资源,使

3、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一、信息化概览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信息化浪潮一 浪高过一浪。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通常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1995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提出了建 设全球信息社会的目标。1999年美国又进一步推出“21世纪信息技 术计划”,加大了对关键信息技术的研究投 入。一、信息化概览 在这场“世纪角逐”中,我国也不甘示弱。 我国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指出:“开发信息资 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曾先后指出:要进一步把大力推广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提到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 术对经济的倍增作用”;“要把

4、信息化提高到战略地 位上来,要把信息化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针 ”。信息化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 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经济增 长。一、信息化概览 信息化对国发经济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方面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如下图所示。其中计算机 在管理方面的应 用占到全部应用 的 70 %。由此 可见 “管理信息 系统”的重要 性。一、信息化概览 我国自1983年大力推广微型计算机应用以来,“管理信息 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迅速。1986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93年成立了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1994年组成由24个部委局参加的国家信息化联席会议,

5、 统一领导与组织全国信息化及重点工程建设;“八五”期间国家开发了一批大型信息系统,其中有:国 家经济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银行电子化业务管理 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安信息系统等。1993年又开始实施以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和 金税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金”字号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发 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目前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已从管理层的信息管理向 决策层的信息管理发展,应用水平日趋提高。二、信息的概念 - 1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的特征1.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气 温自然信息遗传密码生物信息企业报表管理信息事物不停变化(时间、地点、程

6、度、方法 )二、信息的概念 2数据的定义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 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 图形等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 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 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 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 景和目的。 二、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分类 - 按照管理的层次 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 按照应用领域 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 按照加工顺序 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7、等 - 按照反映形式 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二、信息的概念 4信息的性质1. 事实性;2. 时效性 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到利用的时间 间隔及其效率;3. 不完全性 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 部得到的,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只 有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4. 等级性 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 级和作业级5. 变换性 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 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6. 价值性 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 因而是有价值的。三、信息的度量 - 1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 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消除

8、的不 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发 出的信息量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 零。 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 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三、信息的度量 - 2可以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例如,现在某甲到1 000人的学校去找某乙 ,某乙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该学校的1 000人。当 传达室告诉他:“这个人是管理系的”,而管理系 有100人,那么,他获得的信息为100 /1 0001/10 ,也就是可能性空间缩小到原来的1/10。通常,我们不直接用1/10来表示信息量,而 用1/10的负对数来表示,即log1/10 log10。 三、信息的度量

9、- 3信息量的单位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是二进位制数字 Binary digit的缩写)。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 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量的定义公式可写成:H(x)P(Xi) log2 P(Xi) i1, 2, 3 . , n这里: Xi代表第i个状态(总共有n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H(x)就是用以消除这个系统不确定性所 需的信息量。三、信息的度量 - 4例如硬币下落可能有正反两种状态,出现这两种 状态的概率都是1/2,即: P(Xi)0.5这时: H(x) P(X1) log2 P(X1)P(X1) log2 P(X

10、1)(0.50.5)1比特。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 1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区别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 对思维的管理。 知识的定义 - 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 在社会的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 知识的特点 - 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共享,可以越过时空传递,可 以重复使用,可以再生。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 2知识管理需要弄清(1) 本单位需要什么知识?(2) 知识在哪里?如何获取和挖掘知识?(3)如何传播?如何共享;如何有效利用;(4) 如何创造新的知识(5) 如何存储、更新和保护知识等等。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本节内容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二

11、、信息系统的类型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 1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 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的分类自然 系统人造 系统复合系统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2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目的性 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 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 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 活动 (物流 资金流 事务流 信息流) 的 管理、调节和控制。二、信息系统的类型(一)作业信息系统作业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 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

12、有关的数据库。通常 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业务处理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二)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 )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 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 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 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创始于1946年(一)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Systems简称 EDPS)(1) 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2)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13、期)(二) 管理信息系统(三) 决策支持系统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2(四) 信息系统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是网络化1991年,Internet对社会开放。1993年WWW(万维网)在Internet上出现,为信息 系统的网络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正从企业内部向 外部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虚拟企业、网上谈判支持系统等许多新的概念。电子商务的概念还在从商务活动进一步拓宽,出现 了政府管理中的电子政务,教育领域中的电子教务( 远程教育),医疗领域中的电子医务(远程医疗) 等。第三节 信息系统和管理本节内容: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二、 信息系统和管理的

14、关系 (一)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二) 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 能的支持(三) 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成为企业的重要财富和战略性资源。这与当代管理环 境的重大变化紧密相关。1.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信息使空间变小,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日益 弱化。今天成功的企业都依赖于其全球运作的能力。2.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正面临新的经济改革,从工业经济转 向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服务经济,即一个以知识为基础 的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 和应用。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信息系 统的支持。

15、二、 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 1信息对于管理之重要在于“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 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4)支持计划的优化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1)不用设立很多管理层(2) 非专业化分工,各部门功能互相融合交义。(3)便于上下级沟通。二、 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2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1)行为控制(2)人员素质控制(3)质量控制(4)库存控制(5)生产进度控制(6)成本控制(7)财务预算控制(8)产量、成本和利

16、润的综合控制(9)资金运用控制和收支平衡控制第四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本节内容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二、决策的科学化三、决策问题的类型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 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情报活动阶段 2)设计活动阶段 3)选择活动阶段 4)实施活动阶段二、决策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三、决策问题的类型 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第五节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 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