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6392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历史复习技巧: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四种方法第一:习惯扪心自问学与问马一浮先生说:“善问者,必善学;善学者,必善问”。钱基博先生说:“读史之大病,在记忆史实,而不深究其所以。”本人说:学后,先问自己,再问别人(他问)。自问问什么?(一)三个层次:(1)是什么;(2)为什么?;(3)还有 什么?(二)六个“W”: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回忆洪业先生在燕京大学 历史系的授课时提到:洪先生曾开宗明义说,历史是什么?只 要你抓住英文里的五个W,就基本抓住历史了。即,who, when,where,what,how,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周先生后来补了一个 why(为什么这 样做)。第一层次:是什么

2、? 自然经济是什么?(必修二第11页的”知识 链接“)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了 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 的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例说明第二层次:为什么?1.学生常问: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吗?为什 么?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 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 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 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 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 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 景下,而自然经济

3、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2.必修二教材P34页有这样一段话:“鸦片战争后, 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 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 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 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因 此而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怎样理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结论的呢?农民和手工劳动者纷纷破产,耕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第三层次:还有什么?1.必修二教材第三页导语中说:”千百年来,中 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那 么,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1)

4、地少人多是导致小块土地占有的自然因素; ()中国家产分割法和继承法中“多子均分”的制度 ,造成土地零星分散状况严重。 ()封建时代的农民不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一般 都是穷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比较贫乏,他们不 可能购买或租用大片的土地; ()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小块土地经营是一种最有效的经营方式。在顾炎武著的日知录纺织之利中有这样一些 记载:“华阴王弘撰著议,以为延安一府,布帛 之价贵于西安数倍,既不获纺织之利,而又岁有买 布之费,生计日蹙。按盐铁论曰:这民无 桑麻之利,仰中国丝絮而后衣之,夏不释复,冬不 离窟,父子夫妇,内藏于砖室土圜之中。崔寔政 论曰:仆前为五原太

5、守,土俗不知缉绩,冬积草 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2.导语中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 经济的基本形态“,是不是古代汉族人居住的地 区都存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从以上材料看其实不然,“边郡之民,既不知耕,又 不知织”(顾炎武语)不一定都存在自然经济。第二:善于触类旁通学与思梁启超先生说:一个问题或现象,可以分作内外 两面观察,首先要问题或现象的内容全部清楚; 其次要问题或现象的外圜,就是周围有关系的事 物全部清楚。前面的可以叫做本通,后面的可以 叫做旁通,本旁通都彻底以后,才不至于偏陋拘 虚,好像庄子所说的一区之见。“触类旁通”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 ;旁通:相

6、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 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试举一例说明:例一:中国农业问题本通旁通中国 农业农业古代史上农业(耕作技 术;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灌 溉技术)英国 农业农业圈地运动;租地农 场;农产 品商品化 (必二P96);农业 国为工业国; 近代史上农业(自然经 济破坏;农产 品商品化程度高 ;民生主义;土地革命等)美国 农业农业必二P111汽油拖拉 机;传统农业 向现 代农业转 化 现代史上农业(土地改 革;三大改造;论十大关系 ;人民公社;农村纠“左”; 农村改革等)日本 、俄 国改 革份地、废除 领主土地所有 制其他例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外) 民族觉醒历

7、史(中外) 外交政策历史(中外) 市场发展史(中外)第三:学会“化零为整”(学与思 )梁先生又说:“如何读历史,才能变死为活,才能使 人得益,依我的经验,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鸟瞰 式,一是解剖式。”鸟瞰式,这种方式在知大概。令 读者于全部书或全盘事能得一个明了简单的概念, 好像乘飞机飞空腾跃,在半天中俯视一切,看物摄 影,却及其清楚不过。又可以叫做飞机式的读史方 法。解剖式这种方法在知底细。令读者可一章书或 一件事能得一个彻始彻终的了解。好像用显微镜细 察苍蝇,把苍蝇的五脏六腑看得丝丝见骨。这种方 法又可以叫做显微镜的读史方法。旧课程复习化整为零(解剖式)新课程复习化零为整(鸟瞰式)举例:唐朝

8、历史(化零为整) 鸟瞰式解剖式唐 朝 历 史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 和统治时间最长的 王朝之一( 618_907)(政治)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前期(618755 ) 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后期(755907 ) 分裂割据,国力日衰(经济)曲辕犁;均田制;土 地兼并;渠堰使官职;立井水 车、筒车。丝织作坊、丝绸之 路;制瓷业。俞大娘航船;商 人活跃;“草市”与“夜市”;长安 、洛阳与扬州。 (文化)科举制的影响;开始 使用火药箭;雕版印刷术;书 法;山水、文人画;杂技歌舞 ;唐诗。其他例子 王朝历史(西周、西汉、唐、宋、明清) 国别史(英国、日本、美国、德国、俄国 ) 时代史(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十

9、九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冷战时期等)第四:寻找用武之地思与考调动与运用知识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能力。说文解字:“考者老也”。(一)教师陪练课堂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积极性。(举两例说明)学林轶事:北大名教授吴组缃当年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内容 是:“现在我给你们两个判断,你们看那一个正确:一个判断 是吴组缃是人,另一个是是吴组缃是狗。”同学们自然回答 前一个判断正确,可钱理群反诘说:”第一个谁虽正确,但是 毫无价值。第二个判断尽管错误,但是它逼着你去想,吴组 缃是狗吗?谁骂他是狗?为什么只骂他不骂别人呢?这一想 就会产生很多可能性,会有创造性“。漫画:和珅兼并土地这

10、是1950年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 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高彩官 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探讨题:两张图片中的人物都脸带笑容,他们为什么这 么开心? 图片1中的笑反映了农民有了一定的生产资料,地权与劳动者的 结合(农民土地所有制)(19501952年);图片二的笑反 映了贵族官僚贪欲的满足(土地兼并,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材料一:1876年费城第三届世博会: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 代表参加。博览会上,中国展馆精心的布置,以浓郁的中 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一座木质大牌楼向北而建,上 书“大清国”三个字,对联一幅,曰“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 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顿。”横批为“物宝天华”。中国 参展的

11、商品共计有720箱,6801种,价值约白银20万两。 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 品中推为第一。 材料二:1926年费城第十六届世博会:该会上,中国以生 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及 翡翠等展品为主,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并在各个奖项的角 逐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问题: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中国手工业的 主要特点。1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2规模不断扩大,手工工场和工厂并存3生产工艺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4布局广泛并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知识迁移,由近及远 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二)学生自练适当做些材料新颖、 设问有味、层次不一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