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与工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6371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书法与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清代书法与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清代书法与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清代书法与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清代书法与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书法与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书法与工艺(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书法与工艺清代书法与工艺清代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帖学清代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帖学书法与碑学书法彼消此长,各领风书法与碑学书法彼消此长,各领风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清初书法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清初书法仍承继明代帖学的余绪,代表书家仍承继明代帖学的余绪,代表书家为由明入清的王铎、傅山、八大山为由明入清的王铎、傅山、八大山人等人。由于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人等人。由于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致使清代前期董书弥漫书坛,为一致使清代前期董书弥漫书坛,为一般帖学书家顶礼膜拜。加上科举制般帖学书家顶礼膜拜。加上科举制度强调规范的书法,遂使度强调规范的书法,遂使“馆阁体馆阁体”大为流行。清代中期,乾隆偏爱

2、赵大为流行。清代中期,乾隆偏爱赵孟頫书体,推动了帖学的继续流行,孟頫书体,推动了帖学的继续流行,但但“馆阁体馆阁体”的进一步发展,也使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帖学更趋式微。这一时期的帖学名帖学更趋式微。这一时期的帖学名家有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家有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另外,别具一格的画家书法纲等;另外,别具一格的画家书法亦有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书亦有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书法家看到了帖学的日益颓靡,而开法家看到了帖学的日益颓靡,而开始提倡碑学,是为碑学书法的滥觞。始提倡碑学,是为碑学书法的滥觞。清代中后期,借助金石考据学的学清代中后期,借助金石考据学的学术成果,加上阮元、包世臣

3、等人在术成果,加上阮元、包世臣等人在书法理论上的倡导,书法家竞相以书法理论上的倡导,书法家竞相以碑学为宗,碑学书法风气大开。碑碑学为宗,碑学书法风气大开。碑学书法家努力突破帖学的樊笼,以学书法家努力突破帖学的樊笼,以借古开今的精神和注重表现个性的借古开今的精神和注重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在篆书、隶书等方面取书法创作,在篆书、隶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重要代表是邓得了巨大的成就,其重要代表是邓石如与伊秉绶。石如与伊秉绶。清代初期的书法清代初期的书法清代初期的书法仍延续明代帖清代初期的书法仍延续明代帖学余绪,但面貌截然不同。一些由学余绪,但面貌截然不同。一些由明人清的书法家主要承接的是明末明人清

4、的书法家主要承接的是明末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人的书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人的书风,或虽不无董其昌影响却擅于脱风,或虽不无董其昌影响却擅于脱化,以个性鲜明、直抒胸臆、豪放化,以个性鲜明、直抒胸臆、豪放朴拙的行草书风擅名当时,重要书朴拙的行草书风擅名当时,重要书家有王铎、傅山、八大山人等,但家有王铎、傅山、八大山人等,但这一路书风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路书风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多数文人书法家则由于康熙酷爱大多数文人书法家则由于康熙酷爱董其昌书法,而将董书奉为典范,董其昌书法,而将董书奉为典范,代表书家有所谓代表书家有所谓“康熙四大家康熙四大家”笪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等。重光、姜宸

5、英、何焯、汪士鋐等。由于科举制度对书法的特殊要求以由于科举制度对书法的特殊要求以及求仕的需要,明前期的及求仕的需要,明前期的“台阁体台阁体”书法演化为此时的书法演化为此时的“馆阁体馆阁体”而盛而盛行开来,代表人物有行开来,代表人物有沈荃沈荃等人。面等人。面对帖学书法的渐趋式微,清初已有对帖学书法的渐趋式微,清初已有一些书法家开始致力于汉碑,试图一些书法家开始致力于汉碑,试图以汉隶的遒健朴厚纠正帖学书法圆以汉隶的遒健朴厚纠正帖学书法圆媚靡弱的流弊,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媚靡弱的流弊,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隶书名家,如郑簠、朱彝尊等。隶书名家,如郑簠、朱彝尊等。王铎、傅山与八大山人王铎、傅山与八大山人 王铎王

6、铎(15921652 年年),字觉斯,河南孟津,字觉斯,河南孟津人。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人。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人清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工古文、人清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工古文、诗、书、画,书法于楷、隶、行、诗、书、画,书法于楷、隶、行、草诸体无不擅长,而以行、草书成草诸体无不擅长,而以行、草书成就最高,终其一生坚持就最高,终其一生坚持“一日临帖,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一日应索” ,书学积淀甚厚。他的行、,书学积淀甚厚。他的行、草书宗法草书宗法“二王二王” 、米芾等人,把这、米芾等人,把这一路尺牍书法拓展为巨幅大轴,用一路尺牍书法拓展为巨幅大轴,用笔或方或圆,时见折笔顿挫,结字笔或方或圆

7、,时见折笔顿挫,结字奇崛险茂而富于变化,章法恣纵错奇崛险茂而富于变化,章法恣纵错落而不失法度,笔势连绵流畅而大落而不失法度,笔势连绵流畅而大气磅礴,于秀逸婉转之中追求刚健气磅礴,于秀逸婉转之中追求刚健豪迈、苍郁雄畅的豪迈、苍郁雄畅的“气骨气骨” 。作品有。作品有行书诗翰四首卷行书诗翰四首卷 、 草书杜诗卷草书杜诗卷 、临古法帖临古法帖等。等。傅山傅山(16072991684 年年),字青,字青主,号真山、石道人、松桥老人等,主,号真山、石道人、松桥老人等,阴曲阴曲(今山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明亡后,着朱人。明亡后,着朱衣、居土穴,自号朱衣道人。他与衣、居土穴,自号朱衣道人。他与八大山人都是著名

8、的遗民书画家,八大山人都是著名的遗民书画家,也以行草书擅名,在书风上与王铎也以行草书擅名,在书风上与王铎一样都追求一样都追求“气骨气骨” ,强调直抒性情,强调直抒性情,傅山还明确提出了傅山还明确提出了“宁拙毋巧,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安排”的书法美学观。他兼擅篆、的书法美学观。他兼擅篆、隶、楷书,从二十岁左右即开始临隶、楷书,从二十岁左右即开始临学晋唐楷书,后来因为得到赵松雪、学晋唐楷书,后来因为得到赵松雪、董其昌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董其昌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仿并能乱真。但很快他又意识到此仿并能乱真。但很快他又意识到此种方法容易使

9、书法坠人软美浅俗一种方法容易使书法坠人软美浅俗一途,因此改学苍劲浑厚的颜体,终途,因此改学苍劲浑厚的颜体,终于自成一家。作品有楷书于自成一家。作品有楷书逍遥游逍遥游 、隶书隶书七律四条屏七律四条屏 、行书、行书丹枫阁丹枫阁记记 、草书、草书高适五律高适五律 。其行、草。其行、草书用笔之纵横遒迈,结体之宕逸浑书用笔之纵横遒迈,结体之宕逸浑脱,情感之狂肆真率,风格之古拙脱,情感之狂肆真率,风格之古拙苍劲,无不是其审美意趣的体现。苍劲,无不是其审美意趣的体现。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书法筑基亦广,虽的书法筑基亦广,虽然受董其昌影响,但因不同时期师然受董其昌影响,但因不同时期师承与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面貌

10、。承与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面貌。他善用秃笔、藏锋,与其绘画一样,他善用秃笔、藏锋,与其绘画一样,非常讲究章法布局,其行草书的字非常讲究章法布局,其行草书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白疏匀,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白疏匀,字字独立,大小疏朗有致,书风或怪字独立,大小疏朗有致,书风或怪伟峭拔,雄健恣肆,或简静沉着,伟峭拔,雄健恣肆,或简静沉着,圆浑古淡,作品有圆浑古淡,作品有草书联草书联 、 河河上花图卷题跋上花图卷题跋等。等。帖学诸家与馆阁体帖学诸家与馆阁体 清初帖学清初帖学书法的主流风格浸淫于书法的主流风格浸淫于“二王二王”直直至董其昌流美灵秀娴雅的书风之中,至董其昌流美灵秀娴雅的书风之中,没有更

11、大的突破,书坛最为流行的没有更大的突破,书坛最为流行的是所谓是所谓“馆阁体馆阁体”书法。书法。 “馆阁体馆阁体”追求追求“乌、方、光乌、方、光”的书写效果,的书写效果,字如算子,端正拘谨,千人一面,字如算子,端正拘谨,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没有生气,致使帖学书缺乏个性,没有生气,致使帖学书风日趋靡弱妍媚。皇帝对书法的喜风日趋靡弱妍媚。皇帝对书法的喜好,导致了从学子到官吏无不以工好,导致了从学子到官吏无不以工书为尚,以能书邀赏,书家遍及朝书为尚,以能书邀赏,书家遍及朝野,代表人物是康熙的书法老师沈野,代表人物是康熙的书法老师沈荃。荃。沈荃沈荃(16241684 年年),字贞蕤,字贞蕤,号充斋,华亭

12、人,顺治年间进士。号充斋,华亭人,顺治年间进士。他擅长行楷,出入米芾、董其昌,他擅长行楷,出入米芾、董其昌,所书端正严肃、雍容娴雅,然而缺所书端正严肃、雍容娴雅,然而缺少变化。康熙御制碑版、殿廷屏障、少变化。康熙御制碑版、殿廷屏障、御座箴铭等,多命沈荃书写,名盛御座箴铭等,多命沈荃书写,名盛一时。一时。清初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以清初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以“康康熙四大家熙四大家”为代表,他们虽能于馆为代表,他们虽能于馆阁体帖学中有所变化,但仍受帖学阁体帖学中有所变化,但仍受帖学局囿气质柔秀,面貌相类,缺乏刚局囿气质柔秀,面貌相类,缺乏刚健的风骨和强烈的个性。健的风骨和强烈的个性。笪重光笪重光(16231

13、692 年年),字在辛,号江上外,字在辛,号江上外史,江苏句容人。史,江苏句容人。姜宸英姜宸英(16281699 年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间,浙江慈溪人。何焯何焯(16611723年年),字屺瞻,号义门,江苏苏州人。,字屺瞻,号义门,江苏苏州人。汪士鋐汪士鋐(16581723 年年),字文升,号,字文升,号退谷,苏州人。他们均为进士出身,退谷,苏州人。他们均为进士出身,或任官吏,或任编修,皆著述宏富,或任官吏,或任编修,皆著述宏富,均以楷、行书有名于时。笪重光的均以楷、行书有名于时。笪重光的行草书出入苏、米、董之间,纵逸行草书出入苏、米、董之间,纵

14、逸潇洒,尤擅长小楷,法度谨严,笔潇洒,尤擅长小楷,法度谨严,笔势圆劲。姜宸英的书法由米芾、董势圆劲。姜宸英的书法由米芾、董其昌上追晋人,清逸秀俊,气度娴其昌上追晋人,清逸秀俊,气度娴雅。何焯于书法外又精于经史考订雅。何焯于书法外又精于经史考订与古碑版校勘,其小楷、行书,端与古碑版校勘,其小楷、行书,端重遒丽,气韵不俗。汪士铉书法学重遒丽,气韵不俗。汪士铉书法学赵孟顺、褚遂良,瘦劲疏朗,晚年赵孟顺、褚遂良,瘦劲疏朗,晚年亦慕篆隶。亦慕篆隶。清初隶书名家清初隶书名家 清初的郭宗昌清初的郭宗昌著有著有金石史金石史 ,万经著有,万经著有分隶偶分隶偶存存 ,顾蔼吉著有,顾蔼吉著有隶辨隶辨 ,他们已,他们

15、已开始重视金石碑版,特别是隶书。开始重视金石碑版,特别是隶书。当时擅长隶书的书法家有郑簠、陈当时擅长隶书的书法家有郑簠、陈恭尹、朱岷、朱彝尊、王铎、傅山、恭尹、朱岷、朱彝尊、王铎、傅山、王时敏、周亮工、程邃、王澍、巴王时敏、周亮工、程邃、王澍、巴慰祖等人,其中以郑簠、朱彝尊影慰祖等人,其中以郑簠、朱彝尊影响最大。响最大。郑簠郑簠(16221693 年年),字汝器,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今南京)人,收藏人,收藏古碑甚富。他的隶书初学明末宋珏,古碑甚富。他的隶书初学明末宋珏,20 年后以为年后以为“去古渐远去古渐远” , “乃学汉乃学汉碑碑” , “沈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沈酣

16、其中者三十余年” 。其隶。其隶书主要取法书主要取法曹全碑曹全碑 ,并参以行草,并参以行草笔意,风格绮丽飘逸,奇宕飞扬,笔意,风格绮丽飘逸,奇宕飞扬,世人谓之世人谓之“草隶草隶” ,作品有,作品有隶书唐隶书唐诗七绝轴诗七绝轴(图图 5-37)。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 年年),字锡鬯(,字锡鬯(chang 畅)畅),号竹垞,浙江嘉兴人。他是清初,号竹垞,浙江嘉兴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博通经史,精于诗文著名的学者,博通经史,精于诗文书画。他的隶书也学书画。他的隶书也学曹全碑曹全碑 ,严,严谨而秀逸,清新而流丽,作品有谨而秀逸,清新而流丽,作品有隶书联隶书联等;楷书则宗法欧阳询。等;楷书则宗法欧阳询。王时敏王时敏,是清初著名画家,书,是清初著名画家,书法亦很擅长,隶书追秦汉,榜书八法亦很擅长,隶书追秦汉,榜书八分为近世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