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6281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新人教(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思路与方法中考要求学 习 导 航文体知识链接中考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中考热点实战训练中考说明考试目标中明确规定“现代文 阅读能力”中对简单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 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指出议论的观点、材 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能分析关键性词 句,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中考要求知识点复习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 。2、 和 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3、常见的论证方有 、 、 、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是 、 等。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 。论点 论据 论证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

2、喻论证 引用论证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准确 严密立论 驳论 中考热点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3、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层次5、理解文中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议 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6、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或提出自己的 见解如如20032003年中考试题年中考试题( (论点题)论点题)1111题、给本文加上恰当的标题:题、给本文加上恰当的标题:论论_(2(2分分) ) 12题、本文可分为两部分,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 问句形式表达出来。(4分) 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13题: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请你

3、在第段中找出一 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3分) 1414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3分)分)又如2004年中考题11题:删掉第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 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3分) 12题:第至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_的方法。举小凌 的例子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 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 的例子是证明_ 的观点。(4分) 13题:下面这句话摘自第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 的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 则更可爱可羡 14题: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

4、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 再如2005中考题11题:“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3分)12题: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段内容用自 己的话回答。 13题: 第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3分)14题: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段的哪 个句子意思相近?(3分)热点一(论点)题 如2003年第11题、给本文 加上 恰当的标题:论_ 。(2分)答:礼貌(或:礼节、礼仪)又如又如20032003年第年第1414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3分)分)答:讲礼貌要自然、答:讲礼貌要自然、(1

5、(1分分) )注意分寸。注意分寸。(2(2分分) ) 热点二(热点二(论据论据)题)题 又如2004年第11题:删掉第段似乎也 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 (3分)答: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 己高兴”,(2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如2005年第13题: 第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 么?(3分)答: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 又如2004年第12题:第至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_的 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 、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 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_的观点。(4分

6、)热点三(论证)题如2003年第13题: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 请你在第段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3分)答: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 (1分) 以穿衣要合体来生动形象地论证讲礼貌要注意分寸 的观点。(2分,不作分析,只答“生动形象”给1分)答: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2分)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 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 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2分,答“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 及的标杆”也给2分)热点四(结构)题如2003年第12题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来。(4分) 第一部分:_ 第二部

7、分:_答 :一、为什么要讲究礼貌?(2分,答“礼貌的重要 性表现在哪里”给2分;答“礼貌的重要性”等非问句形式给 1分) 二、怎样才能做到有礼貌?(2分,答“如何才能 做到有礼貌”给2分;答“怎样掌握礼貌的分寸”给1分;答“ 掌握礼仪要注意的问题”等非问句形式给1分) 再如2004年第13题:下面这句话摘自第段。请在句 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 可爱可羡答:诚然(或:虽然、固然) 然而(或:但是) (各1分) 热点五例如2005年第11题:“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 指哪些?(3分)答: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 又如2

8、005年第12题: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 ?根据第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答: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每个 要点1分) 再如2005年第14题: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种说法与第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3分)答: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 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热点六例如2004年第14题: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 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 你是如何看的?(3分)答:示例:“为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 进取,而是要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

9、要 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 。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所具有的 人生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03年中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1-14题(12 分)只有内在品格确实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 。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爱重一 样。 深入观察人生会看出,获得赞扬之道犹如经营致 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话所说:“薄利才能多销。”同样, 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 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 。因此,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 正如

10、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 四方的推荐书”。 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 为人只要不粗忽,他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模仿别人的优点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现过于做作,那就 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言谈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 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 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也 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是别人也放弃 对他的尊重。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 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 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 中要善于找到一种

11、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好 又是最难的。 要注意在亲密的同伴之间应保持矜持以免被 狎犯。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这样会倍 受敬重。事事都伸头的人是自轻自贱并惹人厌嫌的。好心 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而并非你 天性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略示还有 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经过思考。即使对很 能干的人,也不可过于恭维,否则难免被你的嫉妒者看作 拍马屁。在面临大事之际,就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否则将 如所罗门所说的:“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总而言之,礼 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

12、讲 究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选自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有改动) (2004年中考题)为你自己高兴(12分) 刘心武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 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 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 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 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 :“我活得挺自在乙我为自己高兴”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 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 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 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

13、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 醇厚的快乐! 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 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 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 人生!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 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 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 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 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 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 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咸和日 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

14、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成 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 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 的一种。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 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 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 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 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 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 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 ;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 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 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2005年中考题)读书的“坎儿” (12分)有大学生问2003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 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