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4606370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东三省二模试题》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汉代扬雄法言·学行中有“师者,人之模 范也”。这里“模”、“范”源自A古代教育的模式B宣传社会行为的榜样C官学考核的定制D制造器物所用的模型25“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 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 人应是 A孟子B泰勒斯 C韩非子 D达尔文26徐光启农政全书载有:“海上(松江府一带 )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 不止百万亩。”说明当时 A粮食作物比重下降 B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 C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D棉纺织业是税收主要来源27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 学者来校讲座。讲座

2、的题目包括了:变革世界的 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 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 主题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经济危机的出现28梁启超在给康有为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 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 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 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 此药,万不能愈此病”。其中“病”和“药”分别指A奴隶性;自由 B专制;共和 C奴隶性;科学 D腐败;民主2920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 :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 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

3、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 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下列不属于“沉重 失望”的是 A军阀混战日盛一日 B尊孔读经成为潮流 C君主专制愈演愈烈 D政党政治沦为工具30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是指出:“这 一派学说,不再奉行自由市场为经济的最佳圭臬 ,转而私下与非共产党劳工运动性质的温和社会 民主主义主张相结合,有时甚至建立长久的联系 。”作者在这里所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中国改革开放31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 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照片 D红卫

4、兵方阵高举“毛主席万岁”标语的照片32图9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 线”(Smiling 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 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图9 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BB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CA曲线说明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压力加大 DB曲线说明科技含量提高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3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 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 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 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 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 处

5、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 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 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中国的丞相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B C D34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 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 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图10可判断,出 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C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 图10 中国和印度利用外资情况对比35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 “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

6、侵略与侵略的斗争 ,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 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 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 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 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 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B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40(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就是交托给他的政权;一种必然永远不会终 止的统治权,并且他由于这种权力才在圣

7、经中不仅 被称为神父而且也被称为君王;这个王国的职务不 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给神父,以便使 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 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 教皇的;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应当受他的支配,像 受耶稣基督本人的支配一样。因为,那些关心人生次要 目的的人们,必须服从他这个关心最高目的的人,并受 他的命令指挥。(意大利)阿奎那(约1225年1274年)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奎那的政治主张中王权与教权 的关系。这与中国汉朝董仲舒的政治主张在内容和实质 上有何相似之处。(10分)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

8、权皆出 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 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 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 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 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力全部交给国家,国家 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应有唯一 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最严厉

9、的 处罚。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民主政体的 界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这一社会行使全部的职能。 我相信,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 自由最相合的政体。在民主政治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 之权绝对地转付于人,以致对于事务他再也不能表示意 见。他只是把天赋之权交付给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他是 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仍然是平等的,与 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 实在说来,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荷兰)斯宾诺莎(1632年1677年)著神学政 治论(2)对比材料一,概括斯宾诺莎政治主张的特 点。(12分) (3)对比材料二、三,概括17世纪东西方两位 思想家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1

10、7世纪东西方两 种相似的思潮在西方引发了社会变革,而在中 国却没有,试分析其原因。(15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俄国封建社会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关系成 熟和过时的农奴制瓦解,构成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主线。社 会劳动分工深化和国内市场发展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机 器取代手工劳动标志着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俄国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终于使俄国在19世纪50年代徐徐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帷幕。 张广翔19世纪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俄国工业化道路研究之一 材料二 事实上,在1825至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 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他(亚历

11、山 大二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意义更重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0分) (2)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如何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甚至比 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更重大”。(5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91年宪法节选 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不可剥夺的和不动移的;主权属 于国民;任何一部分人民或任何个人皆不得擅自行使之。 政府是君主制;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在他的统辖之下由部长 和其他负责官员按照下面

12、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在法国,没有比法律的权力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根据法律 来治理国家,并且只有根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 吴绪等选择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十九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 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创 始的事情任何一个自觉地对待历史的人都会说,法国革命虽 然被粉碎了,但它毕竟是胜利了,因为它为全世界奠定了曾是无 法消灭的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基石。 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1919年5月)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法国革命怎样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基石? (10分) (2)为什么列宁称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

13、自由的基石“曾”是无法消灭的 。(5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 ,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要,香薷 、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 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 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四时用药例 材料二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年十四发愤读书, 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时珍晚年学尤笃,昼夜不辍,自号濒湖山人。著医案、迈 所馆诗集、唐律脉诀、五脏图传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诸 书。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

14、艺文志·李时珍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时珍用药的哲学思想。(5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二中对李时珍评价的观点是否 正确?为什么?(10分)题 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 案DCBBACCBCABB40(37分) (1)主张:王权依附教权。(3分) 内容:君权神(天)授;(3分)此资料来源:中学 实质:维护最高统治者利益。(4分) (2)国家权利是每个人赋予的天然权利;(3分)国家权利 至上;(3分)提倡民主政治;(3分)提倡自由(3分)。 (3)相同之处:反对专制统治;(3分) 没有引发相同的社会变革的原因: 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分)

15、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分)封建正统思想 仍占据主导。(2分) 西方: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分)资 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2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 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 统治受到冲击。(4取2,得2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广到俄国;(2分)俄国资本主义 工商业(生产力)发展迅速;(2分)农奴制开始瓦解;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熟;(2分)阶级矛盾尖锐;(2分)克里 米亚战争失败的刺激 (2分) (2)含义:在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 人,(2分)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压倒多数(大多 数)的人口。(3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推翻封建专制制度(2分),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分)宪法强调主权在民;(2分)规定君主立宪制政体;(2 分)明确了法律至上的原则(2分)。 (2)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方式确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 制度;俄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5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顺应自然规律,(3分)天人相应整体观(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