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6333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足太阳膀胱经(重点) 35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足太阳膀胱经n【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n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n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 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 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n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n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 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 向下,出于外踝后,沿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n【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目、头、项、背、腰、下 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 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 织器官病症。n

2、【腧穴】本经单侧67穴,穴起睛明,止于至阴。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n n 黄帝内经上说,膀胱经有问题的人会 发热,穿厚衣服也觉得冷,流鼻涕,头痛, 项背僵硬疼痛;眼珠疼痛得好像要脱出来一 样,颈项好像被人拉拔一样难受,腰好像要 折断一样疼痛,膝弯部位好像结扎一样不能 弯曲,小腿肚像撕裂一样疼痛,股关节屈伸 不灵活;癫痫、狂证、痔疮都发作了;膀胱 经所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足小趾更不能随 意运动。n n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 炎、哮喘、肺炎。n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 二指肠溃汤、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 、胆囊炎。n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

3、炎、闭经 、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 糜烂。n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 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1.睛明n【定位】目内眦角 稍内上方凹陷处。n【主治】 目赤肿 痛,流泪,视物不 明,目眩,近视, 夜盲,色盲等目疾 。 急性腰扭伤, 坐骨神经痛; 心 动过速。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睛明穴:眼睛小卫士n 上学时,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其中有一节就是 揉按睛明穴。睛者,眼晾明者,明亮;从此名就可得 知该穴有明目的功效。针对病症视力下降,眼周皱纹,黑眼圈,眼充血 ,眼红肿,青光眼,白内障,遗尿,多尿,急性腰扭 伤。n 取穴:眼内角的外上方凹陷处,鼻根与眼角

4、的中 间点。n 治病小贴士:此穴是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阳 跷脉、阴跷脉五条经脉相会之处,所以此穴不仅能通 络明目,还可治疗腰肾、膀胱的疾病。4风门(Fngmn) 足太阳、督脉交会穴n【定位】当第2胸 椎棘突下,旁开 1.5寸。n【主治】感冒 ,咳嗽,发热; 项强,腰背痛 。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 n风门穴:自然护肤品n 听其穴名就可知道,它也是人体抵御风邪侵袭的 一个重要屏障。n 针对病症感冒咳嗽,皮肤干燥瘙痒,过敏性病症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破伤风等。n 取穴: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都是风邪所 致,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

5、等。风门 穴能够疏风解表,因此对于各种过敏性疾病有很好的 抗过敏和止痒功效。常常按揉此穴还能增强人体免疫 力,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5肺俞(Fish) 肺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3胸 椎棘突下,旁开 1.5寸。n【主治】咳、 喘、咯血;骨 蒸潮热,盗汗; 腰背痛。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肺俞穴:护肺要穴n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会 百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所有与肺有 关的疾病,包括皮肤瘙痒、色斑、粉刺等病症,都可 取肺俞穴来治疗。n 针对病症:粉刺,黄褐斑,咳嗽,发热,呼吸困 难,青春痘,全身困倦,皮肤干燥瘙痒,自汗盗汗等 。n 取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n 治病小贴士:此穴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支气 管炎、感冒的所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6心俞(Xnsh) 心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5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n【主治】心痛, 惊悸,健忘,失眠 ,癫、狂,痫证; 咳嗽,吐血; 梦遗,盗汗;腰 背痛。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 n心俞穴:护心要穴n 心主血,主神志,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 面,开窍于舌。不仅生理上如血管功能紊乱、面色苍 白等病与心有关,人的精神情绪方面的障碍也与心密 切相关。n 针对病症心慌,心悸气短,心痛,咳嗽,吐血, 失眠健忘,盗汗,癫痫等。n 取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心跳过快、呼吸不畅

7、时,可按压此 穴几分钟,就能重新调整呼吸。心俞穴能养心安神, 长期失眠或者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更适合常常在此穴 按压或者叩击。8、肝俞(Gnsh) 肝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9胸 椎棘突下,旁开 1.5寸。n【主治】黄疸, 胁痛,目赤,目眩 ,雀目;癫、狂 ,痫症;腰背痛 。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肝俞穴:护肝要穴n 肝主疏泄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常常按压 肝俞穴,可以疏肝理气、养血、安神、明目。n 针对病症宿醉,肋部疼痛,视力下降,月经不调,腰背酸痛 ,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神经衰弱,肝炎,失眠,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等。n 取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肝

8、气郁积会导致肋部疼痛,血也无法顺畅流行 ,造成不能养目而出现视力下降,或者血液无法营养面部皮肤 而出现面斑、面黑,还能使月经不调,筋脉不通。因此,按压 肝俞穴理气活血,上面的疾病自然就不见了。9.脾俞n【定位】当第11胸 椎棘突下,旁开 1.5寸。n【主治】腹胀, 纳呆,呕吐,腹泻 ,痢疾,便血,水 肿等脾胃肠腑病症 ;背痛。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脾俞穴:护脾要穴n 脾主运化,统血,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脾和胃合称为“后天之 本”,因此养生保健要健脾,健脾就找脾俞穴 。n 针对病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 腹胀腹泻,呕吐,便血等脾胃肠道疾病.n 取穴:第十一胸

9、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常常按压脾俞穴,可以健脾 化湿、生血运化、养胃补气。10胃俞(Wish) 胃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12 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n【主治】胃痛 ,呕吐,腹胀, 肠鸣;腰背痛 。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胃俞穴:护胃要穴n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可取胃俞穴来保护胃的健康,可行中和胃 ,令其受纳正常、升降有序,从而保证食物 消化吸收功能的完成。n 针对病症:胃炎,胃下垂,腹胀腹痛,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n 取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胃俞穴可健脾和胃、止呕, 从而保证食物被人体正常地消化和吸收。

10、11肾俞(Shnsh) 肾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2腰椎棘 突下,旁开1.5寸。n【主治】肾虚所致的 头昏目眩,耳鸣,耳聋 ,水肿,气喘,泄泻, 遗精,阳痿,遗尿,月 经不调,带下;腰背 痛。n【操作】震动、捶打, 热灸。n1、肾俞穴:护肾第一要穴n 补肾有很多种方法,吃药也行,食疗也 行,气功等锻炼都可以,如果要用穴位来保 养肾脏,那首推的就是肾俞穴。n 针对病症: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尿频 ,月经不调,性欲低下,阳痿阴冷,遗精, 下肢肿胀,缓解全身疲劳。n 取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 处。n n穴位解说:中医里肾为“先天之本”,人的健 康、疾病的发生,都与肾气强弱有关。而许 多疾病或

11、者体虚气弱,也最终都会累及于肾 。所以,要想防病祛病、养生保健,护肾是 重中之重。n 治病小贴士: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肾 俞穴,然后再按压,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如 果取穴的位置正确,按压时脑中会有声响般 的反应。12大肠俞(Dchngsh )大肠之背俞穴n【定位】当第4腰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n【主治】腹胀, 肠鸣,泄泻,便秘 ;腰腿痛。n【操作】震动、捶打 ,热灸。n大肠俞穴:告别便秘n 常常刺激大肠俞穴,可以治疗便秘引起的 诸多疾病。n 针对病症:腰痛,肠炎,痢疾,便秘,消 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n 取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大肠俞穴的位置正好是

12、坐骨 神经的发源地,而坐骨神经的下行路线与足 太阳膀胱经挨得十分近。因此取大肠俞穴, 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13膀胱俞(Pnggungsh )膀胱之背俞穴n【定位】当骶正中嵴旁 1.5寸,平第2骶后孔。n【主治】小便不通, 遗尿,尿频;泄泻, 便秘;腰骶痛。n【操作】震动、捶打, 热灸。n 3膀胱俞穴:男性保健常用穴n 膀胱俞穴对于男性来说,是一个很有用的保健常 用穴,若经常按压此穴,可以预防和减轻前列腺炎。n 针对病症:腰骶酸软或疼痛,盆腔炎,遗精,阳 痿,肠炎,坐骨神经痛,膀胱炎,遗尿,糖尿病,子 宫内膜炎等。n 取穴:平第二骶后孔,后正中线旁开15寸。n 治病小贴士:膀胱周围有直

13、肠,尿道,女性的子宫或 男性的前列腺等器官,因此,膀胱俞穴的治疗范围被 扩大了,不仅仅局限于膀胱或泌尿系统,还可以治疗 遗精、阳痿、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疾病。17委中(Wizhng) 合穴;膀胱下合穴n【定位】在腘横纹中点 ,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 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下 肢痿痹;小便不利, 遗尿;腹痛,急性吐 泻,中暑,丹毒。腰背 委中求n【操作】震动、捶打, 热灸。n委中穴:腰背健康保护神n 中医中说“腰背委中求”,指的就是委中穴了。这 句话是说,凡是腰背疼痛都可以找委中穴来治。n 针对病症:腰背痛,下肢疼痛,肌肉痉挛,缓解 全身疲劳,膝关节周围疼痛,坐骨神经痛等。n 取穴:股二头肌肌腱

14、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膝后部 横纹中点。穴位解说:委中穴是足太阳经上的合穴,而合穴 的经气较为强劲,所以委中穴具有很强的祛风活血、 清热解毒的作用。n 治病小贴士:久坐引起腿部疼痛时,可按压此穴 来缓解疼痛。委中穴除了擅长治腰背痛以外,还能降 血压,治脑后疼痛和脚跟痛。20昆仑(Knln)经穴n【定位】在外踝尖 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处。 n【主治】头痛, 项强,肩背腰腿痛 ,脚跟肿痛;癫 痫;难产。n【操作】震动、捶 打,热灸。n昆仑穴:祛寒止痛n 昆仑穴是一个对老年人很有益处的穴位, 它可以治疗许多老年病,如高血压、眼花、腰 腿痛等病症。n 针对病症:扭伤,脚部浮肿,腰背疼痛, 高血压,失眠健忘,

15、月经不调,遗精,阳痿, 小便频数等。n 取穴:外脚踝正后方凹陷处。n 治病小贴士:昆仑穴为足太阳经上的经穴 ,但此穴位于足踝外侧,极易遭受寒气侵袭, 经气难通畅,就会导致各种疼痛。所以常常按 揉昆仑穴,就是要打通足太阳膀胱经内的经气 ,祛寒止痛。n三焦俞穴:调三焦n 三焦划分为膈之上为上焦,膈与脐之间 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因此,一旦三焦出 现问题,上至心肺,下到肾与膀胱,中还有 脾胃,各种病症都有可能出现。n 针对病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 呕吐泄泻,水肿,尿路感染,腰痛等。n 治病小贴士:三焦俞穴可调理三焦,具 有利水强腰的功效。三焦俞穴:n【定位】该穴位于腰部,当第1 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n【主治】 n 1. 消化系统疾病:肠鸣, 腹痛,腹胀,胃炎,胃痉挛,消 化不良,肠炎;n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水 肿,肾炎,尿潴留,遗精;n 3. 其它:腰背强痛,腹水 ,神经衰弱,腰肌劳损等。n【操作】震动、捶打,热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