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6287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盆腔炎(bid)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为内源性感染(厌氧菌)所致,也可由外源的病原微生物经血液传播、淋巴传播、直接蔓延或上行感染所致。 临床上以发热、下腹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管口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等为主。腹腔镜检查、阴道内超 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1)外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白细胞(WBC)升高,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可增高。(2)宫颈分泌物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3)子宫直肠陷窝直接穿刺液培养:厌氧菌可为阳性。(4)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宫颈分泌液 PCR 检测,可为阳性。盆腔炎(盆腔炎(BIDBID)检查项)检查项: : 1.白细胞(WBC 或 LEU) 2.白细胞分类(DC) 3.嗜中性粒细胞

2、(N)核象变化 4.宫腔细菌培养白细胞白细胞(WBC(WBC 或或 LEU)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 个月2 岁 为(11.012.0)109/升;414 岁为 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DC)(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百分比(常用 1.0 表示 100

3、%)http:/ 0.400.75(40%75),儿童 0.300.65(30%65%)。(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4)淋巴细胞(L):成人 0.200.45(20%45%),儿童 0.30.56(30%56%)。(5)单核细胞(M):成人 0.020.06(2%6%),儿童 0.020.08(2%8%)。 【临床意义】(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2)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 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

4、癌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 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3)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L):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 血性贫血等。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 x 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 j 素或淋巴细胞 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5)单核细胞(M):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减少。无临床意义。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N)核象变化核象变化(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5、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周围血液中幼稚的中性杆状粒细胞(如晚幼粒、杆状核),应为 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 4 叶,为 0.500.70(50%70%)。【临床意义】(1)核左移:幼稚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的 5%,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盛。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 体内有炎症病煳者。中度感染时,白细胞(WBC)数超过 10109/升时,中性杆状粒细胞大于 6%,为轻度左 移;大于 10%,为中度左移;大于 25%,为重度左移。(2)核右移: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 45 叶或更绸(甚者 15 叶)。表示衰老白细胞增多,造血功 能减退,如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5 叶核白细胞大于 3%),则为疾病的危险预兆,预后不良。宫腔细菌培养宫腔细菌培养(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http:/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宫腔感染,多数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原文地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