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6013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课件:第七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9讲 (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第19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城市化的过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对地理环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对城市的影响1.以区域图图或模式图为图为 背景,考查查城市化问题问题 ,考查查频频度高,考查查形式主要为为选择题选择题2.与城市人口流动动、城市内涝涝等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相结结合,考查读图查读图 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查频 度较较高,考查查形式多为综为综 合题题3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4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小时间时间数量规规模功 能工业业革命前少_单单一,多以_职职能为为主工业业

2、革命后_扩扩大扩扩展“二战战”以后继续继续 增加继续扩继续扩 大继续扩继续扩 展,出现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带及_城市政治增加专业化5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二、城市化及其特点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1.概念: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_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_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_活动的过程。非农业城市非农业6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驱动力土地驱动驱动 力含义义因素推力(乡乡村)使人群离开乡乡村的因素A:人口增长长快,对对_压压力大B:_、社会服务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C:_;D: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E:_;交通便捷收入低就业机会多文化设施齐全

3、7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4.特点(1)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_,_出现。(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数量3.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_增加及城市_的扩大。通常以_,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增加大城市带8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深度思考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说出两者的区别。提示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时间 段城市化水平变变化的大小,在材料图图中一般斜率较较大。

4、发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发展中国家虽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发达国家。9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环境影响面面观(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_。改善环境减少热岛10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_和_,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_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_。节能建筑绿色交通山、河、湖、海、植被良性循环11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深度思考2】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对城市的气温、湿度、地表径流会产生哪些影响?提示 城市硬化面积积增加,植被减少,会导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热热岛岛

5、效应应”;城市凝结结核增多,导导致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城市硬化面积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涝。12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2.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长期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持续的产生作用。13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差异分析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14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社会经济

6、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差异发发达国家发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时间早晚目前速度趋缓趋缓 (甚至停滞)快所处阶处阶 段后期阶阶段初期阶阶段或中期阶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小原因起步早,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水平高起步晚,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水平低城市化表现现及原因表现现逆城市化现现象城市发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们对环 境质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础设 施完善城市经济经济 畸形发发展,人口增长长快,农农村劳动劳动 力过过剩15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

7、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进程为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时间1920世纪纪20世纪纪5070年代20世纪纪7080年代20世纪纪80年代以后表现现人口由乡乡村迁往城市,农农村地域转转化为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农村和小城镇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涨,交通拥挤拥挤为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环境开发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产业业、第三产业产业 的发发展图图解16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4.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

8、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17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018豫北七校联考)标标准值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标准化数值值。下图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标准值值的变变化过过程。据此完成(1)(2)题。18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化问题突出 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近15

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A.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19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解析 第(1)题题,经济经济 快速发发展会促进进城市化发发展,故A项错误项错误 ;自然灾害频发频发 、城市化问题问题 突出一般不会导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下降,故B、C项错误项错误 ;国家通过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乡村迁移,可能导导致城市化水平快速下降,故D项项正确。第(2)题题,从图图中该该国城市化水平标标准值值的变变化可推知,近15年该该国城市化水平标标准值值上升,与世界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缩渐缩 小。故近15年该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长。答案 (1)D (2)C20创新设计

10、板块二板块一城市化过程和特点题目的分析思路1.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2.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3.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发达地区、欠发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4.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5.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21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考法一 城市化进程的判断1.(2017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图为 “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业企业业数量及其空间间分布变变化图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选)22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

11、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3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解析 第(1)题题,读图读图 可知,该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累计计百分比下降,数量和企业总业总 数有关,该该年数量等于总总数乘以百分比,通过简单计过简单计 算不难难得出,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故选选AD。第(2)题题,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工业业数量减少,郊区数量增多,大量工业业企业业向郊区迁移,说说明该该城市处处于郊区化阶阶段;2004年之后,企业业数量增加迅速,说

12、说明该该城市已进进入工业业化中期阶阶段,故选选BC。答案 (1)AD (2)BC24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考法二 城市化状况分析2.(2015广东文综,4)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未含台湾省统计统计 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 3381 15582307比重(%)171.384.525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解析 本题题考查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

13、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比较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选项 表述错误错误 ;该该表只能体现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A、B选项选项 可排除。答案 D26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3.(2013四川文综,1112)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长率统计统计 表。据表完成(1)(2)题。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2)据上表并结合相关知识

14、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时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长率(%)3.774.283.7927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解析 第(1)题题,对对比表中数据可知,19852011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长率小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长率,即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长速度,说说明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不断增加。第(2)题题,1985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长缓 慢,新

15、增人口以机械增长为长为 主,由农农村人口进进城务务工转转化而来,因此城市新增用地以住宅用地和工业业用地为为主,城市用地的增加,使农业农业 用地的面积积有所减少。答案 (1)C (2)D28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29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建设生态城市:30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2015山东文综,34)近年来,北京市出现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业岗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产生了“钟摆钟摆 ”交通现现象。完成(1)(2)题。31创新设计板块二板块一(1)右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