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581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青岛市崂山区2009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青岛市崂山区 2009 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0 年 1 月 20 日在青岛市崂山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局长 宋 军1关于青岛市崂山区关于青岛市崂山区 20092009 年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2010 年年 财政预算财政预算( (草案草案) )的报告的报告2010 年 1 月 20 日在青岛市崂山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局长 宋 军各位代表:我受区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

2、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9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以实际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 年,全区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4.78 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00.3%,比上年增长 8.1%。其中:区级税收收入完2成 22.7 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

3、入的比重达到 91.6%。全区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23 亿元(含结转下年支出) ,完成年初预算的 103.1%,比上年增长 6.5%。区级预算安排预备费 4500 万元,主要用于我区医疗制度改革、城乡整体规划、退役士兵安置、教师绩效工资等方面的重点新增项目。考虑上级结算补助和上解上级支出等因素,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财政总体运行状况良好。2009 年全区基金收入完成 25.7 亿元,基金支出完成 25.7 亿元(不含上年结转支出) ,收支平衡。(一)2009 年预算收支运行情况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努力克服经济危机影响,财政收入保持良好运行态势2009 年,在国内经济增速

4、放缓及各项结构性减收等不利影响下,财税部门不断加强财源建设,深挖税源,财政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全区税收总收入完成 101.9 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收入规模稳步提升。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占 GDP 比重逐年增长,财政经济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区级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稳步提高,收入运行质量持续向好,为财政收入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夯实了基础。2、增收亮点不断涌现,财源建设成果日益突出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收入增长的骨干力量。汉缆集团、海克斯康和特锐德电气等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增幅均在 20%3以上,有效促进了全区税收稳步增长。二是现代服务业规模效应初显。汽车销售板块累计实现区级税收 1101

5、 万元,比上年增长 73.3%;丽达购物中心自 2009 年 5 月份开业以来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拉动区级税收近百万元。三是中小企业成长迅速。极地海洋世界、海工英派尔、引黄济青、海信网络、埃斯倍传动系统等十户企业实现区级税收 4828 万元,增幅均在 40%以上,成为我区税收新的增长点。3、重点税种持续向好,收入支撑作用明显增值税完成区级税收 3.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主要受高新技术企业增收因素拉动;营业税完成区级税收 6.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4%,主要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因素拉动;城建税完成区级税收 3.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主要是受房地产营业税增长、卷烟消

6、费税税率上调提高计税依据拉动。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软件” 、 “硬件”两手抓,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教育支出 3.73 亿元,占预算 104.8%,比上年增长 13%。在投入 21146 万元保证教师工资、生均经费支出基础上,增加财政投入 2634 万元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投入 2900 万元用于崂山一中、实验小学、沙子口中心小学等 10 余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投入 2420 万元内设配套资金,用于我区各类学校的教学4仪器设备更新工程,持续改善我区教学环境与教育设施。

7、二是公共卫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年医疗卫生支出 0.55亿元,占预算 107.8%,剔除 2008 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因素,同比增长 14.6%。区街两级投入新农合资金 1932 万元,将人均筹资标准由 2008 年的 156 元提高至 186 元,居全省首位,参合率达到 99.5%,创我区历史新高。针对甲型 HIN1 流感、手足口病疫情发展形势,追加投入 165 万元疾病防控资金,在全市率先成立“甲流病毒检测后备实验室” ,对抗击“甲流”起到了显著作用。支持我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追加财政投入 243 万元用于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支出,扩大公共医疗政策惠及范围,促进社会医疗资源均等化。

8、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全年社会保障事业支出 0.74亿元,占预算 117.4%,比上年增长 10.4%。投入促进就业资金1300 万元,用于全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扶持和就业培训等方面支出。为解决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就业难问题,追加投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 80 万元,以鼓励我区毕业生到企业到基层就业,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大对弱势人群的扶持力度,全年为城市低保户 248 户 541 人、农村低保户 1842 户 4306 人发放 732 万元低保金;将高龄生活补贴发放范围由 100 岁以上扩大到 90 岁以上老人,全年增加投入 63 万元。2、加快城市化进程步伐,城区

9、功能日趋完善5全年投入资金 5.8 亿元,有力保障了城区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优化等资金需求。一是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推动绿化亮化工程。道路建设投入 3.4 亿元,对青医附院西侧路、海宁路北段等多条市政道路进行新建、续建及改造工程;完成了海大规划路、第一国际学校道路、东海路、同安路等道路电力管沟、三水等配套工程。投入 1450 余万元建设滨海公路、辽阳东路等道路路灯工程,保障周边居民出行安全。投入 280 万元实施滨海公路、崂山路等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地 5 万平方米;做好城区清洁卫生工作,投入资金 626 万元清运渣土堆 1000 余万立方米。二是城乡整体规划投入 1300 万元,促进各项规划工作

10、稳步推进。投入 850 余万元进行我区市政工程专业规划编制和王哥庄、北宅、沙子口登瀛片区控规编制,为我区城市化推进和建设打好基础;投入 280 万元对我区地下管线现状进行普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做好准备性工作。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做好我区范围内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工作,共计投入 3113 万元,保障了居民的饮用水源安全;沙子口污水处理费全年支出 993 万元,保护了水资源生态环境;垃圾外运处置投入 2000 万元,保持了城市的环境卫生;绿地养护投入 1500 万元,维护了城市绿化带;节能降耗资金投入 260 万元,重点推行照明节能及供热节能。3、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6

11、一是农林水事务支出 1.74 亿元,占预算 106.1%,比上年增长 12.9%。投入森林管护资金 2700 万元,为绿化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开展全区护林防火工作打下了基础。投入水利资金 1200 万元,加强了生态植被恢复,涵养了水源。在及时兑付中央大中型库区移民扶持政策的同时,在全市率先实施小型水库移民政策和库区保护区政策,发放生活补助 540 万元,不断改善和提高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投入示范园建设补助资金 220万元,用于提升农业、林业项目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樱桃采摘、茶文化等农业节庆推广活动投入 560 万元,着力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投入资金 160 万元,对纳入试点的近

12、1.27 万亩茶叶、1.1 万名茶农的茶叶用药进行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喷洒并实行奖补,使崂山茶在品质、效益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1.1 亿元。农村道路投入 3400万元,建设城乡沟通枢纽,方便农村居民生活。投入 3180 万元加强白沙河、土寨河、张村河等河道治理 。供水管道修建、修复投入 1130 万元,进一步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全区应急防汛工程共计投入 1080 万元,消除河道汛期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贯彻国家惠农政策,积极探索汽车家电下乡补贴新思路。扩大范围,将区内原农转非人员也作为补贴人群;增加补贴,在国家规定 13%的补贴基础上,区财政增加

13、10%的区级补7贴;简化流程,在全市首次对区级补贴实行销售店铺垫付直补、农民现场兑现,极大缩短了补贴兑付时间。全年共兑付资金 352万元,其中:汽车下乡资金 231 万元;家电下乡资金 121 万元,申报率和兑付率均位居全市首位。4、充分发挥资金杠杆效应,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资金倾斜政策,鼓励重点税源企业在我区持续经营、发展壮大,全年兑现产业扶持资金 1.93亿元,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全区产业升级。投入科技资金 6300 万元,支持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引导区内企业加快技术、管理和机制的创新。5、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年累计争取上级支持资金

14、1.66 亿元。其中:用于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产业扶持资金6600 万元;农村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等惠农资金 6200 万元;救助贫困人群,完善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体系及教育助学补助等民生资金 1500 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改善了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带动了投资增长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拓宽了支持我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渠道。(二)财政主要工作1、把握增收关键,提高财源增长后续动力一是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全区产业资金统一平台。打破原有资金分散投入模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8构推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 ,首次将各项产业资金统一纳入全区产业平台统筹考虑,2009

15、 年节约财政资金 3000 余万元,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外来税收管理,狠抓零散税源。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税收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加强对外地驻崂山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演艺公司演艺人员、参展企业等外来税收管理,提高财源建设信息的使用效果,对 200 余户外地施工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 1200 万元,对各项演出征收演艺人员个人所得税 40 余万元。三是创新财源培植方式,积极推进重点企业上市。全年投入 3000 万元科技风险资金,积极促进我区企业上市,加快企业发展。特锐德电气公司 2009 年9 月份成功通过创业板审核,10 月 30 日正式上市,成为中国创业板第一股,迈出了崂

16、山区企业上市的关键步伐,同时提高了崂山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四是减免各项行政收费,促进企业轻装上阵。取消、暂停、降低 74 项行政事业收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2、把握增效目的,推动科学理财措施优化一是深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回头看” ,坚持“安全与效率并举,规范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完善支付流程和制度,重点解决支付运行中 12 类 30 余项问题,简化审批程序,有效促进集中支付效率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建立结余资金清理长效机制,收缴历年结余资金 1177 万元。针对现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定期发放现金管理情况简报 ,促使9提现、付现、留现比例大幅降低,确立了以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严格控制现金支出的支付方式。全年通过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 15.75 亿元,其中直接支付 13.27 亿元,直接支付比例达到 84.3%,财政资金运转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断提高。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惠民体系不断完善,百姓直接受益政策达百余项,财政年均投入资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