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5393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本科)课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策也。 D客果有能也。10、 经传释词是一部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用法的著作,它的作者是( )A、王引之; B、顾炎武;C、王筠; D、钱大昕;二、是非题:(每题二、是非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说明:正确的选(说明:正确的选“A”,“A”,错误选错误选“B”“B” )1、 “形训”就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解释被释词。 ( )2、 “脱文”是指古籍在传抄过程中脱漏的字。 ( )3、三十六字母用平、上、去、入分为四部分。 ( )4、用同音字注音的方式叫“直音法”

2、 。 ( )5、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中“西”是名词作状语。 ( )6、 广韵把汉字按五音分部。 ( )7、根据其形符可知, “访”的本义是咨询。 ( )8、形声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 )9、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王”的用法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 )10、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中“与”的含义是“参与” 。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主观题主观题一、填空:(每空一、填空:(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文字。这种文字是_。2、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形体不同的字叫_字。3、 说文 “本,木下曰本” ,由此可知“本”的造

3、字方法是_。4、从词类的活用上看,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中“贵”的意义是_。5、成语“兵不血刃”中“兵”的意义是_。6、多多益善,何为_我禽?(填上表示被动的词) 7、近人杨树达的_是一部解释虚词的书。8、将两个字的读音组合在一起为一个字注音的方法叫_。9、我国古书注释工作是从_代正式开始的。10、古人名中“郦食其”的正确读音是_。二、写出与下列繁体字对应的简化字:(每二、写出与下列繁体字对应的简化字:(每 2 2 个个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擺( )辦( )戲( )敵( )層( )欄( )舊( )擊( )發( )窮( )瓊( )聽( )憂( )豐( )壓( )態( )團(

4、 )類( )憲( )變(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客观题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 )A.甲骨文 B.小篆C.隶书 D.楷书2、 “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A.形声 B.会意C.象形 D.指事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虎、瓜、门、牛 B. 上、羊、下、承C.江、闻、人、河 D. 望、其、日、月4、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中“奇、壮”的用法是:(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的意动用法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 )A. 厉王虐

5、,国人谤王。(诽谤) B.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背负)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奔跑)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6、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 )A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信于友。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C.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下列各句,不含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C.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下列各句中,使用了借字的一项是(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C.窈窕淑女,锺鼓乐之。 D.寡助

6、之至,亲戚畔之。三、名词解释:(每题三、名词解释:(每题 5 5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说文解字2、偏义复词 四、解释题。四、解释题。 (每个(每个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4)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6)魏往年大败于齐,诸侯畔之。(二)请指明划线词语的意义和活用情况。(二)请指明划线词语的意义和活用情况。(1)天下乖

7、戾,无君君之心。(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6)驴不胜怒,蹄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客观题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 )A.甲骨文 B.小篆C.隶书 D.楷书2、 “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A.形声 B.会意C.象形 D.指事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虎、瓜、门、牛 B. 上、羊、下、承C.江、闻、人、河 D. 望、其、日、月4、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中“奇、壮”的用法是:( )A.名词作状语 B

8、.名词的意动用法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 )A. 厉王虐,国人谤王。(诽谤) B.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背负)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奔跑)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6、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 )A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信于友。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C.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下列各句,不含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C.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下列各

9、句中,使用了借字的一项是(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C.窈窕淑女,锺鼓乐之。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三、名词解释:(每题三、名词解释:(每题 5 5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说文解字2、偏义复词 四、解释题。四、解释题。 (每个(每个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4)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10、。(6)魏往年大败于齐,诸侯畔之。(二)请指明划线词语的意义和活用情况。(二)请指明划线词语的意义和活用情况。(1)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6)驴不胜怒,蹄之。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古代汉语古代汉语 (本科)课程试卷(本科)课程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形式:闭卷共 页 第 页(7)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8)况吾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五、翻译题:(每题五、翻译题:(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分)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 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 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 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共 页 第 页共 页 第 页共 页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