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天下两个日本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4557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韬略天下两个日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韬略天下两个日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韬略天下两个日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韬略天下两个日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韬略天下两个日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韬略天下两个日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产业长期成长的规律,不少研究都发现,那些被国家刻意扶持的产业,最后大部分都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两个日本两个日本文/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用在产业发展上似乎不恰当,但却有一定道理。了解我国产业 发展内情的人大概都认同这一观点:政府原本是想帮助一些产业,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个产 业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这样的国际案例不少,比如日本。 “两个日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是指日本存在的 一个特别现象,即指有两个日本:一个“高效、先进”的日本;另外一个却是“落后、低 效”的日本。高效的日本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机器人等行业,日本人在这些产业的成绩足以 让全世界竞争对手们肃然起敬,日本人

2、的聪明、追求完美、高效率在这几个产业中也完全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几个产业的出口创汇要占整个日本外汇的 60%以上。而另外一个 日本则是病态日本,这是指日本国内效率低下、各自为政的产业,如农业、批发与零售业、 金融服务业、运输、通讯与住房业等,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排斥竞争,是一个落后和 垂死的日本。所以,日本人一方面在全球收入排行榜上占高位,而另一方面,日本人的生活品质 却一直与收入不成比例,因为日本国内生活日用品价格出奇地高,普通日本人居住环境也 相当窘迫,有的人甚至穷其一生也买不起一栋普通的房子。为什么会产生“两个日本”? 产业振兴模式催生产业振兴模式催生“低效日本低效日本”“高效、先

3、进”的日本被人们研究来研究去,盛行的说法是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出口 导向型产业振兴政策。直到今天,产业振兴政策还被许多国家奉为经典而执行着。但是, 如果你能跳出过去只研究几个成功产业的通行做法,把研究视野扩得更大,把时间拉得更 长,得出的结论或许会让那些高唱产业振兴政策的专家们大跌眼镜。有人就这样做了。哈佛大学著名产业研究大师波特(M.Porter)和日本东京大学的 教授合作,专门研究日本的产业振兴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其研究囊括了上世纪 40 年代到 90 年代的 18 个产业,这些产业基本上覆盖了日本经济中所有的重要产业部门, 研究对象包括成功的产业和过去鲜有研究者关注的失败产业。不停追

4、问这样一个问题:日 本政策强力扶持的许多产业为什么会失败?以民用航空业为例,在政府的干预下,日本产业界中只存在一个单一的联盟,所有 的航空和发动机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些相关联的公司中几乎不存在任何竞争。 日本的化学工业是日本外贸省精心培育和扶持的一个产业,政府提供许多价格控制政策, 还有各种各样的有利税收刺激,借贷,新产品准入,产业卡特尔,研发费用补贴等等。政 府还制定固定的价格政策,对行业竞争进行种种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竞争者的 威胁。政府还提供信贷使企业能够容易筹集到资金。事实上,日本政府的这些特殊安排, 并没有培育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在日本所有失败的产业案例中,竞争都

5、在某种程度上被限制着。例如,政府由于害 怕过量生产会导致浪费,特别喜欢控制生产水平,例如在证券市场中,过量的政府调节和 固定的委托关系导致了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有着非常舒服的位置,因为整个产业在政府的 限定下也就只有四个公司存在。在清洁剂市场中,日本政府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者 的竞争,导致只有两个公司控制整个国内市场。而与此对照的是,日本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内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空调业,有数十个竞争公司相互竞争,而在机器人产业中有 100 多个公司,传真机也有 15 家公司。传统的观点认为激烈的竞争会导致利润下降与模仿盛行,但来自日本大量的案 例证明,公司间的竞争激烈也使日本的这

6、些产业在国际间获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管制扭曲效率管制扭曲效率日本政府之所以在经济中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相信公司没 有长远的眼光,看得比较近,而政府相对来讲就看得远一些。政府认为有些产业应该优先发展,因为这些产业的增长前景和机会都比较好,可以 支撑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而另外一些产业政府应该得到保护,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能够 赢得竞争优势。政府干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减少竞争的破坏性影响。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日本的经济由中央政府设计指导,通过政府发起的合作研究和 发展计划,提供各种补贴。对贸易和外国投资进行限制也是日本政府干预的一部分,虽然现在有些做法已经开

7、 始有所改观。两个核心的扶持例子是日本政府制定的法律卡特尔与合作型的研发。在 1973 到 1990 年,日本注册的卡特尔共有 1379 个,而研究发现,日本失败产业的卡特尔远比成 功产业盛行。在日本那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很难发现卡特尔。而在日本政府发起的 237 个研发合作中(从 1959 年到 1992 年) ,大部分的合作项目却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经常被别国赞扬为极重视基础教育投资并拥有大量经过良好培训的工程师。但 是日本的大学在一些绩效较差的产业中所能给予的支持更差,例如化学工程业、软件业、 航空工程业和金融业,这些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一直得不到满足。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 日本国内

8、的零售、批发、农业和后勤运输业的公司具体操作效率也很低,而成本却很高, 又对国外市场极不兼容,这样导致了许多出口产业竞争力连续减弱。另外日本政府为了达到干预经济的目的,保证产业振兴政策的顺利进行,制定了许 多各式各样的管制,这些管制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管制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效率,但如果 说所有的管制都是错误的就太过于简单,比如能量使用的高标准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与 此对照的是,日本失败产业的最大教训是应该丢掉其反竞争的一些管制政策。当然,提升 竞争并不是放松一切管制,而是必须对各种管制进行改革。因为保护只能是保护落后,政 府干预将导致许多产业失败。 高效日本的隐忧高效日本的隐忧学术界虽然对“高效

9、的日本”给予了无穷的笔墨,事实上这些基本的结论都是站不 住脚的。 自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由于日本创造的奇迹,大量的学者开始对日本经济的增长 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认为正是宏观上政府的一系列 政策才导致日本经济的成功;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层面各种管理技能 的提高。很遗憾的是,这两种观点都被人们不加选择地接受,也有不少学者惊呼日本人创 造了一种新的超级资本主义形式,这种模式需要较多的政府控制干预。正如前文所述,事实和这些观点恰恰相反,这些政策的执行后果,并不是像人们想 象的那样推动日本走向成功。虽然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优点,而其致命之处却是极其不完

10、 备和危险的。日本政府干预的实例可以在上世纪以下产业中得到反映:家用缝纫机(50 年代) , 钢铁(60 年代) ,造船业(70 年代) ,半导体(80 年代) 。这些产业被过去的研究者们经常 引用,用以说明日本为什么政府干预是成功的。但是,更广泛的样本研究揭示,这些产业 样本并不具备代表性。事实上是,日本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却是政府基本上不干预 的产业。比如 60 年代的摩托业,70 年代的音响设备,80 年代的汽车,90 年代的游戏业等。 这些产业既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竞争过程的干预。一个例外的情况是缝纫机器业,在二战后为了满足家庭需要曾被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过。但是一个很意外的结果却是日本

11、政府重点 支持的家用缝纫业基本上没有国际竞争力,而在国际市场上风行的却是其工业用缝纫机器, 这种机器政府给予的扶持很少。许多日本的失败性产业还可以追溯到分割的、低效的和过时的国内产业部门,比如 零售业、批发和后勤、金融服务、医疗、运输、通讯、住房和农业。实际上,日本政府的 产业振兴计划导致了两个日本的产生:一个是有着高生产率的出口类产业,另外一个是国 内部分的产业,后者是效率低下但又被大量的管制所包围,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阻碍竞争。中国产业振兴反思中国产业振兴反思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的产业振兴 政策实际正是目前那个落后的日本的最根本原因,而许多成功的产业

12、恰恰是日本政策少干 预或者基本上不干预的产业。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比如,创造我国三分天下经济格局 的乡镇企业显然不是产业振兴政策的产物;而近年屡创佳绩的“浙江现象”显然也不是国 家有意保护和扶持的结果。而那些曾经得到国家大力政策倾斜扶持的产业,诸如电讯、钢 铁、铁路、汽车等行业却有点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直在耗费国家的资源。过分的父爱主 义,使这些产业一直无法走出国门。我们都知道,政府的最大作用应该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而不是实行各式各 样的产业振兴政策来干预经济。一国的经济活力只能来自于激烈的竞争。公共政策和企业是相互作用的,宏观政策 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环境,但它却不能

13、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微观环境,当然这些微 观环境也受公共政策的影响,但它的最主要效用是影响着竞争的复杂程度、效率,以及公 司的发展战略等。如果公司雇不到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营销渠道差,本地的顾客需求简 单,公司在差异性产品和优质服务上很难取得成功。中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不管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应该清楚 一点:微观经济环境和公司绩效密切相关。公司只有在其微观环境是动态的、激励的和竞 争激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特别好的绩效。在上下游的产业中,企业环境被以下相互 关联性的因素影响着:第一个是好的、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熟练的劳动力和基础原材 料。公司必须能够获

14、得这些投入,这些投入的获得还必须建立在一个竞争性的基础之上。 虽然最基本的投入因素很少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因为一个公司需要的这些因素也可以在别 的地方甚至在全球市场中得到满足。第二个对企业经营环境有很大影响的是最高级和最专业化供给链的运行效率。当相 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都集中在一个地区时,比如美国的硅谷,所有的公司都可以从专业化 的分工和服务中获得收益,通过这样一个互相学习的网络可以促使他们改进生产率,追求 更复杂的战略。日本成功的产业几乎都是在这样一种产业集群下发展起来的。比如机器人: 日本成为世界机器人的领先国家并不奇怪,它是有一大批关联性的产业和支持服务业, 如无数的调节装置,机械工具,光学

15、感应器和马达等。第三个影响是当地顾客的需要复杂程度。顾客是知识型和需求型的,公司必须工作 得很辛苦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满意的产品。高质量的、安全的、健康的和符 合环境标准才可以满足顾客的复杂需要,这促使公司使用更高级的技术。这些有力的因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微观经营环境,但最主要的还是竞争。竞争 驱动创新和持续性的改进生产率。这种竞争的性质是被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则所左右着,这些规则影响着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效果,也影响着投资环境,比如税收系统,公司控制系统, 劳动力市场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段时间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出炉后,社会反响很大。那些被列入者兴奋异常, 而没被列入的大都不高兴且意见多多。还有某些房地产商耿耿于怀,引得国家发改委的发 言人赶紧出来进行百般解释和安抚。事实上,当我们视野放宽一些,看看日本产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中国企业或许真的应该:不以入围而喜,不以出局而悲。 编辑 谢康利 E-mail:chinacbrvip.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