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786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摘要:摘要:美术教育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宗旨的文化教育,本文从美术教育的本质、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就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进 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美术教育的本质 人文精神 美术新课程标准学校美术教育必须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化为美术文化的教育。这是由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所决 定的。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 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 课程的人文性质,旨在陶冶学生情操

2、、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 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这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了学科 知识的界限,使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对美术课程来说,美 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同样包括了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 价、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有重要意义。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与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的综 合参与,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术文化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启迪人生、关怀生命(利于学生

3、的人格发展),其最有价 值的是培养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利于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 授一定的美术技能,还必须渗入审美意识、人文意识、创新意识、环境意识、多元意识和技术意识 等。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 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真、善、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历代艺术家 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模仿和表现,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 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 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

4、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具有教育和感染的作 用 。美术与时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及其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有时代性、社会 性、民族性及美术家的个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同时, 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 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 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人文精神,就是审视人生,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 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是人

5、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 好的精神要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它包括人对完善自已的追求,对真善美的 追求,对弱者的同情,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 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 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 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 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

6、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 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文明进步的 现代人。 自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精神危机,引发 的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人类(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无所依托,没有崇高的理想,人性所具有的优良的品质在逐渐被漠视,人文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培养人文精神正成为社会健 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理应成为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扬起 人文的大旗,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培养专业

7、技能和培养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美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点早已成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当前美 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受实用主义哲学和功利主义思想左右,违背少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获 奖、加分、考级、升学、就业、赚钱为目标的美术教学活动,根本无视学生的情感、审美、自理能 力、社会合作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现实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却是因人而异,下面,本人 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做一点肤浅的探讨。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阵地。这里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频繁的地方。教师要 更新教育观念,实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渗透人文思想,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

8、互相 对话的场所,而不是教师单独表演的地方;让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场所,而不是训练学生的场 所;让课堂成为师生探究知识技能的场所,而不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课堂教学的内容要与 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特别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要由教学的 实践者成为研究者;由教学的管理者成为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者。 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现代教师应具有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等。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 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哺育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文型、学者型的教

9、师。 教师 对社会的奉献和对本职的敬业,本身就是对学生很好的人文示范。教师应该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 值目标,坚定教育信念,认识社会责任感,少一些功利与浮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岗位 上,展现新时代教师的崇高形象。美术课要构建学生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一个 自已思想贫乏,境界狭窄,知识浅陋的美术教师,是无法把人文精神引进课堂的。人文性对教师的 要求远远高于技能技巧性,它要求教师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传承民族文 化的知识底蕴。 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 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

10、健全的人格。培养一颗热爱学生的心。通过 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 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相应的教育内容不仅要有共性的一面(如:人类应有的良好的品格,作为人的规范),而且 要有个性的一面,不应该千篇一律。要体现原则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在既有一定 的规则,又充满人性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因为美术自身的特点及儿 童的特殊性,国内外专家早就指出,儿童美术活动,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 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

11、殊优势,是各类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基 础。即使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悟以及兴 趣和感觉的持续 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开发儿童的智性和天赋,坚持启发学生而不是教授学生。 尤其是美术这种领域,对儿童而言就更应当重视感觉的培养,而不是造型或技巧。也不应该把这种 极富个性和感觉的儿童美术用某种量化标准加以束缚。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它是以丰富多彩的 美术活动、游戏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 个性的张扬。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爱玩好动,注意时间短,形象思维较发达。因此在教学中,我 适当地模糊学科界线,以跨学科

12、、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 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的人文情趣。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可以让学生用笔画、也可以用一些学生自 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 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要让美术课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温床,成为学生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

13、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 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 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到体验生活的乐趣。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 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 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 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

14、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 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 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 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 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在美

15、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发挥个性 的自由。消弭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创造的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 胆的表现,同时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 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另外,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要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它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 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 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的艺

16、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 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 的沟通和理解。只有艺术修养的提高,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 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要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多元意识,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中应 体现多元文化的色彩,还应告诉学生美术作品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个性的人从不同的角度 看待世界、人生,并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出来的结果。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 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 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 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 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如苹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 象征性,在基督教艺术中,由于苹果是夏娃从智慧树上摘取得禁果,一般象征着人类的坠落,而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