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681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镜湖风景区景观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生态与艺术的融合社会、生态与艺术的融合绍兴市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绍兴市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1、前言、前言 多义景观继 2001 年完成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规划、2004 年 4 月完成杭州 萧山湘湖规划后,2004 年 8 月,受浙江绍兴市镜湖新区管委会委托,完成了绍兴市镜湖景 区概念性规划,这是又一个以大面积湖面为中心的区域规划项目。 镜湖景区位于绍兴市新成立的镜湖新区北部,规划面积 14.93km2。镜湖位于景区的中 心,现状水域面积 2.4km2,平均水深 2.7m,是绍兴平原上的第一大湖。主体湖面和周边纵 横的河道交织,岸上的江南水田和大面积的湖水相映,用地东北角有凤凰山一座

2、,虽不大, 但风景优美。 根据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绍兴市由越城组团、袍江组团、柯桥组团和镜湖新区四 部分组成。镜湖新区被三组团和远景规划的北部的滨江工业区所围合,形成了绍兴市“组团 +绿心”城市结构中的绿心组团。而镜湖景区则是镜湖新区这一绿心组团的核心,大面积的 绿地将在改善整个绍兴市的生态环境、为绍兴及周边城市市民提供休闲运动空间等方面发 挥重要的作用。 如此大面积的城市绿心在我国城市中并不多见,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片土地,最大程度 地发挥其效能,应是我们在这次概念性规划中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2、思考、思考做镜湖的规划,不能不想到它的近邻西湖和湘湖。镜湖距杭州的西湖和萧山的湘湖之 间的距离分

3、别为 62km 与 40km,三湖湖面面积相近,西湖湖面面积 6.4km2,湘湖规划湖面 面积约 7km2,镜湖拟规划湖面面积 7km2(包括南湖和北湖) 。 三湖之间既有共性,又互有区别。虽然都是湖,而且它们之间相距并不遥远,可是这 三个湖各有各的特点,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对于每一个湖我们都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 研究,找出最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建立属于这块用地的景观。 镜湖景区地势平缓,地域广阔,适于开展休闲运动活动,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针对绍兴 和周边城市市民,所以其规划定位应与以山光水色、主要为游客服务的西湘两湖不同,这 也决定了镜湖景区的规划设计风格和规划内容。 作为镜湖所在地的绍兴以历

4、史悠久、名人辈出而闻名于天下,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积 淀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古老的越城区中有众多的古人故宅、名人故居,周边也有鹅池、 鉴湖、禹庙、东湖、兰亭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一地方都有厚重的故事,都能引发人们 沉甸甸的思索。 古城中的古迹名胜已足以显示绍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在新景区中再建设假古迹, 假名胜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或者在新景区中将古城中已有的文化遗存重新引申发挥,都将 造成文脉的混乱,从而削弱老城中原有的历史文物的价值。对于今天日日生活、工作在这 座城市的市民,没有必要让他们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来追忆历史,怀念古人,他们更需要 轻松、自然的绿地来放松身心。而这正是现在的绍兴所缺少的

5、,镜湖景区的立项建设则弥 补了这一不足。 进入新世纪绍兴的发展步伐加快,城市进一步扩张,镜湖景区的近邻袍江组团和柯桥 组团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在那里集中了大量务工人员,他们和绍兴的市民 一起都需要一片放松的绿地环境。 绍兴老城里人口密集、建筑林立、车辆众多、绿地稀少,处处拥挤不堪,生态环境较 差。 城市绿心在国外已有多处成功的案例,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法国巴黎的绿肺在改善 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根据绍兴市城市的发展和镜湖景区的位置,我们找到了镜湖景区规划的出发 点。 3、规划、规划3.1 定位 通过综合分析绍兴城市特点、周边用地规划、景区现

6、状资源、用地特征,我们规划定 位镜湖景区是以湖面为中心主景、以自然风光为风景特征的绍兴市的绿色生态核心,是大 众的休闲运动公园和具有科学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开放型绿地空间。 (图 01) 3.2 四个层面 依照“绿心”的理念和镜湖现状,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在现状、社会、生态和艺术四个 层面上相叠合,构建绿色生态休闲空间。 (1)现状层面 数千年来,生存在镜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此耕耘、生活,留下了一些积极的信息: 作为景区内唯一历史文物的明代避塘见证着镜湖的历史;散布于村落里的老民居体现着着 江南风情;宽阔的湖面与纵横的水网构成了镜湖水乡肌理;斑驳的石桥和石板路留下了岁 月的痕迹;农田中纵横交

7、织的水渠是劳动人民在不经意间创造的大地艺术;岁月沧桑的砖 厂等工业建筑记录着镜湖的经济发展历史;凤凰山上树木葱郁,区域内有成片的苗圃,村 中还有数株宝贵的大树 规划中充分利用了这些现状要素,并有筛选地把一些积极的信息合理提炼升华,构成 景区中的特色景观,由此也使一些濒于湮没的历史物得以再生。 (2)社会层面 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最喜欢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度过休闲假日。 在镜湖景区中,各种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水上运动、以及各种球类运 动等都有相应的场地。在这里,朋友间的交往、聚会可以随机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 或私密、或热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在镜湖

8、景区中都能够随 处找到适合自己多种需要的轻松、愉悦、自然的空间环境。 人们可以在起伏的草地上散步坐憩;安静的森林则是天然的氧吧和健身的场地;儿童 游戏场地中有浅水、沙滩、轮滑等各种游戏场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快乐地进行益智活动; 运动场上跃动、森林中随风慢跑、湖边垂钓、湖中泛舟、沙滩漫步,人们在此享受美好的 假日时光。 镜湖景区将成为未来绍兴和周边城市市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是轻松的、 惬意的、健康的 (3)生态层面 镜湖的现状生态环境因本身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与河湖密布的水网结构而具有较为良好 的生态系统多样化条件。规划从生态学原理的根本出发,解决当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逐 渐恢复并建立科

9、学的镜湖生态系统,重塑飞鸟禽鱼的生态乐园,同时也为人们创造更为良 好的生态休憩场所,提供一处自然清新、健康有益的活动空间。 湿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为许多生物提供食宿休憩场所,现有的湖面和河道已组 成了具有一定效能的镜湖湿地系统,规划中将对其进一步提高,与周边大面积的自然绿地 形成能量丰富的镜湖生态系统。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将聚集于此,特别是珍稀水禽更是偏爱河湖,镜湖将形成为动物、植物、人类共有的乐园。 镜湖景区的建设,是对镜湖这个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整治、管理的过程,将在一 定程度上还镜湖以原初自然状态,促进镜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镜湖规 划建设是促进镜湖地区进入良性循环的生

10、态大工程。 (图 02) (4)艺术层面 景观设计是艺术的创作,生活本身也是艺术,景观与生活的结合构成 了美丽的镜湖。 规划吸取现代艺术丰富的形式语言,以极具表现力的笔墨在这片土地上着彩。景区中 各元素都是现代艺术的承载媒体,各景点犹如一幅幅抽象画,散发着美感和神秘感。构图 中自然曲线与以现状肌理为基础设计的规则几何形共处一体,突出冲突与对比,绿色的自 然植物将它们又融合在一起,增强了景区的艺术性。 在这里,大尺度的林、水、花、草、田,抽象的形式、有力度的线条和自然的材料, 构建出镜湖景区气势宏大的大地艺术;(图 03)跳跃的色彩、活跃的景观点、大面积的草 坡地形、雕塑地形、无边的湖水、清清的

11、河道、长长的线形水渠创造出多种的艺术魅力; 多场景的、梦幻般的景致创造着神秘的意境。 这里一切都是美的、都是艺术的。 以上四个层面叠加,便规划组织出了镜湖的未来景观。 3.3 场地文脉延续与再生现有镜湖景区是以农渔业生产为场地特征的农业生活区,世代生活在此的人们在区域 中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印迹,这些构成了镜湖景区独特的场地气质。 规划注重“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在统一,对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历史价值的地上物 进行保留,并从景观特质和风景资源的视角出发,有选择地赋予其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 通过再生设计使景观得以再生,创作出特有的地域情节,延续镜湖地域文脉精神。 (1)避塘 避塘是景区中唯一的省

12、级重点保护文物,也是镜湖变化发展的见证者,对于增加镜湖 的历史底蕴起着重要作用。避塘上的石板许多已经破损和断裂,规划采取整体性的严格保 护措施,通过高票价等形式控制上塘游人数量。 (2) 石桥 镜湖桥多,尤以石桥居多,桥体厚重、斑驳的石面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保留这些具 有景观价值的石桥,并与景区的步行系统结合在一起,使其继续发挥交通功能。一些已废 弃的石桥由此获得再生,既作为功能设施,也是人们回顾地域历史的景观元素。 (3) 石板路 村中最能体现水乡生活情怀的,就是岸边砌筑的石板路了。伸入水中的石级诉说着乡 村的故事,古朴的石材记录着生活的轨迹。这些厚重的石板路印下了水乡生活的痕迹,令 人清晰

13、感受到这里的生活场景,成为叙述水乡生活故事的表白。我们保留下这些石板路, 组织到交通系统中,延续着水乡的生活肌理。 (4) 水渠 现状农田中纵横交错的线状水渠,是用地中最为醒目的肌理。规划保留一些横向的水 渠肌理作为造景元素,营造出线性的空间。沿水渠我们线性种植了草本花卉和观赏树木 (图 04) ,线性排列的植物延续了水渠的横向肌理,为今天规划的场地中加入原有的秩序 (图 05) ,并与周边绿地自然舒缓的风格形成对比,使人产生不同的景观感知和空间体验。 而线条清晰、色块绚丽的景观也如同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的绘画一样(图 06) ,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5) 老民居建

14、筑 镜湖景区内还留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它们素面朝天、朴实无华。作为与当 地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元素,乡土民居更凝结了人们的记忆。我们选取数栋现状保存较好 的老民居进行改造利用后,赋予其新的功能,满足景区需要(图 07) 。历史建筑与今天的 功能有机结合,体现出时空交错之美。 (6) 砖厂 镜湖景区地块中有二座砖厂建筑,建筑规模较大,形制统一,结构完好,是解放后有 代表性的农村工业生产建筑,这些建筑记录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划保留改造为具有 展示、餐饮服务的耕作俱乐部和镜湖砖屋(图 08) ,既作为为现代人服务的公共空间用房, 也作为地段历史的保留物,昔日红红火火的砖厂在此获得再生。 (

15、7) 水花园 选择适当的鱼塘肌理保留,留下“塘”这一水域类型,在其中种植水生和湿生植物,作 为水花园(图 09) 。错落有致的水塘组合出多样的小尺度水域空间,增加了景观层次。色 彩美丽的水花园景观如同克利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绘画(图 10) ,与清清的湖水相映。小巧精致的水花园也与大湖面浩瀚恢宏形成了对比,在尺度上形 成了“一收一放”布局,丰富了水体类型,增加了景观情趣和游赏体验,也使在这片土地上 存在了数百年的鱼塘文脉得以延续。 (8) 水网河道 规划区块内的水网河道历经长期演化而成形,它们已与镜湖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在气 候、水利、生态等各方面

16、它们都是与这片热土适合的和融合的。规划对现状所有水网河道 全部保留,以保持水网河道的原初性。众多的水网河道将成为镜湖景区的重要景观组成元 素,也是镜湖景区有别于其它各大湖体的特色要素。 (9) 农业景观 镜湖景区原本是农业和渔业相结合的生产用地,当地农民依托着土地生活着,农业在 镜湖历史上的作用不可抹灭,保留下一定面积的农田做为对原有场地的记忆,是有着积极 意义的。 镜湖规划区域的西北角,现状用地多为农田,并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我们保留并 改造了它作为了农业景观区。规划将现状水田中的田埂水渠作为一种大地肌理保留下来, 田中种植水稻、油菜等当地农作物品种,形成优美田园景观。田间穿插林带,起到防风固 土的作用,并使景观层次更为丰富。 农田中设置的稻草人、小窝棚、小型观景塔等构筑,增加了田间行走的趣味性。果园 以种植本地适宜生长的经济林为主,如桑园、柑桔园等,延续乡村田间风情。 (10)村落 与农业景观结合,将农业景观区里的村落大部分保留了下来,加以艺术改造后,展示 绍兴乡土风情(图 11) 。 将生活气息浓厚老屋进行整修改造,作为招待、农机展示、店铺、管理等用房,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