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572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1、Payne 的三分模型:(简答)的三分模型:(简答)他将社会理论分为三类:反思性治疗性理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个人 主义改良主义理论。 反思性治疗性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增进和案主成长和自我实现,努力 实现个人、团体和社会可能拥有的最大福利。案主与他人持续不断的互动改变着他们 自己的观念也影响着他人,正是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赋予了社会工作的治疗性作用。 社会工作的治疗作用使得人们获得能力以控制自己的感觉和生活方式,能够克服或摆 脱痛苦和不利的情况。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争辩说,社会工作应致力于寻求社会合作和社会互助, 从而让最受压迫和最弱势的人

2、们获得控制自己的生活的能力,社会工作要增强人们参 与和合作过程的能力,这一过程会创造出所有人们都可以拥有并参与和其中的体制。 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施舍或工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提供福利服务的一个组成, 他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而提高整体福利服务水平。努力进行社会变革使之更为平等, 或通过个人提高和社会实现个人或者社会标准目标是社会工作的宗旨,因此个人、群 体、社区和社会层面的改变成为聚焦。 2、不同理论范式对不同理论范式对“什么是有效地实践什么是有效地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论述)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论述) 实证传统在实践部分,社工的早期有科学诊断之说。这一实践观遵循问题评估 介入评鉴的路径,案主被视

3、为一个问题的集合体,社工要以现行的因果关系去寻 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本传统在宏观层次,人本主义致力于从人的尊严和价值出发建构制度和政策, 从而实现 Goroff 归纳的基于人本主义的社会的以下特征:每个人都被视为具有内在尊 严和价值的个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剥削性的、合作性的和平等的;人类经由劳动 而创造的资源应该按照符合他们的需要的原则予以分配;每个人都有权去发展自己的 潜能。这样的特征无疑符合社会工作的宗旨。 激进传统倡导结构分析。P24,上课时不知道为什么这没听,没有划出重点。 社会建构传统老师也没有具体说实践部分是什么。实证传统在实践部分,

4、社工的早期有科学诊断之说。有“治疗第一定律”认为社 会工作是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确定案主的问题,不然是无法动手的。这一实践观遵循问 题评估介入评鉴的路径,案主被视为一个问题的题合体,社工要以现行的因果 关系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它们 试图从研究方法中去发现怎么样的实践可能是有效的,并由此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对想当然的东西予以批驳。实证主义对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批评。他们认为 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缺乏效率,就应该抛弃他,用已经经验检验的、基于行为科学的 实践方法取而代之。 人本传统关注作为整体与其环境的互动,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和解释,认 为全人

5、(完整的人)的的观点是有效实践的核心。人本传统在宏观层次,人本主义致 力于从人的尊严和价值出发建构制度和政策,从而实现 Goroff 归纳的基于人本主义的 社会的以下特征:每个人都被视为具有内在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非 剥削性的、合作性的和平等的;人类经由劳动而创造的资源应该按照符合他们的需要 的原则予以分配;每个人都有权去发展自己的潜能。这样的特征无疑符合社会工作的 宗旨。激进传统旨在揭示人们赋予行动的意义以及规范个人行为和互动的社会规则。提 出这些社会规则是强势集团制定的。它倡导的是结构分析、即将个人的问题归结于社 会和经济结构中的原因。问题被界定为社会的和结构的,而非个人的。

6、并认为传统的 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可能存在压迫性。所以激进传统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个人解放 和社会变迁。实践体现就是更多的通过政治行动和社会变迁。激进传统的目标是经由 赋权、经由个人的体验与社会和政治结构联系起来而实施行动以促进改变。核心主题 是平等的结构而非平等的结构是干预的目标,合作和分享是干预的主线。 此外激进传统的另外一个理论源头女性主义提出社会工作实践应该聚焦于性别, 关注性别为本的权利动态,要颠覆以男权为中心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倡导支持女性 赋权的公共议题。 社会建构主义对现存设置、现存知识以及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质疑都意味着它具有 实践层面的颠覆和解放含义,批评、改变或者摧毁自己并不喜

7、欢的社会设置是社会建 构主义者的重要社会实践。一方面,社会建构主义可以理解为某种对专家话语霸权的 信任丧失并反对简单地根据专业术语进行分类、类化、治疗和介入,因为所有现象都 离不开个人的复杂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建构主义自身的开放性和反思性亦提供了重 要的对话机会,如此对话实践有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建立一个包容 性社会。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既然存在多重的现实,那就要看人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建 构,这暗示建构与解构是并行不悖的。 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具体实践有叙事治疗、寻 解治疗、优势模式。3、简述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和局限:(简答)简述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和局限:(简答) 将社会工

8、作只是建立在科学方法基础之上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提高社会工作 在整个学科群体中的学术和专业地位,亦是某种推销自身观点的政策,因为这一观点 已经被经验证明而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在外行人以社会领域中间,实证主义似乎有着 不合理的崇高地位,这俨然成为某种意识形态或信仰。然而,韦克菲尔德认为现实世 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能简单的确定何者为因何者为果;解释主 义宣称实证主义忽略了数字之外的意义和个人体验;更有言辞激烈者认为实证主义在 社会工作研究领域誓死而不僵的科学宣示。 4、认知行为理论具体干预技巧:(简答)认知行为理论具体干预技巧:(简答) 认知行为治疗中有很多应用广泛的干预技巧,他

9、们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工作时间的 主要方法,诸如社交技巧训练、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和压力免疫训练。 社交技巧训练:(旨在根据社会学习和认识理论促进个人在人际交往、就业和自 信方面的应对、沟通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这样可以促进案主余环境的交流。)主要是 利用一系列问题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教会参与者更有效的互动技巧。主要方法包括行 为预演、示范、强化、形整和鼓励。 认知重建:应用于辨识与问题或症状相关的案主的错误和非理性的观念,这样的 认知是解释其感受的未曾证明的假设,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辨识、挑战焦虑思维并代之 以更精确的思维。 系统脱敏法:是 Wolpe 提出的,立足于交互抑制原则,即人们可以凭借竞争性刺

10、激对抗精神质焦虑从而减轻它。采取的策略是运用一个更强的刺激去抑制稍弱的神经 质焦虑。 压力免疫训练:目标是通过教导案主在困难的情境中如何说和做来减轻和预防压 力。5、系统和生态视角核心观点是什么,怎样在案例中看优点和局限:系统和生态视角核心观点是什么,怎样在案例中看优点和局限:系统理论集中关注 作为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整合的个体,因此,系统理论把实务的心理因 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 各个系统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探索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个人在家庭、社区以 及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与他人进行互动。 系统观点在对家庭的工作中尤其重要。 系统理论在 20 世纪 70 年代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巨大影

11、响,回应了整合不同实务和创建 大型社会机构的运动。 在美国,生态系统理论通过结合传统心理动力学实务的因素,成为一种最主要的 实务模型,该模型允许对各种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进行持续的整合。 生态“生命”(Ecological life)与生态系统视角寻求在针对心理问题的实务中 结合社会性的因素,并借用来自生态理论的一些概念,比如适应(adaptation)。 系统理论遭受批评,因其假定任何事物都适合一种社会秩序和基本的社会结构, 此结构规定了社会中的人、群体和组织之间公认的关系。 系统观点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通过社会网络发展了支持。 系统视角的优点: 1、更多地强调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不是心理学方法。 2

12、、它是互动性的,专注于一个人对另一人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内在的思想和感 情。 3、它提醒社工存在此种可能性,即可能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达到同一目标(等效性 与多结果性)。这会减少因行为和社会组织多样性而产生的污名(stigma),而这污名 往往是某些关心常态(normality)与异态(deviance)的心理学理论所打造出来的 (Leighninger, 1978)。 4、它是一元的(Goldstein, 1973)、整合的(Pincus Leighninger, 1978),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社区的工作,而不强调任何特 殊的干预方法。 5、它避免对认知行为实务中普遍的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线性的、

13、确定性的因果 解释。因为等效性和多结果性显示了大量的能量流(energy flows)如何通过多种不同 方式影响系统。关系的模式以及边界如何共享或彼此交错(interface)都是很重要的观 点。 系统视角存在的问题 1、它是说明性的(expository)而非解释性的(explanatory)(Forder, 1976), 所以它以一种新颖的方式陈述观点,使这些观点易于掌握,并在社会的不同层次与个 体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但它并未解释事件何以发生以及那些联系为何存在。因此它难 以被经验地检验。 2、它不是指示性的(prescriptive)(Germain, 1979b: 6),因而它没有告诉我

14、们 要做什么,在何处以及如何影响系统(Mancoske, 1981)。此外,它无力让我们去控制 系统内的干预的效果,因为我们不知道系统的各个部分将如何相互作用。它假定影响 系统的一个部分会波及其他部分,但在实践中似乎并非如此(Siporin, 1980)。 3、它的涵盖面过宽(overinclusive)。并非所有事物都是相关的,而且它对于决 定事物是什么并无帮助。很多内容不适合一般的计划,确定边界非常复杂甚至不可能, 并且它假定系统内的事物彼此联系但没有去验证它们是否真的如此(Leighninger, 1978)。在鼓励社工关注大规模的议题时,它可能导致忽视小规模的和个人的问题 (Sipor

15、in, 1980)。4、系统(特别是生态系统)理论可能夸大了整合系统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它假定 系统的所有部分对于维持系统都是必要的,并且是或者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它 趋向于假定系统是或者应该是保守的,应该维持均衡而不是改变或被改变。另外,系 统理论倾向于假定冲突与维持和整合相比,是不可取的,但在实践中也许并非如此 (Leighninger, 1978)。 5、反馈的观点意味着缓慢而便于控制的改变,但如果需要激进的变迁时又将如何? 系统理论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准备,并且不能应对反馈有时扩大了偏离而非减少它的这 一难题(Leighninger, 1978)。 6、它具有一套复杂的技术语言,这种语言

16、不太适合类似社会工作的人类活动 (Germain, 1979b: 6),结果往往是异化社工。 7、熵和生存的观念作为系统的层面是物质系统行动方式的类推,并且如同系统理 论中众多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类比,都未能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未能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Leighninger, 1978)。 8、因为它是一种一般化的是一种一般化的(generalised)理论,理论,所以很难应用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很难应用于任何特定的情境 (Germain, 1979b: 7; Leighninger, 1978),另一方面,具体的应用总是多变的具体的应用总是多变的。一名社 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诠释情境,别的社工则可以采取另一方式,很难判断谁对谁错。 9、除这些实务批判之外,系统理论还受到意识形态的怀疑。其中不少是来自社会 学对系统理论的批评,原因在于系统理论是持关于社会的结构功能视角(尤其是帕森 斯 Parsons)。 马克思主义对系统理论的批评是,它未曾考虑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的不可调 和性以及这将以怎样的方式阻碍社会整合。6、社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