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16个实验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2631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16个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16个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16个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16个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16个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16个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16个实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必修 1 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 P7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目的要求:一、目的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二、材料用具:1材料:高等植物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的保卫细胞) ,动 物细胞(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人口腔上皮细胞,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 胞)等。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三、方法步骤三、方法步骤 (一)观察永久装片: 1对光。转动 反光镜 使视野明亮。 2低倍镜观察。放置装片,在 低倍镜 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

2、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 中 央 。 3转动 转换器 ,换成 高倍镜 。 4高倍镜观察。观察并只能用 细准焦螺旋 调焦。 (二)再制备并观察临时装片。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 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 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四、绘图四、绘图(用铅笔绘制你所观察到高倍镜下的一个完整细胞,并注明各细胞结构的名称)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 五、讨论五、讨论 1高倍镜比低倍镜视野 (大、小) ; (明亮、暗) 。 2你所观察到的细

3、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 和 。 3比较 P8“大肠杆菌结构模式图”与你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何最大的区别? 答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细胞外有鞭毛。 光光学学显显微微镜镜结结构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机械械部部分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 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 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 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 由转动,盘上有 34

4、 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 镜,当听到碰叩声时, 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 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 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 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6)载物台:放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 察的物体。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2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 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 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

5、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 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 构。 (8)、倾斜关节: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在一定的范围内 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 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 节,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照照明明部部分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遮光器。 (1)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2)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

6、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圈用来 调节光线的强弱,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 弱,视野暗,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一般情况下,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 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光光学学部部分分 (1)目目镜镜:装在镜筒的上端(直插式),通常备有 23 个,上面刻有 5、10或 15 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 ,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螺旋),一般有 34 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 正比。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

7、的刻有“ 100”符号的为油镜。 (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各类镜头特征比较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 暗长大小而暗物镜有短小大而亮长小大而亮目镜无短大小而暗(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1.取镜和安放: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握镜座; 把显微镜置与实验台上,略扁左,距桌边 2cm便于观察和绘图,装好镜头。 2.2.对光: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 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3.低倍镜观察:低倍镜观察: (1)把要观察的玻

8、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 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 ;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3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 (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 (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 宜 (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5、使用后的整理、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

9、应先将镜筒升高,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 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 字形,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罩上防尘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按 号放回镜箱中。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 地方。 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 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

10、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使用 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约 0.5c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 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注意注意】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

11、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2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的特点:(1)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成像原理图解如下: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 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 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举例: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物像移到视野中央。(3)低倍镜、高倍镜下成像特点: 镜头长度工作距离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细胞大小细胞数目低倍物镜短远亮大小多高倍物镜长近暗小大少3. 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

12、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节。4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4情况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情况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5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 玻片移,污点移,则污点在玻片上; 物镜换,污点移,则污点在物镜上; 目镜转,污点移,则污点在目镜上。P18P18实验实验 生物生物组织组织中中还还原糖、脂肪

13、、蛋白原糖、脂肪、蛋白质质的的鉴鉴定定实验实验原理: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与斐林(Fehling)试剂(新制 Cu(OH)2) 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 脂肪可以被苏丹 III 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 IV 染液染成红色) 。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还还 原原 糖糖 的的 鉴鉴 定定材料要求:材料要求:糖高色浅。 (不宜选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因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 成淀粉,暂时储存在叶内;不宜选用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因叶片中的叶

14、绿素颜色较深, 会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试剂试剂: :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浓度为 0.1g/mL 的 NaOH 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 CuSO4 溶液。 操作流程 1制备组织样液 苹果或梨洗净、去皮、切块研磨(SiO2 少许,5mLH2O)过滤(一层纱布)收集滤 液 2制备斐林试剂:向 2mL 甲液中滴加 4-5 滴乙液,充分混匀。 3鉴定注意事注意事项项1取材:糖高色浅。 2斐林试剂配制 现配现用:生成的 Cu(OH)2不稳定,久置会分解为 CuO 和 H2O;生成的 Cu(OH)2不溶于水,刚配制时为悬浊液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久置会沉淀。

15、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使用,不可分别加入组织样液,因为强碱会使单糖分裂产生多 种产物,或形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影响对反应颜色观察。 乙液不可过量,若过量,Cu2+的蓝色会遮蔽反应产生的砖红色。 3鉴定时要隔水加热,直接加热将造成温度过高,致使 Cu(OH)2分解为黑色的 CuO, 对实验结果观察产生干扰。 4试管口切勿对着人,以免溶液沸腾喷出试管伤人。组织样液 2mL+斐林试剂 2mL振荡混匀呈蓝色水浴,煮沸 2min,观察颜色 变化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55鉴定前应预留一部分样液,以便于实验后做对比。脂脂 肪肪 的的 鉴鉴 定定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需浸

16、泡 3-4h(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 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成片) 。试剂试剂: :苏丹 III 染液(染色 2-3min,反应呈橘黄色)或苏丹 IV 染液(染色 1min,反应呈红色) ,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注意事注意事项项: :1取材:富含脂肪,以花生种子为最好。注意浸泡时间。2切片:刀口向内,均匀,快速,滑行,用臂力,切薄。 3染色、漂洗、观察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脂肪溶解于酒精,影响实验观察。蛋蛋 白白 质质 的的 鉴鉴 定定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 ,颜色宜浅。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 豆种子,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 。试剂试剂: :双缩脲试剂 A:质量浓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