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本真阅读启迪读书思想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2112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还原本真阅读启迪读书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还原本真阅读启迪读书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还原本真阅读启迪读书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原本真阅读启迪读书思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还原本真阅读还原本真阅读 启迪读书思想启迪读书思想哈尔滨市王岗镇中心小学 刘晓辉于东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听后两种感觉在心底油然而生。一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二是自然舒服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咀嚼这堂课之余,我顿悟了,这堂课还原了一个读者阅读时最本真的阅读状态,顺应了一个读者自然的阅读心理。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从语言符号中提取意义的心理过程。孩子们恰恰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了不断从语言文字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读懂内容,读出主旨这样一个有效的读书过程。符合孩子阅读心理的读书过程是本真的阅读,孩子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会收获读书思想。我们看看于东老师与孩子阅读这篇文章的读书方式。阅读题目,

2、从题目中获取信息,产生阅读期待。学生读题后,教师引导孩子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想想我们在初次拿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看到题目不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吗?接下来的阅读,老师将文章按照情节的发展分成了几部分,读懂一个情节后再出示下一个情节。老师们可能会质疑,平时的常规教学能这样上吗?学生都读过文本了,这样做还有意义吗?其实这也恰恰是孩子们不会阅读的关键之处。于老师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每读过一个情节,都让孩子说说读懂了什么内容?这不就是在教孩子从语言文字中提取信息吗?让孩子将自己在阅读中提取的信息相互交流碰撞,最大化地呈现这段话中有价值的信息,孩子不就读懂这个情节了吗?想想我们平时的阅读,不也是读过一

3、个情节后停一停,回味一下这个情节中都写了什么内容,在头脑中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整合吗?读懂一个情节就将信息放到那置之不理吗?不是,于老师让孩子将读懂的信息作为阅读后面情节的预测依据,总是这样问孩子:文章读到这里,你的头脑中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呢?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想继续往下阅读的欲望。这样的阅读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充满无穷趣味的。再想想我们平时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也是如此吗?读过一篇文章的几段话或一本书的几章后,一定会对下面的情节或章节进行了预测,因此往往会产生继续阅读的心理,才会有一气呵成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兴致。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拥有了阅读的兴趣,经历了简化读物中所提供的纷繁信息把

4、握要点,去粗取精的这样一个阅读过程。更重要的是,于老师能教会孩子有效连结段与段,情节与情节,文本与孩子原有认知。这样的连结,让孩子的思考更深入,也为读懂内容,读出主旨埋下伏笔。我记得成尚荣先生说过,优秀的教师应当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纵观于东老师这堂课,于老师将孩子们带入到了一个读者最本真、最自然的阅读环境中,让孩子们在自主阅读中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收获的不但是读懂了这篇文章,而且获得了更广泛阅读的读书思想。这样的课堂能让孩子燃起读书的欲望,习得读书的方法,培植读书的意识。渐渐地,孩子就能自能读书。切记: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结实,而且有持续发展的后劲。自己的一点看法,请群里的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