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1069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民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惠民县服务业办公室2011 年 8 月为加快我县服务业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惠民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投入,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逐年提高。我县被评为 2010 年度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服务业总量规模明显扩大。2010 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43.6 亿元,比 2005 年增加23.64 亿元,同比增长 20%。201

2、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到 3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7.6%,拉动 GDP 增长 5 个百分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 亿元(“十一五”目标 48 亿元),增长 11%,比 2005 年增加 31.3 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长 19.5。(二)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经过“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体系基本完善,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同时,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围绕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服务业格局已初步形成,逐步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三)拉动就业作用明显增大。2010

3、 年全县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 12 万人,占全社会总从业人员的 32.5 %,比 2005年增加 5 万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从业比重较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业等新兴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较快。(四)投资力度逐渐加大。2010 年服务业完成投资 38 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 45%,是 2005 年的 2 倍多,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相继建成,惠青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庆淄路、永莘路和大济路改线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我县交通运输网络;圣豪购物中心、联华超市、大华购物中心、义乌小商品城等商贸流通项目的运营大大提升居民的消费层次;怡水龙城、国泰花园、金领华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的建成

4、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东护城河公园、古城公园、南护城河公园、武圣园等文化旅游项目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同时,孙武黄河大桥、新汽车站、温泉文化博览园、魏氏庄园、武定府衙、圣豪城、惠民宾馆等一批过亿元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五)载体建设进展顺利。重点城区惠民县城完成服务业增加值 33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7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 亿元,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孙子文化旅游区”被省政府授予“服务业重点园区先进单位”,2010 年园区实现营业(销售)收入 50 亿元,实缴税金 1.8 亿元,从业人员 3.5万人;全县 24 个服务业产业链延伸项目完成投资 43.5 亿元,其中已完工投入运营的

5、8 个。“十一五”期间,我县服务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全县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传统服务业在我县服务业中仍占较大比重,而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2010 年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 5.3 %,以科技信息、教育文化、社区中介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 3.9 % 。(二)制约瓶颈有待突破。受土地、资金、设施等硬要素和人力资本、人文精神等软要素的双重制约,上规模、高品位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相对缺少,品牌效应尚不明显,产业发展能级亟需提升。(三)企业竞

6、争能力不强。现有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内部集聚度低,服务理念落后,创新不足,人才短缺,企业缺乏竞争能力,加上县内几乎没有国内知名服务业企业入住,缺少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带动,制约相关产业的发展。(四)产业联动性不够紧密。服务业发展不能很好的与一产、二产进行联动。农业基础较好,但一产实现三产化还没找到切合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也没有形成为其服务的生产服务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服务业发展带动尚并不明显。(五)体制创新有待深化。服务业改革与开放步伐相对较慢,服务业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较落后,对服务业发展规律、路径和手段的认识有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环境营造亟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推进

7、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县服务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宏观环境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从国家政策看,国家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高度,“十一五”规划首次将“加快发展服务业”列为专篇加以重点规划,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2007 年,国务院召开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在市场准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土地供应等方面将给予重点扶持,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从山东省经济发展趋势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8、,为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迎来良好机遇;“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事关“转方式、调结构”大局,2010 年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姜大明省长要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 2 个百分点以上,我市也提出比重年均增长 1.5 个百分点以上,随后省市均多次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无论在资金投入还是政策倾斜上力度逐年加大,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很好的政策环境。(二)我县发展服务业优势显著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工业产品的附加值 50%产生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生产服务环

9、节,工业对生产服务业拉动系数为 1:1,随着我县“工业兴县”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增长,现已形成化纤绳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八大特色产业。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必将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企业将产前、产中、产后非生产性业务外置给专业机构,专注于发展核心业务,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围绕生态农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业的现代物流、公共研发、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已迫在眉睫。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增强服务业发展内在动力。我县为孙子故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AAAA

10、级旅游景区 1 家,AAA 级旅游景区 2 家,AA 级旅游景区 1 家,馆藏文物和文物标本 3000 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8 件、二级文物 17 件、三级文物 242 件;同时,拥有胡集书会、河南张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项和清河镇木版年画、东路梆子、武定府酱菜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 项,16 项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孙子文化旅游区被列为全省 50 个重点服务业园区之一;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巨大。而旅游业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农村服务业等服务业中的大部分门类,具有产业关联性强、消

11、耗能源较少、投资回报可观、劳动力吸纳容量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增强我县服务业发展内在动力,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县人均 GDP 为 18800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86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626 元。“十二五”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将带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农村服务业等行业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

12、业化、城市化“两轮驱动”的总体要求,充分把握国际、国内服务业加速转移、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全国旅游强县、鲁北物流中心的总目标,培育壮大服务业“四大载体”,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步伐,着力做大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整体提升农村服务业,逐步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惠民打造成黄河三角洲服务业重点县。(二)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原则。以带动就业,增加财源,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丰富和提

13、升生活服务业,全面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整体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坚持合理布局,体现特色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框架体系,发挥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优势,突出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坚持产业联动,共同发展原则。抓住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加快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0%,达到 120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40%左右,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

14、业人员的比重超过 42%。四、服务业发展总体布局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生态、区位等禀赋优势,以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孙子文化旅游休闲区和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综合物流中心为目标,结合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文化名城和以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秀美新城。文化旅游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孙子故里绿色惠民”黄金品牌,构建“一区两带”旅游格局(即以城区作为孙子文化旅游区,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带、生态观光旅游带),打造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之城。商贸物流业:结合工业化快速推

15、进和交通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商贸物流设施,构筑“四区五街六市场”的大流通格局,打造鲁北综合物流中心。“四区”即依托交通枢纽和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开发区铁路物流园区、江北医药物流园区、李庄化纤绳网物流园区、胡集煤炭及有色金属物流园区。“五街”即老城区南北商贸大街、仿古文化街、特色美食街、苏州风情街、商业步行街。“六市场”即淄角蔬菜市场、大年陈果品市场、麻店西瓜市场、城区建材市场、城区生资市场、鲁北综合贸易市场。房地产业: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建设精品住宅、中等家庭自有住宅、经济适用房等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打造黄三角最适宜人居生态花园城市。农村服务业:发挥惠民县全省传统农业

16、大县的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使,使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进而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五、服务业发展重点按照重点突出、整体带动的原则,立足惠民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围绕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一)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1、加快发展金融业。围绕培育地方金融机构、引进传统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等方面,逐步完善我县金融市场体系,健全金融市场功能。一是对地方金融企业,帮助现有企业化解不良资产,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以我县现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典当行为起点,积极发展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规范的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稳妥发展地方小额信贷组织,帮助小额信贷组织防范资金风险,继续筹备建立 3-5 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2-3 家小额贷款公司、3-5 家典当行;加强信用担保、资信评级等金融中介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